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感统能力要怎么训练?-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才艺培养 >宝宝的感统能力要怎么训练?

宝宝的感统能力要怎么训练?

2016-05-04

游戏1:摆荡(0~1岁起)

从宝宝出生的那天起,就可以开始训练宝宝的感觉统合能力了。父母将孩子抱在怀里轻轻地摇晃,就可以达到刺激前庭、改善平衡反应、增加肌肉张力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不能大动作地摇晃,那样对会阻碍宝宝的大脑发育。等宝宝一岁大左右时,就可以找一条大毛巾,把孩子置于毛巾中间,由爸爸、妈妈各拉住毛巾的一边,轻轻摇晃。

游戏2:丢接球(1~3岁起)

在宝宝一岁时,父母就可以给宝宝买个橡皮球,放在孩子的面前,鼓励他主动伸手拿球;当宝宝二岁时,就可以玩进阶游戏,你和宝宝一起坐在地上,间隔约二公尺,用滚球的方式与宝宝玩传球游戏。当到了宝宝三岁时,就可以完高阶游戏,将您与宝宝的距离拉长至3~5公尺,改为站着以弹跳的方式传球。如此一来,可以改善宝宝的手眼、双侧,及视觉追踪的协调性。

游戏3:照镜子(2岁起)

二岁的宝宝会很喜欢玩模仿游戏,父母可以通过孩子模仿你们的动作,让他认识自己的身体,及区辨左右方向,这对宝宝的观察,与动作计划能力有长足的进步。刚开始不要太难,由浅到深,如果一开始就做动作复杂性的,宝宝会记不住,最后导致产生挫折。

游戏4:地面探险(1~2岁)

父母可以用不同材质的拼装地毯,让宝宝能够产生触觉及本体觉刺激,有助于改善其动作计划能力。这种玩法很简单,宝宝一岁时,让宝宝在不同材质的地毯上玩耍,让他接受不同材质带来的刺激。等宝宝二岁时,妈妈可以做难度稍高的设计,将地毯高度任意变化,让宝宝在不同高度的地毯上,从事各种游戏。

游戏5:叠积木(2~3岁起)

自宝宝二岁起,就可以进行一此精细动作训练,如叠大积木。待宝宝三岁时起,就可以给他一些小一些的积木,让宝宝自己进行叠高或是创作游戏,这样有助于改善他的手眼协调,而且还能训练他的创造力、注意力,一举两得。

游戏6:跳格子(3岁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游戏的空间也被大大的缩减了,想玩跳格子的游戏,似乎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在这高科技的时代,没有什么是不行的,只要你想到、要想做到的都还是应有尽有的。玩跳格子一般都是在户外玩的,我们可以略微变通一下,换在家里玩,你只要家里的拼图地垫,就可以让宝宝享受跳格子的快乐。

玩法很简单且有趣,将每块地垫放置于地,固定好,要注意的是:每块的间距需为20~30公分,然后就可以让宝宝用跳的方式踩地垫。这对宝宝的空间概念训练及本体觉的刺激,都有很大的帮助,不妨多进行。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与“宝宝的感统能力要怎么训练?”相关文章
学演讲可以提升孩子的创造力
六种音乐启蒙智力的方法
“2018小小世界杯”—超萌兔幼儿足球联赛盛大开启 211支超萌战队震撼来袭
孩子学篮球的最佳年龄 你真的知道吗?
2-3岁培养绘画能力关键期
看过“宝宝的感统能力要怎么训练?”还看
自主性绘画可培养创造性思维
孩子学画画对成长有七大好处
0-1岁宝宝的音乐才艺怎么培养
暑假要结束了,你算清楚为娃花了多少钱吗?
怎么培养孩子画画的天赋?避开这几个坑!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该不该“穷养儿子富养女”
    体商,宝宝健康成长的基石
    父母越无私孩子就会越自私
    最易伤害BB智力的三个失误
    应试教育让孩子累死在起跑线
    中国父母倾向美国子女教育方式
    教育孩子失败的原因
    宝宝入园,你准备好了吗?
    美术班害了孩子吗?
    让1岁的宝宝疯狂爱上英语
    “独一代”不会育儿愁煞祖父母
    家庭教育父母要不要统一战线?
    玩具噪音会损伤宝宝听力
    三个月的BB会“吃醋”
    开发幼儿智力谨防三误区
    瑞典幼儿园里的“强盗逻辑”
    国外教育的成功典范!
    儿童智力认识的三大误区
    孩子撒谎可能是在发求助信号
    孩子的玩具,不要太复杂
    婴儿感受周围环境能力表现
    让孩子吃苦受累的好处有哪些?
    论“孔融让梨我不让”对与错
    宝宝性启蒙要从0岁开始
    蒙台梭利的故事
    日本培养天才的13绝招
    “限时隔离”的教育能不能用
    常见的错误育儿用语
    如何科学选择早教音乐
    注重提高孩子“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