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越早教孩子头脑就越好?幼儿早教三大误区
2016-12-20
所有的早教理论都宣称自己有科学依据。近年来关于早教理论权威性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都是以脑科学研究结果作为支撑。问题是,虽然这些支撑早教的科研结果确实是真正的研究结果,但它们却遭到了过度解读乃至误读。对脑科学研究成果的过度解读,正在伤害我们的儿童教育,甚至伤害我们的孩子。
误读一:0到3岁是大脑神经元发育的高峰期
很多早教机构都会用下面这张图来作为宣传照片:
新生儿1个月6个月24个月图片
人类大脑皮层发育的进程他们会这样解释: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说话、视力、听力区域的神经元突触的密度,在1岁前就达到了最高峰,掌握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等高级区域的神经元突触密度在2到3岁时达到最高。
然而,这只是大脑结构的发展,并非功能的发展。这两者之间有天壤之别。3岁以后的儿童,神经元突触的密度量就开始逐渐减少,到10岁时又显示出一个非常稀疏的状态。为什么在0到3岁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说得形象点,这就像造房子时要拉很多的线,最初总是看到很多线集中在一起,看起来非常混乱,但是,当这些线明确了各自的功能和位置后,露在外面的线就越来越疏散、整齐了。因此,一开始的高密度和以后的逐渐稀疏,是大脑功能发育的过程,而功能发育则是这些神经元突触逐渐发育,大脑筛选后才会渐渐发展的。现在临床上已经证明,很多学习障碍的孩子和老年痴呆症患者,他们的神经元突触非常密集,但这是大脑筛选无力造成的。
误读二:高质量的早教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
很多早教商品都号称可以提高语言能力、数学能力和智商等认知能力。美国早教科学研究发现,进入早教前儿童的智商都差不多,进入早教后,有早教的儿童智商提高了很多,进入小学后,也有很大的领先优势,但是到了10岁后,早教儿童没有优势了其实并非的早教的落后了,只是对比组跟上了。因此,早教的优势是短暂的。
这里并不是在否认早教,而是让我们更加明白,早教更应该关注孩子哪些方面的成长。2014年几位经济学家对早教的一组实验数据重新分析后发现,影响孩子成年后成就的最主要因素是行为情绪自控和学习动机,这两者的影响非常大,远远超过了认知能力的成长。因此,早教带来的最大影响是对行为情绪自控和学习动机的影响,而不是认知的影响。(划重点!敲黑板!)好的早教,应该关注的是孩子内在的成长,包括孩子要学会耐心等待、学会继续努力尝试、学会去讨论和正向表达自己的情绪。
误读三:儿童早教需要复杂丰富的环境刺激
复杂的环境刺激能够刺激儿童的大脑发育,这一实验是用小老鼠做的。当时的科研小组从来没有想过要把这个实验用在儿童教育中,他们只是研究了大脑。但是,从此以后,复杂丰富的环境这个词就用到了现在,一些早教机构甚至家长把孩子当成了老鼠,并且建成了想象中的复杂丰富的环境刺激。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当时的科研小组在实验中有一个说明,后来一直被忽视,那就是他们所说的复杂丰富的环境是指相对于笼子中的单调复杂,小老鼠生活在复杂丰富的自然环境中,而不是人工制造的复杂丰富的环境。
孩子真正需要的环境是参与他生活的人有良好的互动。美国前几年做过一个大规模的科研调查,调查了全国的671个幼儿园教室,2439名儿童,希望研究幼儿园环境质量与儿童学习、语言和社交能力发展的相关性。其中包括教师是否专业、教师和孩子的数量比,教材、环境设备、相关医疗健康服务、食品、家庭服务、师生互动等。
跟踪了一年,结果发现,只有师生互动的质量是唯一一个影响了孩子认知、情感发展是因素。这样的互动是自然平凡的互动,而不是刻意的互动。互动也不需要通过早教机构进行,儿童在最自然的环境中就在互动。
给爸爸妈妈的真心提醒:我们是最重要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我们日复一日地给孩子们喂饭、换尿布、穿衣服,安排游戏,擦眼泪。在这样似乎平凡是生活工作中,我们有时会淡忘自己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受我们照顾教育的孩子的生命中。当孩子需要时,我们能够在他们身边很重要。最终,对孩子有最大影响力的,是我们真诚实在的为人。
上一篇:幼儿教育即将打开千亿市场
下一篇:高价办卡上早教中途退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