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如何正确应对孩子敏感期?-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爸爸妈妈如何正确应对孩子敏感期?

爸爸妈妈如何正确应对孩子敏感期?

2016-04-25

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很多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孤立无援,有很多事情都要靠自己才能够完成,所以就造成了很多时候会彷徨,会觉得自己缺少了非常多的安全感。大家要知道的是安全感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不仅仅是成年人在工作生活当中需要安全感,孩子也不例外,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更加需要强烈的安全感,如此一来才可以保证孩子真正的幸福,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充满开心和快乐。但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

处于敏感期的孩子,会发生非常多的让爸爸爸妈妈妈头疼的事情。为了孩子以后能健康的成长,爸爸妈妈需要关注孩子的敏感期,那么孩子会经历哪些敏感期呢?作为爸爸妈妈又要怎么样去面对这些事情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希望爸爸妈妈可以沉着应对。

一、孩子经历的敏感期

敏感期的孩子总是会做出非常多的古怪的事情,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要么令爸爸妈妈头疼,要么令爸爸妈妈尴尬。接下来我们看看孩子会经历的敏感期。

1、手部敏感期

爸爸妈妈会发现,孩子满一岁了以后,他们的小手就会出现一个敏感期。这个时候的宝宝喜欢啃自己的小手,除了这个很多孩子都会做的标志性的事情以外,孩子也会非常喜欢把手能够拿到的东西放到嘴巴里吃;孩子不但用手拿东西吃,还喜欢用手去捏东西,尤其喜欢去捏乳房。除了妈妈的乳房,孩子对于一些软软的东西都特别偏爱。他们在享受着这个捏的过程;接着孩子喜欢用手丢东西,然后享受着爸爸妈妈把东西捡起来给他们再次丢出去的欢乐。

2、感官敏感期

差不多在2岁到6岁左右,孩子就会慢慢过渡到了感官敏感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喜欢用眼睛注视世界,要是看到了好看的节目就会一直不换台;他们喜欢用嘴巴去探索世界,老师喜欢用嘴去咬各种东西,不管干净与否;他们喜欢用耳朵聆听世界,每次听见音乐时他们扭动身躯,当出现刺耳的声音时就会变得不开心。

3、语言敏感期

半岁到5岁的宝宝会出现语言敏感期。在这个阶段的时候宝宝会密切关注着爸爸妈妈的语言。有时候他们还会咿咿呀呀的学说话。

二、爸爸妈妈如何正确应对孩子的敏感期?

孩子出现敏感期,不用特别担心,不过爸爸妈妈要如何应对呢?

1、别发脾气

爸爸妈妈工作累,生活压力大,如果遇到了孩子的敏感期时,爸爸妈妈说了几句但孩子不改的时候就会特别烦躁。尤其是在孩子出现手部敏感期时,爸爸妈妈气不过就会骂孩子,会打孩子的手。事实上手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工具,要是爸爸妈妈特别凶地对待孩子的话,那么孩子或许会小心翼翼,变得内向。

2、正确引导

当孩子出现感官和语言敏感期时,爸爸妈妈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来教育孩子。要是孩子语言出现了错误,那么爸爸妈妈要在第一时间帮助孩子改正。在感官敏感期时尽量少让噪音干扰孩子,最好是让孩子多听音乐或多亲近大自然,减少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总之爸爸妈妈对待敏感期的孩子要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与“爸爸妈妈如何正确应对孩子敏感期?”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信你就试试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人不知道!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说还能增强免疫力呢
看过“爸爸妈妈如何正确应对孩子敏感期?”还看
宝宝不太合群父母需反思
“孩奴”越来越多源于攀比
上班族妈妈幸福育儿十项法则
一千个孩子,有一千种个性
五种情形父母要坚决说NO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谁决定了你的教养方式?
    中国娃抱大美国娃爬大
    专家断十大婆媳育儿家务事
    不要本末倒置,成人比成才重要
    扔摔玩具也是一种学习
    父母必看:教你解读孩子最初的语言
    家教体验:寒假是亲子关系“修复期”
    专家:春节育儿莫轻四个细节
    选购玩具需避开哪些陷阱?
    对宝宝谈钱 父母之“三不要”
    只为春节露两手 2岁宝宝“狂”背诗
    不要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
    王雅明:1岁前的早教机构怎么选
    宝宝犯错时,别让教育也犯错!
    孩子过早骑车易患“童车病”
    婴儿早教的四种常用方法
    两会代表犀利观点谈入园难
    聪明宝宝10大“特质”揭秘
    1个月大婴幼儿智力开发
    3岁前宝宝认人比认字更重要
    早产儿的智能发育追赶计划
    “望子成龙”,不能“拔苗助长”
    晚点上学,是给男孩的最好礼物
    学分享 让宝宝去分东西
    父母通病!和宝宝说话五大忌
    父母巧调教,早教不“烧钱”
    王雅明:早教班宝宝不配合老师
    父爱当“潮”!奶爸日记很流行
    教育孩子,教在前还是养在前?
    王雅明:怎么建立孩子的秩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