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处处是起跑线-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人生处处是起跑线

人生处处是起跑线

2015-12-22

其实,孩子的真正第一起跑线,更多的是家庭教育,家长的观念、态度、方法会对孩子产生最重要的影响。

应试教育催生外部性教育市场,早年的广告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与做家长望子成龙之普遍心态,二者一结合,竞争起跑线从高中、初中、小学逐级前移至幼教。

宁可勒紧裤带,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虽然是老生常谈学前教育,但是从中让我们看到了起跑线上输与赢的争拗。

别家的孩子去学了,我家的孩子不学就要吃亏。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有了这样的共识。但殊不知,我们时常从商家处听到孩子的钱最好赚这句话,与其说是赢在起跑线,不如说是输在金钱上:每个小时几百元的早教课,各种钢琴、跆拳道等兴趣培训班

输在起跑线上是所有家长最担心的事情,尤其是现在家庭独生子女居多,起跑线成了父母不能承受之重。的确,起跑线很重要,但什么是起跑线呢?人生的起跑线又是什么呢?

在笔者看来,其实人生的起跑线有很多种,生理上的、心理上的、智力上的对于孩子来说,在起跑线上,至少不应该仅仅指孩子的学习表现。它的真正含义,应该是从人生的起步阶段打基础,让孩子从一开始就为心理、智力、体力等的健康发展打基础。

因为,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人生本来就没有所谓的统一的起跑线,何况孩子的成长是动态的,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起跑线。以往也有许多的案例提醒我们:过早开放的花儿最容易枯萎,本不该承担过重压力的孩子们,现在却被家长不断膨胀的欲望压得直不起腰,他们最容易失去身上最宝贵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最终很可能会赢在起跑线上,而输在终点站。

然而,孩子们究竟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答案是:不会。教育专家王美婵在中国青年报撰文时认为,对于绵长的人类历史、不变的万古江河来说,一个人的生命只是小小的一瞬间。具体到一个人身上,人生是一场长距离的马拉松,而不是一闪而过的百米竞赛。百米赛跑,起跑的反应时间、前三十米加速的爆发力是最重要的,占得先机的人即使不能拿冠军,也一定会名列前茅。而对于跑马拉松来说,起跑却是一点也不重要的小环节,一开始冲在前头的可能掉队,一开始不冒头的可能后劲十足,超强的体能、坚强的意志、合理的战术才是关键。

其实,孩子的真正第一起跑线,更多是家庭教育,家长的观念、态度、方法,将对孩子产生最重要的影响。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给他们以人格上的示范,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和品质,从育人角度出发,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人生起点。更何况人生处处都是起跑线。

对孩子来说,学校的学习表现只是孩子人生众多起跑线的一条,因为人生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没有哪个伟大的科学家是一下子成长起来的。然而,教育确是终生的,尤其是现在的社会发展已经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增加的速度是空前的,孩子只有学会学习,才终身受用。这样一来,小学不是起跑线,中学不是起跑线,大学也不是起跑线,关键是孩子的心智成长到了自己知道要努力学习,自己已经学会学习,这才是孩子真正意义上的起跑线。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时候是培训机构的一种宣传语,不值得进行大肆的宣传和推广。今年年初,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一针见血指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而选择所谓好的初中,好的小学,乃至好的幼儿园,虽是一种可以理解的家长心理,但它并不符合科学的逻辑。

总之,人生不是短跑,而是要历经七八十年的长跑,因此,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尤其是在经济知识时代,我们更要活到老学到老,这样才不会给这个时代所抛弃。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与“人生处处是起跑线”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人生处处是起跑线”还看
惊呆!一家八口获得十一个博士学位
娘娘孙俪谈二胎养育经 等等小花个性大不同
孩子早教一定要知道木桶效应
这些中国式早教不合理 你做了多少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父母11种行为让宝宝自信全无
    如何消除宝宝的不安全感?
    教宝宝如何抵制住玩具的诱惑?
    宝宝认生是心理发育所致
    孩子受委屈先释放情绪
    培养孩子自信,从三点做起
    0-1岁的小宝宝也会闹情绪?
    父母期待太高孩子易逃避
    0到3岁是宝宝身心成长地基期
    如何早期发现儿童心理障碍
    父母言行误区会让BB变胆小
    宝宝认生,爸爸妈妈知多少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帮你找根源
    生活中五样东西让BB产生恐惧
    宝宝认生害怕陌生人的原因
    分年龄段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如何处理宝宝的认生情绪
    哪些事能让宝宝自己做主?
    暴力教育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如何改变孩子急躁任性好哭
    对付逆反期宝宝妈妈需斗智斗勇
    父母总是挑错会挫伤孩子
    警惕!2岁小孩吃手可能是心理问题
    儿童孤独症早发现早干预
    培养宝宝的坚强性格
    教你帮助宝宝战胜恐惧心理
    宝宝“吃手”不一定是坏事
    做开心宝宝 莫成“心理孤儿”
    你理解孩子的“快乐指数”吗
    孩子言行不一,家长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