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早教心理误区,需谨慎-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三种早教心理误区,需谨慎

三种早教心理误区,需谨慎

2016-04-28

早教是根据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科学的早教确实能让孩子出类拔萃,优人一等,俗话说“三岁定终身”,科学论证0~3岁时孩子运动、语言等能力发展最快的敏感期,此时让孩子在父母的鼓励参与下,完成有针对性的智能开发训练,确实会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虽然早期教育有如此神奇的功效,但是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性、平和的态度来看待孩子,认识教育。“求早”、“求快”、“求全优”是现今年轻父母们在早教中容易就犯的3种急功近利心理。

“求早”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不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的希望,正因为一些父母心愿过强,于是便有了“教育越超前越好”一说,父母们在孩子的智力和行为活动能力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时,就急急地进行所谓的“智力开发”,要求孩子做一些“高难度”动作训练:出生2、3个月就训练孩子练习走路;2、3岁时开始教孩子识字、算术;到了4、5岁,小学语文、数学课本就已经摆在了孩子的面前。更有一些父母执意主张提早孩子的入学年龄,由此也引发了育儿网上妈妈们关于早读书是否好的讨论。针对于父母们的“求早”心理,儿童心理及教育专家们颇为忧虑。专家们认为过早的训练和学习违反了幼儿认知心理发展的自然进程。

一个人的成长总是从无知到有知,从少知到多知、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父母早早地进行所谓的智能开发和能力训练,不仅剥夺了孩子童年应有的快乐,增加他们学习的负担和压力;更严重的是让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尝到了失败和不成功的负面情绪体验。这种“早期教育”不仅达不到父母们预想的效果,孩子还可能因为过多感受失败的沮丧,限制潜能的发挥,也易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在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等方面发展迟缓和压抑。

“求快”

成长是一个漫长而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如同小树苗有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一样,孩子也是慢慢长大的。小时侯,我们会笑话成语故事中那个为了求快而去“拔苗”的农夫的愚蠢。有一天自己有了孩子,也许也会像那个农夫一样因为盼望自己的“麦苗”快快长大,而去做拔苗的动作。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违反事物规律做事,会适得其反。 早教中父母出现的“求快”心理很多半是出于害怕孩子落后和成人的功利心理。在父母中,尤其是在城市父母中有一种强烈的教育攀比心理。别的孩子学什么自家的宝贝也要跟着学,并且孩子学习的快慢就是衡量孩子智商的标准。不同的孩子有他智能的强项和弱项,学习的时间和方式也各有不同。如果父母们一味地求快,认为早早让孩子学文字、算术,他今后的学习成绩一定会好,却不知这样的做法直接破坏了孩子的自然成长过程,可能引发孩子以后的极度厌学情绪。

“求全忧”

教育出一个“完美无缺”的孩子当然是父母们心目中的最高目标。可是,事情总有愿违的时候,在成长路上孩子难免失败和错误。当他们表现出这不好,那不好时,性急的父母会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悲哀,这种悲哀进而上升为用一种激进的方式让孩子“长记性”,样样做到最好。

其实,早教的主要目的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早教的内容基本上都是通过游戏来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秩序感,观察能力,协调能力,与他人协作能力,认知能力等等。游戏的方式通常也是很显浅的,不如听音乐或推木桶等,效果往往不能立竿见影,但是它所潜在的作用是无法量化的。

早教不是生产天才和神童万能法,养育聪明宝宝的关键还是要从孩子生长的自然规律出发,了解孩子的优势,让他发挥最大的潜能。父母们应该循序渐进,遵循孩子的生长发展规律,不要走进早教的误区。

共2页: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与“三种早教心理误区,需谨慎”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三种早教心理误区,需谨慎”还看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家长的那些行为会影响孩子
那些标准判定儿童心理是否健康
哪些表现体现出幼儿心理健康?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孩子手淫怎么办?
    1岁前的孩子也会有压力
    打造美丽宝宝的小窍门
    早教,10大误区须警惕
    德国父母热衷讲睡前故事
    不同血型宝宝的智力培养方略
    孩子多大可以学跳舞?
    十二星座宝宝梦想之“最”
    识别个别亲子园“伪早教”
    不被妈妈爱的孩子(图)
    六种育儿错误 毁孩子一生
    边走边读
    帮孩子给玩具安个新家
    学会让孩子爱你
    养育男孩和女孩有何差异?
    3岁前幼儿不宜学习“多种语言”
    父母11种行为让BB自信全无
    沙、水游戏--全方位启蒙乐
    父母要如何看待双语教育
    亲子:不要讲儿语或重叠语
    怎样同5—8个月的婴儿作游戏
    让玩具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婴儿都喜欢有眼睛的玩具
    不要吝啬给予宝宝的爱
    让宝宝爱上涂鸦的五大步骤
    如何为孩子选择音乐和歌曲
    自卑妈对孩子有三危害
    别给1岁宝宝买电动玩具
    孩子多认字不如多认人
    幼小衔接:教为先?养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