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儿童饮食小贴士-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端午儿童饮食小贴士

端午儿童饮食小贴士

2015-06-08


孩子,是父母心中的重中之重,看见孩子露出开心的笑容就是家长们最幸福的时刻。这不,六一刚过又迎来端午。

孩子们过节,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吃。家长们或是自己在家里悉心准备孩子爱吃的食物;或是干脆带着孩子下饭店大吃一顿。

看着自家宝贝吃的心花怒放,当父母的自然也是心满意足。可是,家长在满足孩子们的口腹之欲的时候,却往往忽视了饮食的健康合理,不仅没有让孩子摄取充足的营养,反倒给他们的身体造成了危害,甚至导致孩子患上“节日饮食综合症”。本应快乐度过的节日却快乐不起来了。所以,家长们在孩子过节这天的饮食安排上一定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饮食上不能以零食代替正餐

过节时,很多孩子在这天只顾尽情的玩耍,很容易就错过了吃正餐的时间。而家长们往往也一时心软,索性让孩子以零食代替正餐充饥。这可太中宝宝的意了,他们干脆拒绝正餐,敞开肚皮大吃特吃小零嘴。其实,这种做法很不科学。一来会造成宝宝营养素摄取不均衡,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二来会打乱孩子的饮食规律,影响肠胃消化,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很不好。另外,家长们在给孩子选择零食的时候也要注意,一定不要选择对孩子危害很大的膨化、油炸、含添加剂类的小食品,而是提供给孩子水果、坚果这样的天然健康零食。

二、节日大餐不应过于油腻

端午这天,好多家长都喜欢带着孩子到饭店里点上一大桌美味佳肴,常常是鸡鸭鱼肉、生猛海鲜唱了主角。这些食物虽然味道鲜美,孩子爱吃,但其实都是对身体不利的酸性、油腻性食物。这些食物一下吃太多,会使宝宝娇嫩的肠胃负担过重,甚至得上了“节日综合症”。因此,节日大餐也要以清淡饮食为主。家长们可以多为孩子们点些蔬菜、豆类等菜肴,这些食物不仅不会对孩子的肠胃造成负担,而且对宝宝的大脑和体格的生长发育也大有益处。

三、为孩子选择健康饮品

端午的时候,天气比较炎热,孩子们很容易玩的满头大汗,体内水分流失很快,要随时注意给孩子补充水分。孩子们喜欢带味的饮料,孩子们又喜欢吃肯德基和麦当劳这样的油腻食物,这时可以为孩子搭配一些酸梅汤这类的碱性饮品来去油解腻。酸梅汤中还含有孩子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和膳食纤维,补充营养的同时,也能把孩子肠胃中积存的油腻打扫干净。可以选择九龙斋和信远斋这类的老字号品牌,口味更地道一些,据说九龙斋酸梅汤不含任何的添加剂,健康的方面略胜一筹,推荐家长们给孩子饮用。

有了健康合理的饮食加上丰富多彩的活动,端午节也会成为孩子记忆中美好的一天。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与“端午儿童饮食小贴士”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端午儿童饮食小贴士”还看
娘娘孙俪谈二胎养育经 等等小花个性大不同
孩子早教一定要知道木桶效应
这些中国式早教不合理 你做了多少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如何教育孩子防止性侵
    警惕“饭桌教育”的影响
    4岁 抓住时间的尾巴
    解读世界十大名门贵族教子十训
    正强化教育让孩子更受欢迎
    严惩凶手 让惨剧不再重演
    无名英雄——特殊需求孩子的家长
    乐活·视野:将环保种在孩子心中
    德国父母也有“成绩单”
    新式长假 宝宝长途旅行安全指南
    不会早教?用早教机!
    爸爸遭遇爱哭宝宝 应分情况“解围”
    注意!音响有可能会伤害到宝宝
    十妈九错 中国父母育儿教育常犯错误
    专家传授正确教育孩子新方法
    爸爸育儿有妙招,6招hold住小宝宝
    成都将剥离公办中小学附属幼儿园
    郭德纲微博发“教子经”引热议
    陪孩子成长:如何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父母怎样避免溺爱孩子
    如何跟你的孩子们更好的互动?
    家有特殊儿童 爸妈如何应对挑战?
    早教的木桶效应
    蒙氏解读触觉敏感期
    日本另类开发右脑 育儿新方法
    年轻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所犯的错误
    细数“家有儿女”的育儿误区
    你还在用pad早教吗?
    教养·学习:请把自主权还给孩子
    父母须注意:3岁宝宝教育是个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