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BB抠门—自我意识敏感期-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早教:BB抠门—自我意识敏感期

早教:BB抠门—自我意识敏感期

2015-05-18

鹏鹏到了2岁多,忽然变得抠门起来,什么东西都说是“我的”“不给你”,鹏鹏妈心里嘀咕:真不知道这孩子性格随谁,难道真的是家有“小气鬼”么?别烦恼,其实这是宝宝自我意识敏感期来临了。

【现象描述】

宝宝的几乎每个家长都有这样的一个烦恼,在宝宝2岁左右的时候,忽然变得“很不听话”,大人说什么TA都会说“不”!而且,忽然变得很抠门,什么东西都会说“这是我的,不给你吃”;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也拒绝别的小朋友玩自己的玩具,吃自己的东西,如果家长强行把玩具分给其他小朋友,就会大哭不止,搞得场面十分尴尬。部分家长这是孩子叛逆和自私的表现,于是严加管教和禁止,殊不知这样破坏了孩子的自我意识,不利于孩子独立。

【解读】

自我意识的敏感期一般在孩子一岁半到3岁之间出现,因为个性差异或早或晚。

自我意识敏感期的到来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强调“我的”、爱说“不”,同时伴随“打人”。

孩子强调“我的”,是因为TA们发现了,我是我,你是你,大家是不同的。包括说“不”,TA们通过说“不”,来体现自我的意志。甚至“打人”,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打”,知识表示不同意、不喜欢的一种态度。

这些行为,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独立于他人的快乐,体验到自我意志表达的乐趣。正是这种自我意识的发现,会帮助孩子拥有自我,成长为意志坚定而独立的个体。诚如孙瑞雪所说“将来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的力量是否强大,这个强大的能力首先来源于自我意识的敏感期。”

【支招】

孩子当孩子的自我意识敏感期到来,拒绝将“我的”东西和别人分享时,家长不要以为这是自私的表现,没必要从道德的层面对孩子进行批判和管教,更不能责备他们,强迫孩子分享,或者给孩子贴上“小气鬼”的标签。

让孩子学会分享的前提是让他首先体验到拥有。当建议孩子和别人分享玩具的时候,要加上“他玩一会就会还给你”,或者用别的玩具和孩子进行交换,但要经过孩子的允许。一般孩子5岁左右会乐于主动和别人分享。

当孩子热衷于说“不”的时候,只是在通过语言来体验“我”与他人分离的快乐,家长们不必过分较真,也没必要强调纠正,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用和他强调分辩,过一段时间孩子自然就会过去了。这个时期应尽可能尊重孩子的选择,满足孩子的需要,有些孩子还乐于重复,当你一遍一遍满足TA的需求的时候,自信心也就此萌发了。

Tips:生活中,尤其是一些老人,总是喜欢以此为乐趣,作势要吃孩子的东西,当孩子不给的时候,就会说“真小气”,孩子真的给了,又会说“我不吃,你吃吧”。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困惑,家长碰到这种情况可以解释说“奶奶跟你闹着玩呢,不会吃你的。”

【支招】

刘德雨:描述两岁左右自我意识敏感期的宝宝,在英语里有个著名的短语叫“TerribleTwo”,即“可怕的两岁”。宝宝在这个阶段似乎不再像之前那么乖巧可爱,变得“蛮横”、“小气”了。但家长可千万别这样给孩子贴标签,事实上,这是宝宝在成长的表现。

两岁左右的孩子终于具备了完整的自我意识,作为一个人第一次真正地意识到了“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ta最想做的就是——体验,这时候宝宝对自主的意识和自我的物权都非常敏感,通过强调自身的权利来体验作为个体所具有的力量。而身为家长的您,需要和宝宝一起成长——开始尊重宝宝的自主权与物权。例如,如果宝宝不愿意将自己的某个玩具和别的小朋友分享时,千万不要强迫ta。否则宝宝会认为“物权”是不存在的,当ta去抢别的宝宝的玩具时,一定会不得手誓不罢休。

而适当的管教仍然是必要的,尊重不等于放纵。而为了平衡尊重与管教,您跟宝宝对话时一定要坚守原则并注意方法。例如,给宝宝提供选择时,所有的选项一定是您都可以接受的“真选择”。比如您决定宝宝今晚一定要洗澡,就不要问“今晚洗澡好不好”,这对宝宝而言,ta的选择权并没有得到尊重,作为替代,您可以问:“今晚吃饭前洗澡还是吃饭后洗澡呀?”另外,在您决定不给宝宝选择权的事情上一定要恪守原则,不要因为宝宝的哭闹而改变决定,但同时需要接纳宝宝的感受,对宝宝表示理解ta的哭闹的情绪,并给一个爱的抱抱吧。

总之,只要坚持原则、保持尊重、具备耐心,不久就会看到您的宝宝跨过“可怕的两岁”(TerribleTwo),来到“美妙的三岁”(WonderfulThree)。

【早教方案】

自己的事情 自己做

妈妈可以挑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宝宝自己去做,从而满足宝宝自我意识的需求,培养自理能力,增强自信心。

比如教宝宝穿鞋、扫地等等。妈妈要首先耐心讲解示范具体的操作步骤,然后让宝宝自己完成。

【角色扮演】

处于自我意识敏感期的孩子热衷于角色扮演,家长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和孩子进行相应角色扮演的游戏。

比如可以按照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分角色扮演,也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进行再现。

【早教关键词】:自我意识敏感期(1.5-3岁)

自我意识敏感期是孩子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是孩子未来构建人格最早期的映射,因为孩子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他的内心是不是很强大,都源于自我意识敏感期的形成。家长所能做的,是关注孩子敏感期的出现,并给与孩子有准备的环境,保护好孩子的敏感期,完成敏感期应该完成的发展,从而释放出孩子内在的生命动力,为未来人格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与“早教:BB抠门—自我意识敏感期”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早教:BB抠门—自我意识敏感期”还看
别一味教孩子听话 适当顶嘴是好事儿
别再跟孩子灌输“养儿是多么艰辛”
宝宝吃手指的利与弊
学点心理学:读懂BB行为背后的秘密
放养而非放任 科学育儿三原则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80后父母:在电脑上养孩子
    0~1岁BB认知能力发展&训练
    林达:祝福中国的孩子和家庭
    选玩具要根据宝宝的月龄
    学会给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信力建: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自以为是的新妈妈易犯8错
    十个教子高招培养优秀孩子
    创建分辨性逻辑思维重要性
    宝宝谁带跟谁亲吗?
    爸爸抱着孩子喂奶混个面熟
    3岁前宝宝要学的规矩
    让孩子变得更聪明的10个要点
    和爸爸做游戏的4个好处
    北京妈妈的海外育儿日记
    为何说小孩发一次烧学一次乖?
    当上爸妈一切都变了
    《月子:一位父亲的札记》目录
    小儿上火认识误区
    早教不能“急功近利”
    家长要尊重女孩的情绪
    孩子听觉信息采集的重要性
    宝宝体能发展的9大表现
    五一亲子出游,如何更轻松?
    BB情商靠“养”而非“教”
    孩子脸型与未来性格有关系
    爸爸也能全身心的教育孩子
    从生理养育到精神养育
    家教8个关键问题决定BB一生
    训练宝宝如厕,有机可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