孩子健康成长需要的三大环境-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孩子健康成长需要的三大环境

孩子健康成长需要的三大环境

2015-06-23

越来越多年轻父母在孩子3岁前不辞辛苦地陪伴孩子上各类早教班、参与形形色色的技能培训,认为这样就能在孩子大脑发育高峰期对孩子智能进行充分开发。而心理学家认为,充分接触大自然、亲密的家庭关系与循序渐进的养育节奏,才是孩子早期成长的三大重要前提。

一、自然环境:增添智慧与灵性

中国的家庭缺少庭院,但为孩子准备一个模拟的小自然环境是可取的,有阳光、星空、清洁的水、植物、自然的风与晨露,家具多用自然的材料,如木、棉麻、沙石等。孩子在孕育的时候,母亲的子宫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但母亲的心态、情绪、思想、行为、饮食或许已经完全社会化或者人文化了,作为对自然信息的补偿,一个怀孕的准妈妈可以多亲近大自然,闲暇的时候到郊外呼吸一下泥土与青草的芬芳,沐浴一下阳光与轻风,感受一下被自然怀抱的舒适是非常必要的。

怀孕的母亲保持一种轻度愉悦的心态,不是喜悦与高兴,是一种吻玫瑰花般,深呼吸后的恬淡、舒展、满足的感觉。因为母亲的心跳是孩子生命的律动,兴奋与悲伤这样过大的情绪都会让胎儿不安。生命与自然是一体的,在生命诞生与形成的初期阶段,婴幼儿的知觉与大自然是互相开放与连接的。所以,孕育中的母亲、3岁以下的孩子多与自然接触会给孩子增添智慧与灵性。

二、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基本内心结构

家庭的人际关系是孩子成长的第二大环境,首先是母婴关系,母亲与孩子亲密互动的行为方式决定孩子成年后的基本内心结构,很多心理与情绪的问题可能根植于早年孩子与母亲关系中的挫败、创伤与缺失,无条件地接纳、温暖、关怀、照料是重要的。母亲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正是孩子与外部世界建立良好关系的心理基础。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足够的相处时间乘以相处时投入的情感,两者缺一不可。2岁以下的孩子母亲需要更多时间陪伴在他的身边,除了爱与无微不至的关照,感恩孩子的到来也是重要的。

中国社会与中国的企业缺乏对养育孩子的女性足够的关怀与福利,想想母亲是在为社会养育未来的接班人,那么全社会都应该竭尽可能地保障她们的福利以回报她们为此付出的艰辛。让生育的女性休更长的假,或者在家上班,或者每天工作部分时间是可取的。对2岁以后的孩子来说,好的家庭关系会为家庭营造美好的气氛,孩子在家庭中得到的人际感受决定了他成年后在社会人际关系中的心态。真正的家庭教育是家庭的关系,而非市面上流行的教育思想与技术,没有良好的家庭关系什么美好的教育都是空谈。

三、循序渐进的教育:发展知识与思维

第三大理想的环境是循序渐进的教育,孩子的心智具有一种发展序列,首先是触觉,然后是嗅觉、味觉、视觉、听觉……孩子知觉外部世界是以感受的积累慢慢展开并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每个生命都蕴含着全部的自然信息,孩子的很多知觉信息是从内部唤醒并获得,不是从外部学习而来。新生儿的第一年,这些知觉能力是否饱满关键在于合适的时间得到适度的信息刺激,每一种信息刺激都会唤起孩子的知觉,由此发展出知识与思维。皮肤是生命最具灵性的部分,除了母亲的抚触,让孩子的皮肤可以尽早亲近大自然的阳光、风、草石、溪水……是必须的。自然蕴含的信息是丰富且生动的,人类建造的环境单调且呆板,儿童的知觉需要足够的刺激,只有自然的声、光、色、味、型、体才能满足儿童知觉发展的需要。知觉的深度与饱满度是生命智慧的土壤,孩子的心智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块土壤是否肥沃和宽广。儿童的知觉能力远大于成年人对世界的感知,在没有言语、理性、秩序、价值感以前,儿童的知觉与大自然同质,是一种未知的、动态的、复杂的、以差异为中心建立的多样性结构。在接受人类文化与言语教育后,知觉逐渐变为静态、分类与简单,并接受共性、统一性为中心的认知方式。

科学研究证明,天才都是保留着部分儿童知觉能力的人,考虑到这一点,父母是否可以尽可能地延缓言语与理性教育,让孩子可以像孩子那样感知世界的时间长久一些。急功近利地促使孩子在理性与言语学习中展现能力,这很像中国成语中的拔苗助长,其实茁壮的心智才能创造学习上的远行者。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与“孩子健康成长需要的三大环境”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孩子健康成长需要的三大环境”还看
你是否步入教育孩子的歧途
创造性早期教育从经典入手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喜欢叹息?
日本孩子防诱拐训练
养育出色宝贝儿的四大策略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培养孩子,父母可以各显神通
    拒绝“填鸭”启蒙重在“四教”
    知道么?爸爸才是带孩子高手!
    0-6岁宝宝的早教要点
    养“儿”育“女”一样吗?
    “起跑线”渐成多元成才的误区
    生气是宝宝专属的情感生活
    蒙台梭利的教育经历
    “十字经”助父母树立威信!
    多元智能里的“音乐智能”
    孩子的“底线”雷区您知道么?
    新生儿具有5大神奇“本领”
    孩子爱告状,你该怎么办?
    早教的期望与焦虑
    多元智能:音乐智能给孩子好气质
    残缺家庭警惕孩子“父母化”
    怎样避免家长走进早教误区
    外国孩子的“吃苦”教育
    “蒙氏教具”开启幼儿智慧大门
    可以让孩子打破的10条规矩
    日本幼儿园里开始修炼分类精神
    低龄入学是否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孩子爱说谎是智力在增长?
    教育奉行“富爸爸、穷孩子”
    所有的母亲都应当是教育者
    现有的早教班存在3个误区
    难于说教就请试试“暗示”教育
    孩子也需要“一个人”的空间
    面对危险,如何教孩子自救?
    惊讶!6个月的宝宝开始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