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宝宝比较的2个游戏-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教会宝宝比较的2个游戏

教会宝宝比较的2个游戏

2016-05-04

游戏1:比重量 适用年龄:1~2岁

材料准备:跷跷板、杯子、铅笔、弹珠、水等

目的:让宝宝从感官上了解重量,通过自己体验和观察了解重量,从跷跷板游戏中,让宝宝了解重量的概念,教导宝宝通过思考可以依据颜色分类。

步骤:1、运用公园或者幼儿园的跷跷板,妈妈和宝宝各坐在跷跷板的两头,让宝宝体会倾斜的感觉,并告诉宝宝:“重的一方会往下沉。”

2、让两个同年龄的宝宝坐在跷跷板的两头,让宝宝比较哪一头重一些,他将会观察到,重的一方会下沉。

3、妈妈先在桌子上横放一支铅笔,上面再放一把尺子(支撑物),两端各摆上大小相同的杯子。

(1) 在杯子中注入等量的水,让宝宝观察其情形。

(2) 在杯子中注入不等的水,让宝宝观察其情形。

(3) 在杯子中注入等量的水,其中一个杯子里加入弹珠或者象棋、小石子之类的东西。这时候宝宝应该会了解,如果在相同的水的两个杯子之一放入任何物品,加入东西的那杯水就会变重。

(4) 当天平完全变成平衡状态时,不加入弹珠,而是妈妈将手指头稍微伸进去,这时候伸进手指头的一方就会下沉。

小提示:在进行游戏的过程当中,宝宝处于好奇一定会提出很多很多的问题,对待这些问题,妈妈一定要通过一些简单易懂的语言来回答,不要觉得宝宝的问题太傻,就简单的敷衍,或者讲得过于高深,不在宝宝的理解范围之内,这样都是不可取的。游戏2:快来比比手大小 适用年龄:2~3岁

材料准备:大白纸、水彩笔、剪刀

目的:增加宝宝对自己身体的了解,锻炼宝宝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宝宝对大小概念的理解。

步骤:1、和宝宝比比手的大小。

2、然后把宝宝的脚和家长的手放在一起,看看家长的脚比宝宝的手大多少。

3、和宝宝讨论大小的概念,并告诉宝宝,家长的手是大手,宝宝的手是小手。

4、大手和小手都放在大白纸上,家长把两只手的轮廓画下来,并用剪刀剪下来。

5、把剪下的纸片混在一起,让宝宝指出大小,并请他指出哪个是他的手,哪个是家长的手。

6、让宝宝自己动手把自己的小手的轮廓描下来,并涂上不同的颜色,做成很多彩色的“小手印”,家长可以帮宝宝把这些手印贴在地板上,作为引导宝宝的提示标志。

小提示:宝宝喜欢新奇的游戏,家长可以尽量配合宝宝的乐趣,不一定要强加给宝宝知识。可以根据宝宝的实际发展情况,酌情增加难度,例如:宝宝、爸爸、妈妈三个人的手摆在一起玩。这个游戏可以换成比比脚的大小,游戏步骤是一样的。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与“教会宝宝比较的2个游戏”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 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猫
看过“教会宝宝比较的2个游戏”还看
幼儿益智故事:长着外骨骼的小螃蟹
幼儿益智小故事:小蜥蜴和他的尾巴
幼儿益智故事分享:小斑马的花衣裳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猫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对待孩子童年的创伤,家长该怎么做?
    哪些因素影响多动症发病?
    哪些外因导致儿童心理出现问题
    你知道儿童多动症的危害吗?
    怎么应对孩子爱争宠?
    孩子的“三分钟热度”要怎么纠正?
    孩子的攀比心理须克服
    哪些决定这宝宝的性格
    幼儿良好性格的培养方法
    孩子的几种坏习惯不容忽视
    几个方法教你解决孩子顶嘴
    如何根据性格特点因材施教?
    孩子怕生的心理要怎么克服?
    几个妙招教你培养宝宝自信心
    独生子女存在哪些弱点
    教宝宝学习画画的方法
    宝宝的嫉妒心理须正确引导
    父母需重视的五种高危性格
    有必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耐性
    独生子女会有哪些心理偏异
    应付逆反宝宝要有技巧
    幼儿的心理问题有什么特征,该怎么发现?
    给孩子树立榜样的注意事项
    什么原因导致孩子语言能力倒退
    如何进行幼儿心理教育
    儿童心理异常问题须重视
    帮宝宝转变性格的几个妙招
    孩子的心理问题应对有法
    培养坚强孩子有技巧
    宝宝情感的需要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