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用总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家长不用总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

家长不用总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

2016-07-14

查字典幼儿网温馨提示:

家长不用总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

“孩子早跑一步真的不算赢。”台湾木铎学社理事长陈汉强10月19日在贵阳举行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幼儿教师风采交流邀请赛上说。被称为“台湾幼教之父”的陈汉强发现,海峡两岸不少家长的共同特点是,越来越希望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这些意愿会提前进行小学式教学。他呼吁,幼儿园和幼师都应冷静,坚守学前教育的规律和特色。

“规律是尊重小孩子成长的生理特点,特色是不同幼儿园百花齐放的教育形式。”在贵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举办的幼教座谈会上,陈汉强的这个观点被现场的幼教工作者广泛认同。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幼儿园到底要不要给小朋友一张纸一支笔学习写字?台湾幼教界的观点是不应该让学龄前儿童学习用笔在纸上写字,按照儿童肌肉的发育特点,手部的“小肌肉”很稚嫩,没有发育完全,用笔写字容易拉伤肌肉或者影响肌肉发育,如果要学习简单的汉字,应该用大笔在地上或者墙上写,做“大肌肉”的运动。

很多大陆的幼儿教师认为,台湾这样注重细节的幼儿教育研究非常值得学习,但具体到不教孩子用纸笔写字这样的问题上,很难做到,“一直是那样做的,让我改阻力很大。”一位地级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园长说。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英语教育中,陈汉强认为,儿童的智力和语言功能在发育阶段不适宜学习整句对话,甚至“老师说一遍A,孩子重复一遍A”都是不合适的,因为儿童的发音、语法记忆都不成熟,按照错误方式养成了发音和语法习惯,到了小学阶段老师还要重新纠正。

“所以,不需要让幼儿园的孩子背26个字母,也不需要学习多少日常对话,多讲几个‘I love you’的故事就好了。”陈汉强对记者说。

在本届海峡两岸幼儿教师风采交流邀请赛前,一批贵州的幼儿教师到台湾进行了幼教培训。对于这次交流,几乎所有老师都对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人印象深刻:感觉人们在生活中很有秩序、多数人很看重为人处世的细节。

陈汉强看来,这是重视学前教育取得的成果,“6岁以前的人格发展决定了一生”。

他认为,孩子从幼儿园起就学会把垃圾分类扔进垃圾桶、用小盆小桶收集洗手水和雨水浇花、上自动扶梯靠一边站立留出一条通道给着急的人等行为都是很好的细节,而细节背后是教育理念的坚守——幼儿园必须做好儿童生活教育。“如果有起跑线的话,这才是起跑线。”

陈汉强回忆,自己在台北教育部门任职初期,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在台湾做得并不好,投入不足导致公立幼儿园的数量很少,私立幼儿园收费较高,水平良莠不齐。

1986年,他强势推动台北的小学划出一部分区域设立幼儿园。给每个幼儿园投入50万台币改建教室、厨房和厕所,更换适合学龄前儿童使用的小桌椅、小马桶,另投入两万台币购置幼儿园设备,每个幼儿园配备两名幼教专业的老师,幼教老师的福利待遇与小学老师相同。

“当年幼儿园这一块增加了3亿多台币的支出,效果是公立幼儿园从10所增加到135所,家长支持的不得了。”陈汉强说。

虽然这笔巨大的预算经历了几个月的争论,但最终成功通过,给如今台湾儿童都能免费上公立幼儿园打下了基础,也给陈汉强带来“台湾幼教之父”的赞誉。

他认为,当年台湾的小学附属幼儿园的作法如今可以复制到大陆的一些地方。

陈汉强同时认为,要想让家长对幼儿园放心,幼儿教师的培养非常关键,他曾经推动台湾的幼教专业从两年学制改为4年学制,“幼儿园老师不像小学老师那样按学科分类,老师必须什么都会,只学两年怎么够呢?”

陈汉强说,幼儿园老师除了学习文化、教育知识以外,还必须精通孩子成长的生理特点,明白孩子语言、骨骼、肌肉等方面的发育过程,这样才能科学制定出教学计划,进而发展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否则就只会按照教材像教小学生一样上课,幼儿园就成了小学的预备教育”。

他直言,目前大陆的幼教专业多数还设在高职、中职院校中,幼师队伍缺少研究生、博士生,幼儿园的老师还需要加强学习的深度。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与“家长不用总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家长不用总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还看
别在对孩子说这些话了
家有宝宝 春节购花要慎重
孩子在车上一定别做这些事儿
让老人带孩子的爸妈一定要看
宝宝依恋物的那点事儿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诗人沈睿写给天天的满月贺信
    凡事都要“从娃娃抓起”?
    隔代育儿冲突--宝宝谁养
    给孩子立规矩当心五大陷阱
    破“宅”而出给孩子玩的能力
    早教:善用“生活元素”
    巧用七招解决家长教育烦恼
    早教教育孩子也教育家长
    中国常见的九种错误家教方式
    当BB看到性爱镜头,这样回答
    10个绝佳小策略培养勤快孩子
    教育,不能让“情感”走开
    育儿和种树是一样的道理
    孩子的天赋如何关注和培养
    不妨在孩子面前“装聋作哑”
    宝宝出牙顺序图解及症状表现
    日本老太的“超级育儿法”
    关注:如何让女童远离性侵害
    新生宝宝的护理注意事项
    不要用“否定”来教养孩子
    爸爸别错失孩子的成长瞬间
    现代好妈妈育儿4大准则
    儿童教育应如呼吸般自然
    新生宝宝的护理经验二十条
    父母如何应对宝宝的无理要求
    给父母一张关于BB成长的地图
    男孩女孩的五点教养区别
    新生儿黄疸应注意事项
    早期阅读,从胎教开始
    刘墉:不做虎爸做弄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