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孩子粗心习惯的小妙招-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克服孩子粗心习惯的小妙招

克服孩子粗心习惯的小妙招

2016-05-12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幼小时粗心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是粗心若是体现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上,这就叫父母着急了。文章分析了孩子粗心的一些缘由和父母对孩子粗心行为的误解,希望能帮助克服孩子粗心的毛病。

造成孩子粗心的原因是什么呢?

1、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粗心与注意力有密切的关系。注意力差的孩子,在视知觉把收到的信息传递到大脑进行分析时,信息会受到干扰,就容易出现错误、遗漏或遗失,从而导致粗心问题的出现。孩子计算或写作时粗心,可能是注意力分配落后,无法同时写和想,也就是说他不能将自己的精力很好分配于两件事物上,而出现马虎的错误。其他方面孩子粗心是属于注意力保持时间短,不能专心投入,就会出现马虎。

2、孩子学习或做事的动机不强。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动机和情绪为认知活动提供最佳背景。强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认知活动造成不良影响。缺乏动机,情绪低落,往往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神思恍懈。如孩子比较贪玩,看是在做作业,心里却想着同小伙伴玩耍,盲目追求速度快,因此心不在焉,错误百出。

3、孩子的性格所致。

有些孩子是急脾气,干什么事情都心急,急急忙忙难免出错。另外,大大咧咧的性格有可爱的一面,但不拘小节办事粗心,反映在学习上,容易增加失误。

4、父母对孩子的不良心理暗示。

孩子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有时无论他们如何努力,结果都会不尽如人意,父母就会对其加以教育和指责,比如说粗心被认为是不认真,意志不坚定等等。在这种不正确的观念影响下,大人倾向于以更大的压力来矫正,比如打、骂、处罚,当我们施加过大的压力时,孩子会充满挫折感。

父母对孩子粗心行为的误解

大多数孩子原本是不希望粗心的,但是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因素导致其粗心行为的产生。有时,孩子的粗心并不是父母表面看到的那样,所以请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标签。

1、误认为孩子主观不努力

孩子出现粗心的问题,大家数家长都会把它归结为不认真、太马虎、缺乏对学习的责任心,是主观不努力造成的。其实不是,家长们冤枉孩子了,不是孩子不想好,而是能力没达到,也就是学习能力发展失衡所引起的。

学习能力发展失衡是指智力正常,但是由于学习所涉及的心理机能的缺乏或发展没有达到同龄水平而无法掌握学校的学习环节,出现听、说、读、写、算以及更高层次的思维上的困难,随着问题的聚集和年龄的增加,进而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和情感上的发展。因此,孩子出现粗心的问题,不要不味的责怪孩子,更多地要从孩子的学习能力方面找原因。

2、片面关注学习习惯,忽视做事的条理性

家长往往重视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而忽略了让孩子养成做事的条理性。其实,学习上细心的习惯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与生活习惯密不可分,做事丢三落四、缺乏条理、不能坚持到底的孩子,往往在学习上容易出现粗心的问题。

3、过度单调的重复,引起心理疲倦

过度单调的重复会引起孩子心理上的厌倦,从而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破坏孩子的求知欲。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

一、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任何人要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培养儿童的责任心要靠平日里的习惯培养。家长应该从小让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小的时候让他收拾好自己玩的玩具,大一点时帮着洗碗。让他负责扫地或者洗碗,这就是他的责任,干好了要给予鼓励或奖励,干不好家长不能客气,应该要求他重来一遍,直至干好为止。家长要让孩子正视粗心的坏处,让孩子在生活中体会细心的好处,必要时可以让孩子承担因为“粗心”所导致的后果。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细活儿”,如写毛笔字,缝纽扣等,这些都能锻炼孩子的细心程度。总之,就是让他对自己的事情负起责任来。这样,就能逐渐地培养起孩子的责任心,孩子在遇事时就不会敷衍了事。

自理能力差,责任心欠缺,导致孩子做事马虎、粗心。学习中出现的粗心现象正是孩子不良生活习惯的一种表现。建议父母摈弃以往过于保护、包办等不当的教育方式,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培养孩子生活的井然有序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孩子多做细活,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耐心。

二、培养孩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

孩子“粗心”,往往也会表现在生活的许多方面。如果孩子生活在杂乱无章的家庭中,就会养成粗心、马虎、无序的生活习惯。所以,建议家长们在家庭中为孩子创造有序的生活环境,培养孩子井井有条的生活习惯,慢慢地,孩子在学习上也会逐渐细心起来。

孩子在学习时,要创建安静的环境,家长应避免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做一些干扰孩子注意力的事。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生活上,让孩子养成保管自己物品的好习惯,不仅仅是学习用品,衣服、鞋子等也要放到自己的柜子里,自己保管。学习上,要培养孩子养成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做完作业要检查、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等好习惯。

三、要让孩子保持健康的心理,多给孩子细心的心理暗示。

如果孩子犯了一点错误,父母就简单归结为粗心、不用功,甚至小题大做批评一通。如果家长一再地强调孩子马虎粗心,孩子就会真的认为自己粗心。相反,如果家长能及时观察到孩子的细心之处并加以表扬,孩子心理上就会有一种自己很“细心”的心理暗示。同时让孩子看到细心的好处,从而让其产生克服粗心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注意孩子的细心训练和习惯培养。

经常让孩子做一些精细和对比训练,做一些类似“找不同”等提高注意力辨别力的训练,在实际操作中一点点提高认知能力和视觉辨别能力。通过努力发现并及时肯定孩子的细心来纠正粗心,以强化细心、淡化粗心来达到改变粗心的目的。

五、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能培养愉悦平和的心境,让孩子做事不骄不躁。

这要求家长有足够的耐心,不迁就,不粗暴。这样,就可以通过改变孩子的行为来改变他的习惯,以至于最后改变个性。

对待孩子的粗心问题,家长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能过分地指责和批评。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孩子粗心是与其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粗心现象会越来越少。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与“克服孩子粗心习惯的小妙招”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克服孩子粗心习惯的小妙招”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是天生的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老人带孩子到底哪儿不好
    培养完美女孩培养秘籍
    溺爱型父母培养出霸道的索取者
    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方法
    让孩子成为优秀孩子的捷径
    父母过度教育是育儿大忌
    父母要智慧地爱而非溺爱
    法国妈妈,的确更胜一筹
    测测宝宝是哪种依恋类型
    美国宝宝识字有绝招
    5个早教常识父母得了解
    10种溺爱,种种危险
    应对男孩淘气的三个策略
    建立规则能让孩子成功
    早期教育从母婴交流开始
    美国礼貌补习班教小孩用餐及沟通礼仪走红
    男孩就该“放着养”
    不同年龄孩子不同的教法
    没有责任感的孩子
    早期教育从娱乐和游戏开始
    透析家教背后爸妈谁更难当?
    四种不同性格宝宝教养法
    雪宁:培养孩子的独特气质
    宝宝对秩序也有敏感期
    教育投资要从宝宝0岁开始
    你了解新生宝宝吗?
    家庭教育中不可忽略的13件小事
    糟糕的父女关系,会影响几代人
    你想成为哪种妈妈?
    孩子10岁前不容错过3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