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富”始于幼儿园 如何给宝宝正三观-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炫富”始于幼儿园 如何给宝宝正三观

“炫富”始于幼儿园 如何给宝宝正三观

2015-05-20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炫富”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微博、微信、QQ本来正常的交往工具,变成了炫耀和斗富的平台。这股风气并不止步于此,甚至影响到了幼儿园。我曾亲耳听到一个三岁的小朋友说“爸爸,阳阳的爸爸带她去大理玩了,你带我去海南吧。每个小朋友假期都要出去玩,我也要去。”无独有偶,桃子妈妈反应说,最近桃子很反对让姥姥接送她去幼儿园,理由是,别的小朋友都是开车送去的,只有姥姥是带她坐公交去。在这些孩子的观念里,他们会比较谁的衣服更好看,谁的玩具更好玩,谁的爸爸更有钱......金钱至上和阶层观念让他们失去了本应有的童真。小编想问,这样下去真的好吗?如此价值观念下培养出来的孩子,人生会不会只剩下了向着权和钱迈进?我们究竟应该怎么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三观?

1.家长要以身作则

一忌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来比。很多父母在训导孩子时,常会拿别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比较,这样的刺激只会让孩子消极,并催生攀比心理。每个家庭的教育背景、生长环境都不同,也没有什么可比性。二忌大人之间比较。不拿自己的工作、能力、表现等去跟别人比较,要影响并引导孩子学会自己跟自己比,学会拿自己的这次跟上次比,今天跟昨天比。

2.教孩子学会理财

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念,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薪水和每月支出的标准。给孩子买东西时由孩子自己来付钱,让他学会记账,了解自己的索取与父母的付出。这不仅能让孩子懂得感恩、节制消费,还能培养其家庭责任感。

3.不要溺爱孩子

作为家长,不要给孩子一切他想要的东西,这样,很容易养成幼儿过度的自我中心的心理,不能对孩子千依百顺,娇生惯养、姑息迁就,很容量造成攀比心理惯性,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育。

4.观察孩子的“朋友圈”

如果孩子平时交往的朋友热衷于互相攀比,以经济条件作为比较的重点,孩子在花钱上比不过他人,心里不服,自然就对家长心生怨恨。古时盂母:迁,为的就是让孩子“近朱者赤”。如果孩子周围的同伴都乐于学习,并且相互交流学习,那么孩子自然也会为了融入其中,进而专心学习。

5.让孩子保持乐观情绪

一个孩子是否积极向上,和他对家庭环境是否满意,和爸爸妈妈关系是否融洽,有没有兴趣爱好部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情绪都正面向上,愉快平静,他的喜好,欲望,追求就不会只是简单的物质享受了。

6.改变孩子攀比的焦点

孩子有攀比的心理,说明孩子的内心有竞争的倾向或意识,想达到别人同样的水平或超越别人。父母就要抓住孩子这种上进心理,改变孩子攀比吃穿、消费的倾向,引导孩子在学习、才能、毅力、良好习惯方面进行攀比。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与““炫富”始于幼儿园 如何给宝宝正三观”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炫富”始于幼儿园 如何给宝宝正三观”还看
做家务对孩子影响巨大
如何训练宝宝自己穿衣服
拒绝龋齿 养成爱牙好习惯
保护孩子视力 守卫儿童心灵的窗口
六个方面提高孩子的情商德育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不要让孩子累倒在起跑线上
    学习知识≠开发智力
    耐心训练 让孩子学会等待
    孩子早学外语的好处多多
    父母适当示弱 宝宝才会更强大
    笑是宝宝聪明的秘密武器
    “早笑”的孩子更聪明
    送宝宝上“兴趣班”的3原则
    宝宝看动画片的度怎么把握呢?
    “女要富养、男要穷养”是啥标准?
    给孩子一个年味儿十足的春节!
    别对孩子说“妈妈生气啦”!
    对孩子来说,什么最难学?
    幼儿“圣人训”切忌死记硬背
    要让孩子学会输得起
    谈谈家庭教育中奖惩的度
    钱文忠:教育不可能无惩戒
    从孩子身上学习什么叫快乐
    毁掉孩子一生的N种烂教育
    如何检验孩子是否不专心?
    正视宝宝惊人的语言接受能力
    “虎妈”“猫爸”与“别人家的孩子”
    给孩子“犯错”的机会
    儿童就是玩 没有别的事
    适当“放养”孩子益处多
    孩子需要“笑容教育”
    最伤孩子自尊的4句鼓励话
    早教3要诀 教育不是填鸭式灌输
    春节拜年,孩子很烦心!
    小魔术可以提高孩子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