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面对孩子的幻想我们该做什么
2016-05-26
3岁的小男孩每天晚上都跟妈妈说,他在幼儿园交上了个名叫“查理”的好朋友,还夸奖“查理”如何勇敢、如何聪明,对自己又是如何讲义气等等,简直把“查理”形容得活灵活现。然而待母亲去幼儿园开家长会时一问教师,方知幼儿园根本就没有叫“查理”的孩子——显然这个“查理”子虚乌有,完全是儿子杜撰的人物。
2岁多的小女孩珍尼把自己的一个布娃娃取名为“简”,并一口咬定“简”就是自己的妹妹。此后珍尼便在一个完全臆造的世界里尽情遨游,向往着姐妹俩一起上天入地,甚至想像着她们都嫁给了一个古代王子……更令母亲气恼的是,每当母亲为帮助女儿“恢复正常”而取走这个布娃娃时,珍尼便又哭又叫,仿佛被夺去了最爱——她已离不开这个幻想中的妹妹“简”了!
可能不少的爸爸妈妈都受到过自己年仅2-3岁的孩子讲述的“故事”或“有趣经历”的“欺骗”或“愚弄”。经历了多次“愚弄”,或面对多次无计可施的尴尬之后,很多爸爸妈妈颇觉忧心忡忡——要是孩子经常沉醉于幻想之中,那么他们今后的人格成长是否会受到致命的消极影响?
但美国教育界权威却认为,幻想,甚至带有荒唐色彩的幻想,一般集中发生在孩子的幼儿期,即2-4岁之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自然表现,而且对孩子的人格成长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而在孩子长到四五岁之后,单纯幻想便很少光顾孩子的精神世界,取而代之的往往是更为理性的想像。所以家长不仅不应将孩子的幻想视作“洪水猛兽”大加讨伐,反而应该理智地鼓励孩子张开幻想的翅膀。
美国的一些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幻想对幼儿的人格成长有如下好处:
帮助培养想像力。
幻想是想像的基础,善于幻想的幼儿长大后往往会拥有较丰富的想像力。而众所周知,想像力对培养一个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科学才能是至关重要的。
富情感体验。
在幻想世界中,孩子可通过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来体验喜怒哀乐以及遗憾、嫉妒、惊恐等种种在现实生活中难以体验到的情感。由此对人的情感世界便可能拥有更为真切、感性的认识。
增强交际能力。
幼儿在幻想世界里,可以有机会充当形形色色的人物,同时也可与形形色色的角色相遇、相处,由此孩子便可能在真实世界以外的另一虚拟世界学到如何与形形色色的不同人物交际或交流的本领。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别以为幼儿的幻想世界荒诞不经,其实这是帮助孩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大课堂。要知道,正因为孩子的幻想世界可能无所不包,他们才可能遇到比现实生活更为丰富多彩的问题或难题,而通过对假设问题或难题的解决,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获得提高。
保持心理平衡。
2-4岁的幼儿,已开始了解世上有不少东西是自己永远无法拥有的,有不少事情也是自己无能为力去做的——面对这些无望、无助的消极感觉,幻想世界却是绝好的帮助他躲避的港湾和发泄情绪的出气口,由此心理便可获取新的平衡。
增添亲情和友情。
在幼儿幻想世界中“粉墨登场”的大多是双亲、爷爷奶奶和最要好的小伙伴,当然更少不了孩子自己。而正是在一幕接一幕的“激情演出”中,亲情和友情在下意识中获得了增添。
不过专家们又提醒说,父母仍须对孩子的幻想从内容到方式给予合理、科学的引导,其中包括:一旦发现孩子的幻想过于荒诞不经,可帮助分析其不合理性,从而诱导孩子步入一个更为健康的幻想世界;帮助孩子了解幻想世界毕竟与现实生活有着巨大区别;制止孩子借幻想而撒谎;教育孩子不能过度沉湎于幻想而难以自拔甚至想入非非等。
此外,父母还可为孩子提供可供幻想的优秀童话和故事书,读后最好还能鼓励孩子增添人物和情节,并由此创造出一个更为引人入胜的幻想世界来。父母亲自设计并与孩子一起参与各种富于幻想的游戏,如过家家,扮演警察捉强盗等,也不失为鼓励孩子张开幻想翅膀的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