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童话故事:苹果园里的悄悄话-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早教资源 >幼儿童话故事:苹果园里的悄悄话

幼儿童话故事:苹果园里的悄悄话

2016-09-28

在一块山坡上,有一个苹果园。秋天来了,果园里一棵棵苹果树都挂满了红扑扑的苹果,满山坡就像挂着红灯笼,给秋天增添了喜庆的气氛。一天, 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凉风习习,果农来到果园里摘苹果。他面对满山坡的苹果,笑弯了腰。一阵风拂过,只听见苹果、树叶和苹果树在说悄悄话。一个苹果对苹果树说:“妈妈,谢谢你把我养得这么好,你看我现在这么丰满,这么红润,很讨人喜欢,要是没要你,我哪有今天呢?”

苹果树说:“傻孩子,这是妈妈应该做的。”

“妈妈,你辛苦了!”苹果的脸涨得更红了,说,“妈妈,我会报答你的。”苹果树说:“妈妈把你养大,不是图你的报答,只要你健康成长,尽自己的力量为人们做出贡献,我就放心了。”

苹果撒了个娇,说:“你真是我的好妈妈。”接着,苹果对树叶说:“叶子哥哥,你辛苦了,要是没有你,我早就被太阳晒干,被风吹伤了。”树叶说:“保护你的健康是我的责任,只要你不嫌我碍眼就好了。”苹果不害羞地说:“叶子哥哥,我感谢你都来不及呢,怎么会嫌你呢?”

“只要你健康成熟,我的任务就完成了” 树叶眼睛湿润了,说,“其实,我们都应该感谢妈妈,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她让我长得苍翠欲滴,让我们长大,让我们成熟。”这时苹果树觉得不对劲,对苹果和树叶说:“孩子,今天怎么了,你们怎么说话怪怪的。”

苹果摇摇头,树叶摆摆手,异口同声地说:“没什么,只是想说说心里话而已。”苹果树担心他们会出什么事。过了一会儿,果农开始摘苹果了。那个苹果对苹果树依依不舍地说:“再见了,妈妈!我走了,我没能陪伴你,你保重,我将来会报答你的。”

苹果树也大声地叫喊着:“苹果,你保重。”

树叶也挥手告别说:“苹果,你保重,到外面好好表现哦。”树叶送走了弟弟,看看花黄的自己自言自语地说:“我一生尽职尽责,将化作黄蝶更护树。”忽然,一阵风拂过,黄叶飘飘,树叶恋恋不舍地飘落到泥土上,报答苹果树妈妈去了。

苹果到各地为人们做贡献去了。后来,果农从苹果的报酬里抽出一部分,买了化肥,为苹果树施肥,了却了苹果报答苹果树妈妈的心愿。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与“幼儿童话故事:苹果园里的悄悄话”相关文章
这篇教男人如何带孩子的好文!转给爸爸们看!
中国的孩子早已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痴迷不悟
常跟孩子“绕口令”,孩子聪明又伶俐!100首,请收好!
每天看电视超过1小时,3年后孩子的变化让人吃惊!
章莹颖事件,背后真相让人深思!
看过“幼儿童话故事:苹果园里的悄悄话”还看
10本,可以“玩”的图画书
多大的宝宝才适合背诗?
共情:汤姆也去幼儿园啦
5首季节儿歌 让宝宝感觉秋意浓浓
男孩最爱的绘本TOP 8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帮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教育指导:做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
    教育指导:幼儿早教应避免三个误区
    早期教育宜选择哪些书籍?
    家长如何回答宝宝的尴尬性问题?
    教育指导:早教的重要性
    教育指导:别老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
    教育指导:切莫剥夺孩子的主体体验权利
    阅读中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教育指导:幼儿早期教育应掌握三个重点
    教育指导: 幼儿早期教育能力胜于智力
    教育指导:父母越强迫当心小孩越逆反
    这样做教孩子学会应付意外
    纠正孩子错误行为的方法
    更好的早期教育,你知道吗?
    克服孩子懒惰怎么办
    教育指导:3到6岁儿童可以看哪些书籍
    早期教育能构建宝宝的潜意识板块
    教育指导:培养宝宝独立性
    教育指导:孩子的绘画能力如何培养?
    教育指导: 孩子早教的八个误区
    教育指导:如何对待“暴力”宝宝
    怎么培养孩子的爱心
    教育指导: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把握宝宝成长各阶段
    教育指导:什么样的早期教育才更好?
    经验指导:把早期识字等同于早期教育
    经验指导:孩子早教不要局限在早教机构
    教育指导:家长的权威不是靠“吓”的
    教育指导:孩子早教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