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常见的行为心理分析-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孩子常见的行为心理分析

孩子常见的行为心理分析

2017-03-22

教育孩子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既不能事事宠着、顺着,也不能够随便的呵斥与棍棒教育。如何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呢?查字典幼儿网和家长们一起探讨研究。

一 打人、咬人

孩子总喜欢打人、咬人是有必然的原因的!

原因1:可能孩子对小伴侣的宁静感建立得欠好。所以一有小伴侣到身边去,他就会觉得受到威胁,然后主动进攻。

措施:多资助孩子建立宁静感,多帮孩子交些好伴侣。如做了冰淇淋、煮了毛豆、花生,有了水果等都分成几份,带着孩子送到小伴侣家,有好吃的也叫到家里一起吃,或拿到别人家吃。礼尚往来,别人也会有好吃的想着我们。

这样关系越走越近,孩子的感觉也越来越好。

变革:不打人了,每次出去,都要去敲人家的门,想见见小伴侣。有好吃的分享,还说:他是我的好伴侣。

原因2:打是排除的意思。

有时他想按本身的想法做事,可小伴侣们总是做些他不喜欢的事情,他想把这个事实排除掉。如:他拿个小碗,用土来做饭。小伴侣过来就往他的碗里放土,但他不想这样,因为破坏了他原有的计划和目标。他对小伴侣嚷,但人家不听,他嚷了几次,发现不管用,就会动手打人了。他的想法本没有错误,只是不想被打扰。但他的举动是欠好的。有时想吃冰棒或做其它一些事情,家长不让做,他也会用打的方式来解决,只是想把家长不让他做事的这个事实排除掉。所以我觉得更多时候,孩子打人是排除的意思。包罗大人也一样,乐爸总不听我的,我也会打他。说不外就打吧。反思一下,其实大人和孩子都差未几。

措施:加强用语言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他用语言来和别人表达思想。如人家往他碗里放土打人这件事,妈妈可以告诉他:如果你不喜欢人家这么做,你可以直接教他对别人说'不喜欢你往碗里放土,我正在做饭!'然后告诉他,打人无法解决问题,打人是欠好的行为。他就明白了。当然要达到完全用语言表达还需要一个过程,妈妈要耐心等待他心智成长到这个程度。

原因3:家人可能有打人(或以轻打屁股来逗着孩子玩)的行为。孩子会把所以的待遇反加到别人身上。

措施:家长要反思本身是否有这种形为,如有应即时改正。

感想:其实孩子打人,根本也不会打怎么样,如果别人打本身的孩子倒没什么。如果他打了别人,当父母的总会说本身的孩子不合错误。我的想法是:当他打了人后,要及时按照当时的情况来分析原因,然后告诉他如何用语言来解决。再告诉他打人是野蛮的行为(幼儿园总这么说,所以我也要家园一致)。然后告诉他妈妈爱他(以免他有种做错事不被爱的担忧)。这样,他既知道本身打人不合错误,也知道下次该怎么解决,还知道妈妈无论何时都是爱他的。孩子感觉被爱困绕着,他会向更好的标的目的发展。无论怎样,妈妈都应驾驭一个原则,就是必然让孩子知道妈妈是爱他的,他永远都是好孩子,对事不合错误人,一时行为不合错误,不克不及说孩子就坏呀。

有时候孩子不顺心,可能会拿妈妈撒气,我倒觉得挺正常的。因为妈妈是他最亲近的人,和最亲近的人发泄内心的压力是很正常的事呀,发泄完了,孩子会更好地调整本身的状态,也会更加爱妈妈。乐有时就这样,我就会说:给我捶背呢!给他一个积极的暗示就够了。多理解孩子,他终究还很小,心智还没有成长到可以本身解决一切问题的程度呀。然后每天大声对他说:妈妈爱他!或在耳边轻声地说:妈妈告诉你一个奥秘,就是'我喜欢你!'孩子的表情会马上阳光灿烂、晴空万里。有时他做些坏事,如把脚放到饭桌上,你越说不可,他越边坏笑着去做,有时我急了就会问他:你是不是觉得我爱你不敷呀?他说是。我就说:那从现在起,我多爱你一点。他马上就规矩了。所以有时我觉得对孩子大吼生气都不克不及很好地解决问题,最佳的措施就是:让他知道妈妈爱他。

二 插话

孩子打断别人的谈话,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征引起的,大体在以下几种情况出现:

1、孩子对讲话中的部分内容感到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解决心中的疑问。

2、别人谈的或讨论的内容,孩子曾经听说过或有点似懂非懂,产生共鸣、激动,急于想体现本身,讲一讲本身的看法。

3、孩子独自玩耍或独自尝试着做某件事遇到了困难,这时他急于求得资助,可能会掉臂场合打断别人的谈话。

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既不克不及放任不管,又要注意处理方式。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因事制宜。即针对差别的情况,采取相应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加以引导。当孩子对大人谈话内容提出疑问,或遇到困难求助时,千万不要因一时恼火而当别人的面训斥孩子,不然就伤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自尊心。家长可以跟孩子讲明,谈话结束后再解答,还可以再夸奖他一句:你真爱动脑筋!这样孩子是会谅解的。但事后必然要实行诺言,并教育孩子在别人谈话时不要随便地打断,告诉他这样做是不礼貌的。

如果大人在闲聊时所谈及的内容使孩子产生共鸣,孩子因急于想表达本身的意见打断别人的谈话,家长没关系给孩子一个体现的机会,先征求与你扳谈的对方的意见,然后让孩子参与进来。不外,谈完话后应很委婉地指出孩子刚才随便插话是不合错误的。这样孩子是比力容易接受你的批评的,因为孩子的体现欲得到了满足。

2、相机诱导。即家长要利用一切可以用来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机会,对孩子加以启发和诱导,特别要注意运用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事情来教育孩子,使孩子受到启迪和提高。例如,爸爸妈妈带孩子上街玩,看到了另外孩子在其父母和别人讲话时插在中间吵个不断而受到批评,就可以问本身的孩子:刚才阿谁孩子做得对不合错误?为什么?你喜欢他吗?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

3、言传身教。即做家长的要注意本身的言行,特别是行,这给孩子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孩子的模仿性较强,且又缺乏必然的鉴别能力,因此父母应树立起一个礼貌地与人交往的模范。

三 撒谎

你听我说,我们家有三个电视机。哎呀,太棒了!一个是爸爸的,一个是哥哥的,还有一个是我的。那你每天晚上都可以看动画片啦。当然啦。一吃完饭,就可以一直看到上床。你多美呀!

当这个孩子的谎话被揭穿时,他受到了母亲的斥责。妈妈责备他撒谎就是当小偷儿的开始。

儿童的心理分析:

儿童根本不懂撒谎和小偷儿究竟有什么一定联系。对孩子来说,与其说不懂,还不如说这两者之间根本没有任何联系。

有三个电视机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话不克不及单从外貌意思去理解,更重要的是正确理解它的真正含意。

讲这句话的孩子当时的表情就是希望如果我家能有三个电视机该有多好呀!如果有了三个电视机,爸爸就不会因为要看夜间棒球角逐而攻克电视机了;哥哥也不会因喜欢足球赛节目而独占电视机了;当然我也就可以独自看我所喜欢看的动画片了!

他把这个愿望和空想联系在一起了,因此,采取了有三个电视机的语言表达形式。幼儿的心理结构,往往是主观与客观融为一体,这种现象称为主客观未分化心理,是幼儿心理的一个特征。

妈妈的高招:

儿童说谎话的种类繁多,想像谎话、愿望谎话、无知谎话、游戏谎话、辩白谎话、便利谎话、友情谎话、吸引注意力谎话、复仇谎话、以及欺骗谎话,等等。

幼儿的大部分谎言来自想象、愿望、游戏和无知,偶尔有出自辩白或引人注目的目的。无论哪一种都不属于真正的谎言,更不至于发展成性质恶劣的小偷行为。

如果不克不及充分理解这一点,就谈不上正确的处理措施。我们应该认清隐藏在谎话背后的儿童心理,采取与其心理状态相符的措施解决。

例如,当你听到孩子说我家里有三个电视机的时候,你就应该接着说:哦,是吗!那太棒啦!表现理解孩子的愿望和表情,然后再说:真的,如果能有三个电视机,那该有多好啊!

四 嫉妒

孩子的嫉妒,是对小伙伴中在智能、名誉、地位、成就及其他条件比本身强或比本身优越的孩子怀有的一种不安、痛苦或怨恨的情感。孩子嫉妒的体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不许爸爸妈妈亲近或爱另外孩子。

2、另外孩子取得了成功,学习上有了进步,或受到教师的表彰时,认为本身不比他差,不平气,对另外孩子中伤、讽刺、排斥等。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与“孩子常见的行为心理分析”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孩子常见的行为心理分析”还看
娘娘孙俪谈二胎养育经 等等小花个性大不同
孩子早教一定要知道木桶效应
这些中国式早教不合理 你做了多少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子不教谁之过?
    直面中国式隔代教育问题
    教你正确为宝宝挑选冬衣
    九招判断孩子音乐天分
    父母逗宝宝笑讲究科学做法
    帮助孩子克服马虎的毛病?
    盲目补钙 当心孩子厌食抑郁
    冬天宝宝手脚冰凉要多补铁
    宝宝腿型反映出的健康问题
    宝宝乳牙龋病容易殃及恒牙
    早期阅读怎么“读”
    从0岁起,培养自信宝宝
    两岁宝宝四季饮水的学问多
    "2岁开始看新闻联播"成天才?
    0岁教育原点“才能递减法则”
    学习教育任性宝宝的3大秘诀
    法国妈妈成功育儿诀窍
    婴儿时期补铁长大后性格好
    父母必须注意的教养习惯
    亲子游戏的六大“激进”错误
    幼儿时期的亲子沟通
    婴儿总抱着会影响生长发育
    教育孩子时父母需要注意方式
    新手爸妈最容易犯的育儿错误
    对孩子最有益的亲子关系
    掌握十二诀窍养育快乐的孩子
    你的父爱质量是否达标了?
    谣言:头围大的孩子更聪明
    娇惯溺爱最易教子误入歧途
    夫妻关系为何重于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