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益智故事:秋天里的访问-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幼儿益智故事:秋天里的访问

幼儿益智故事:秋天里的访问

2016-09-29

蚱蜢鲁鲁很调皮,但也非常好学。一看到什么新奇的东西,他就会把眼睛睁得大大的,鼓足劲,跳过去问个明白。秋天到了,他说要去访问一下别的小动物。

森林里很热闹,小动物们都在忙着做自己的事情。蚱蜢鲁鲁先和小松鼠打招呼:“小松鼠,你搬那么多坚果干什么呀?”小松鼠正累得气喘吁吁.蓬松的大尾巴像把大扇子耷拉在树梢上。他四下看了一下,才发现蚱蜢鲁鲁正歪着个脑袋和自己说话。“嘻嘻,我们是为了冬天储存食物呀!”小松鼠觉得蚱蜢鲁鲁真好笑,连这点常识也不知道。

蚱蜢鲁鲁一想到冬天,就忍不住打了个冷颤,是啊,那时的天气多冷啊!风呼呼地刮着,比刀子还要厉害,小动物们都躲在暖烘烘的家里,谁还会出来找食物?

蚱蜢鲁鲁告别了小松鼠,绕过小溪.跳过花圃,躺到一棵大树下休息休息。可不一会儿,他就被一阵叮叮咚咚的敲击声吵醒了,原来是小喜鹊在用小铁锤使劲敲钉子。这回,蚱蜢鲁鲁聪明多了,他细声细气地问:“小喜鹊,你盖房子是准备过冬用的吗?”小喜鹊忙得不可开交,他一边让蚱蜢鲁鲁帮忙给他递个钉子。一边说:“是啊,我可不会像寒号鸟,到了冬天只会无奈地哀叹。”

“哦,寒号鸟怎么啦?”蚱蜢鲁鲁忍不住继续打听。“你不知道?”小喜鹊惊奇地瞪大了眼睛,“寒号鸟呀,哼,只知道炫耀他的歌喉,不知道筑窝。冬天来了,他就倒霉了!躲在树下冻得瑟瑟发抖。”

原来还有这么回事,蚱蜢鲁鲁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和小喜鹊客客气气地再见了。这时候,他迎面碰上了一群大雁,他们排成“人”字形正急急忙忙往一个方向赶。他们去哪儿啊?蚱蜢鲁鲁用力一蹦,拉住了最后一只大雁的翅膀,他要问个明白。大雁说:“小蚱蜢,我们是到南方去过冬。快让我飞,不然我可要掉队了!”

这回,蚱蜢鲁鲁明白了,原来所有的动物都是为了冬天的到来而做着积极的准备。

突然,蚱蜢鲁鲁发现小熊撅着圆滚滚的屁股,捧着蜂蜜桶咕咚咕咚地喝呢。小熊怎么一点都不为冬天做准备呢?这样下去,他不就像寒号鸟了吗?

蚱蜢鲁鲁是个善良的孩子,他跳上去用力拍打小熊的屁股,大声叮嘱小熊要储存些食物,盖个房子,为过冬天做准备。没想到,小熊听了,哈哈大笑,他摇着胖乎乎的双手,连连说:“不用,不用,冬天到了,我就躺在树洞里睡大觉——我们把这个叫冬眠。”

冬眠?多么奇怪的过冬方式啊!蚱蜢鲁鲁对秋天的这次访问可真是让他开了眼界。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与“幼儿益智故事:秋天里的访问”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幼儿益智故事:秋天里的访问”还看
你知道吗?家长如何指导亲子阅读
你知道吗?从兴趣入手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上)
教孩子有教养,有气质
孩子的零花钱问题
早教误区要注意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好妈妈心声:给刚出生孩子的一封信
    宝宝常吃酸性食物的“坏处”汇总
    导致宝宝害羞的四大原因
    中国式逗小孩的形式大盘点
    宝宝听力开发必入的玩具
    妈妈正确催乳方法汇总
    宝宝情景转移能力培养的方法汇总
    果汁饮料中真的有营养吗?
    宝宝护眼5大行动指南
    三大中国式逗小孩弊端盘点
    准妈最佳生育年龄的选择问题
    母乳小常识大科普
    幼儿注意力“差”的解决之道
    白羊座妈妈与孩子的相处之道
    巨蟹妈妈养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餐桌上猪肉的绝佳拍档盘点
    准爸妈备孕详细指南
    避免宝宝近视的食物推荐
    备孕环境选择标准汇总
    阻止中国式逗小孩的方法汇总
    家庭教育的六大黄金原则曝光
    准爸妈备孕姿势科普贴
    金牛座妈妈与孩子的相处模式
    避免新手妈妈患乳腺炎的方法汇总
    关于宝宝注意力问题的详细分析
    大量吃巧克力对宝宝带来的危害一览
    月子酒下奶靠谱吗?
    宝宝敬老教育的正确方法
    妈妈须知:孩子害羞的六大应对策略
    避免宝宝做事“半途而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