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的一些误区-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早期教育的一些误区

早期教育的一些误区

2016-07-08

查字典幼儿网温馨提示:

早期教育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把婴儿当成病人

现在的孩子都很“娇贵”,从一出生就是全家的“重点保护对象”。调查中发现,有80%以上的家庭认为婴儿是脆弱的小生命,要像对待病人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

婴儿不是病人,他们从还是胎儿的时候就有了各种能力,他们一出生则有72种潜能,他们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孩子的抵抗力也不像家长们想像的那么差,他们展示自己能力的欲望非常强。婴儿对环境的要求不是单一的,除了照顾以外,他们需要运动、交流,甚至是“冒险”,以挖掘自己身体里的潜能。如果只是把他们当成病人一样地照顾,他们的潜能就一个一个地消失了。

误区二把教育当成备考

专家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家庭把教育与学习相提并论。家长们认为,学习的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于是,孩子们在一岁以内开始认字,三岁以内开始学外语,3到6岁的孩子85%以上参加各种培训班,而不论上什么班儿,目的就是“拿成绩”。

教育和学习不是一回事,教育是能力的培养,不是成绩的取得。教育包括的内容很多,健康的心理、愉快的情绪、合作的精神、思维的方式、动手的能力、语言的表达等等,都不是能用成绩来衡量的。教育是要让儿童养成良好习惯,而不是逼迫孩子掌握一项专门技能。

误区三把目标定得太高

专家在调查中发现,在家长们的心中,都给孩子设计了美好的未来:希望孩子是清华大学的学生;希望孩子成为奥运冠军;希望孩子成为中国的肖邦……因此,家长们深信: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否则就再也不会有“大出息”了。

人生的起跑线不止是一条,人生随时都有不同的起跑点,孩子要准备好每一段路程所需要的本领,去完成一个近期的目标。这个目标看得到,跳一跳就可以摸到,而不是那个根本就不能理解也看不见的目标。

误区四

总盼孩子是“神童”

调查中发现,希望孩子“正常发展”的家长只有三成,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是“超常”的,最好是位神童。其实,超常和低智力的儿童所占的比例都非常少,90%以上的儿童都是正常孩子,如果家长非要给正常的孩子定一个超常的标准,那结果只能等于拔苗助长。

早期教育的误区其实还不止这四个,只是这四个误区比较普遍。对于家长们来说,孩子的教育最重要,所谓“关心则乱”,出现一些问题也是正常的。关键是一定要及时地改变自己失误的地方。当然,也要全社会创造好的教育环境,减少外界给孩子的压力,因为身心健康是孩子成才的先决条件。

原文来自妈咪爱婴网(早期教育栏目)-原文出处:http://www.baby611.com/edu/zqjy/161075.html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与“早期教育的一些误区”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早期教育的一些误区”还看
宝宝以自我为中心不是自私
中外妈妈育儿方式比较
婴儿过早加辅食影响发育
教育女孩父母易犯哪些错误?
父母吵架孩子被吓出抽动症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打造快乐宝宝的八大宝典
    贪吃是为寻求心理满足感
    正确把握宝宝的依恋关键期
    分年龄段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如何改变孩子急躁任性好哭
    留心宝宝的嫉妒心理
    宝宝怕黑不是“胆小鬼”
    父母要学会看宝宝的“脸色”
    孩子眼中的世界
    怎样养成宝宝乐观向上的心态
    如何帮助宝宝克服恐惧?
    警惕!2岁小孩吃手可能是心理问题
    睡觉爱做梦的宝宝更聪明
    孩子太害羞怎么办?
    让宝宝内心充满同情心的方法
    “话痨”父母培养巧嘴孩子
    父母言行误区会让BB变胆小
    孩子言行不一,家长该怎么做?
    父母该如何正确对待害羞宝宝
    孩子性格孤僻的表现及引导
    宝宝认生,爸爸妈妈知多少
    喜爱哭闹宝宝的心理分析
    11项技巧帮宝宝克服分离焦虑
    帮宝宝建立安全的依恋
    宝宝的精神最怕的四种饥饿
    怎样给学龄前孩子们立"规矩"
    宝宝靠自我伤害来释放情绪
    关注宝宝性格塑造的关键期
    勿以成人之心度孩子之言
    培养小宝宝过硬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