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生活在哪一层快乐中?-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你的孩子生活在哪一层快乐中?

你的孩子生活在哪一层快乐中?

2015-06-16

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有一个著名的金字塔结构,而荷兰心理学家罗伊·马丁纳对于快乐也分为了三个层次,你家孩子属于这里边的哪一层呢?

竞争式的快乐

我们社会的教育体系,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其实都停留在了竞争式的快乐这一层面。

所谓竞争式的快乐,即,一定得我比你强,这样才快乐,否则就痛苦。比方说自己孩子考上中山大学,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很值得开心,但你一听说别人家的孩子考上了北京大学,你的快乐一下子消散了,转而恨自己的孩子为啥就不如人家孩子争气。

我第一次深刻领会到竞争式的快乐,是因一个朋友。她对我说,她实在没法明白,人与人交往时,除了比较还能做什么。马丁纳引用了一个寓言故事来说明竞争式的快乐。

两个商人紧挨着开了商店,经营范围类似,他们唯一的快乐就是比对方强一点。一天,一个天使来到一个商人面前说,对我许愿吧,你的任何愿望都可以实现。不过,你的对手会比你多一倍。这个商人最初很沮丧,但突然间开心起来,他对天使说,请弄瞎我一只眼睛吧。

这个故事说明了竞争式快乐的可怕之处。陷在竞争式快乐中的人,势必会被这魔鬼的一面所折磨。

条件式的快乐

所谓条件式的快乐,马丁纳说,这里面去除掉了竞争的成分,这是很客观的快乐,你要一个条件,只要这个条件得以满足,你就会很快乐。譬如你的愿望是挣到多少钱以获得经济上的自由,当这个愿望实现后,你很快乐,而不会沉浸在比尔-盖茨比我有钱多了的痛苦中,这就是条件式的快乐。

无条件的快乐

第三个层面无条件的快乐,马丁纳称为"至乐",处于这一层面的人,不需要外界的任何条件,就能感觉到快乐与祥和。这是很美的状态。

第三个层面的快乐,并不容易活出。尽管有些父母能够给予孩子一些无条件的爱,但整体上,几乎没有谁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如此丰厚的馈赠,从小就彻底沉浸在无条件的至乐中。想获得这种快乐,我们都需要自己去学习。

不过,至少我们可以意识到,快乐有这三个层次,比"别人家的孩子"强只是最低层次的快乐,而我们的应试教育的核心逻辑,就是在追求竞争式的快乐,不仅教育系统的官员和老师如此,家长们也如此,而这些大人们也试图让孩子相信,这就是一切。

孩子天生具有:简单的快乐

其实,我们反过来可以从孩子的身上学习到,快乐其实是很简单的。孩子想吃糖,吃到了就很快乐。他要玩游戏,玩时就很快乐。他们有竞争式的快乐,但这绝非就是一切,假若大人不强烈地参与其中,制造"别的孩子"比你更值得爱这种信息,那么孩子对竞争式的快乐不会太痴迷,他们只要得到自己想要的,那就很快乐了。

可以说,孩子可以因为一切事情而快乐,他们对身边的一切都抱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心,如果没有受到干扰,孩子能够专注地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这种专注本身就是一种至乐。

长大的我们仅剩:人群中的快乐

但长大了,我们好像都忘记了那些简单的快乐,我们最后只剩下了一种快乐——人群中的快乐。尤其是,在人群中我要成为最被赞许的,否则我就不快乐。

条件式的快乐和至乐能点燃我们的生命,让我们觉得不虚此生,但假若只剩下竞争式的快乐时,那么你会时时感觉身处地狱中。

孩子逐渐沦为:大人享受竞争式快乐的工具

更要命的是,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是大人们在享受竞争式的快乐,而孩子是他们实现自己这一最低层次快乐的工具,他们美好的生命,就消耗在如此没有意义的事情中。

假若自己生命的意义就是给别人提供竞争式的快乐,那就会产生巨大的无意义感。

我有一个可怕的预言——假若我们教育体系不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而是压力继续升级,那么被当作工具的孩子们会以他们的生命抗争。最后孩子们的自杀率会高到让整个社会恐惧,那时大人们才不得不改变自己的逻辑。

如果家长一开始就选择保护孩子,免于目前教育体系的伤害,那么他们最终会发现,他们收获的并非是平庸,而是孩子的才能得以巨大解放,并且孩子的生命一直处于快乐之中。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与“你的孩子生活在哪一层快乐中?”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你的孩子生活在哪一层快乐中?”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是天生的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日本老太的“超级育儿法”
    孩子的教育首先从母亲开始
    85后父母的草根育儿经
    宝宝会走后的早教重点
    父母需掌握哪些教育智慧?
    怎样安排孩子的大小便训练
    测试轻松鉴别宝宝“对眼儿”
    教你治疗宝宝脱水的小妙招
    0-1岁宝宝亲子早教游戏指导
    诗人沈睿写给天天的满月贺信
    新生宝宝护理的10大禁忌
    宝宝洗手除菌最好选择肥皂
    聪明爸妈不强制宝宝“分享”
    一岁半前BB能力和猩猩差不多
    宝宝发烧了怎么办?
    学会给不到2岁的宝宝讲道理
    让早期阅读有成效的6原则
    四游戏帮助孩子提升平衡力
    凡事都要“从娃娃抓起”?
    男孩女孩的五点教养区别
    给孩子选塑料拼图别太鲜艳
    父母如何应对宝宝的无理要求
    一岁半前上亲子班等于白上
    呵护小宝宝眼睛的五大行动
    教育,不能让“情感”走开
    把孩子给爸爸照看是最佳选择
    早教:善用“生活元素”
    盘点《家有儿女》中的教子误区
    育儿和种树是一样的道理
    照料新生儿20个贴心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