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宝宝一生的三大邪恶早教-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毁掉宝宝一生的三大邪恶早教

毁掉宝宝一生的三大邪恶早教

2015-12-22

㈠听话

乖宝宝听话,做个好孩子是所有父母与老师的愿望,在中国传统教育上,听话成了一条鞭法,听话教育是中国教育的国粹。在小农经济时代,求得生活安稳,不惹是生非,乖乖地长大,乖乖地做一个老实人就可以了。在那个时代确实不需要自我意识,不需要创新意识,不需要民主意识,只需要绝对服从,只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孩子的直觉非常敏感,最能理解母亲的要求并作出相应的行为应答,听话是正面说法,反过来说就是丧失自我,从心理发育上其实就是在继承母亲的一切缺点,其结果是空虚、无聊、依赖。如果儿童既要适应母亲又要适应父亲的话,那么小孩就在无所适从的扭曲、矛盾中长大,这一切都隐藏得非常深,父母永远都不知道,直到孩子平庸、无能、出问题时,还奇怪孩子小时候很聪明的很听话的。

全国性的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调查发现,在被看作听话的孩子中,自述胆小的占34.3%,不爱提问的为38.8%,对创造发明不感兴趣的为27.5%。淘气是儿童的天性,能够坚持自己的看法,不人云亦云,是人格意识的基本表现。听话不是没有问题,也不仅仅是怕惩罚不敢提出反抗,而是因为儿童没有一点私心地爱他们的父母,百分百地尊重父母的权威,他们不想因为自己做了父母不喜欢的事而伤害父母,父母应该主动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不让孩子压抑自己,乖乖生出问题或自杀的比例远高于淘气的学生。所以我说,不存在好孩子坏孩子,只存在个性的孩子,如果毫无特色,那就等着平庸。

孩子不听话有其心理意义,无理取闹的发生毕竟少。

1、从心理成长上看,不听话是孩子独立性的需要,是自主意识发展的表现。3、4岁时是第一反抗期,在具体动作活动上我自己来。青春期是第二反抗期,要求全面的人格独立。

2、从心理健康上看,孩子在不愿意时,能把想法用情绪、用行动表达出来,这是维持自身心理平衡的需要,当他完全听话时并不表明他愿意,只是表明他开始进入压抑。

3、如果能犟嘴,那就更健康,表明他在作更高层次的探索,即我个人的心理强度到底有多大?外界的权威到底又是个什么东西?争辩是应付冲突的训练,抗旨是有目的的寻找自己能力的极限,许多人一辈子都接触不到自己的底,摸不到自己的边,他们是悬空的,他们一辈子与焦虑与恐惧打交道。

4、为什么孩子要听父母的号令,事事都要经父母的同意呢?在心理学上一个寻求赞许的人无异于在向他人表明你的看法比我自己的看法更加重要。长此以往,一个孩子会成为什么?一个外界控制型的机器人,一只等待号令的木偶而已!

㈡打骂

打骂和溺爱是听话教育的变种当孩子不听话时父母为维持权威实施打骂或者放弃权威我听你的。

经常受打骂、受喝斥的孩子,永远享受不到宁静的心境,他的神经系统永远是紧张的,他的激素系统总是在失衡状态,表现在外部就是孩子食欲不强,多梦易惊,不能集中注意力,易怒易躁,喜欢打骂人,可以说睡眠、进食、智力、情绪都处于极大的破坏、摧残状态,本该灿烂的内心体验变得黑暗一片。

三纲五常的传统赋予了父母可笑的奴仆式的权威,现在民主了,讲人性了,讲法律了,于是出台了儿童保护法,这是所有法律中最可笑的法律。法律讲的是尺度,不到极端能绳之以法吗?经年累月的打骂过程能绳之以法吗?他们剥夺了孩子自由表达的权利成长的权利,这能绳之以法吗?以成人的残酷去折磨一株柔弱的树苗,这样的父母有什么价值?

㈢溺爱

一棵树的种子落下来,长出一棵小苗,大树是不会说我不长了,我看着你长,或者说天汗水少,我不吸收营养了,让你多吸收一点吧。高等动物有了舔犊之情,但那也只是哺乳期内的本能,随后便割断亲子纽带,变成六畜不认父母。只有人类才有终生的亲情,才有高级的伦理,并因此产生了许多不可理喻的问题。

在生活中看到这样的现象,父母宠爱几个子女中的某一个,结果那一个却是最不孝的,对父母态度之恶劣令让人发指。我们该同情谁呢?我说活该,因为父母早年包办了一切,剥夺了子女自己行动的权利,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所以子女不尽孝道就无可厚非,这符合因果律。

溺爱是父母对孩子伤害最大的行为,它与打骂完全不同。打骂的孩子受压抑,其压抑的能量在不良环境中会畸形暴发出来,但在正常环境则可能只是影响人格,还有可能成为人生动力。而溺爱的孩子则不同了,当孩子的愿望实现得太容易时,他们就会认为是应该的,而且当他们长大后反而认为社会倒欠他们一笔债。当家长向孩子的无理取闹投降时,父母实质上是在教孩子把精力用来控制那些精心照顾他们的人。在四大基本愿望中除取悦人没有发展起来,其它都是畸形鼓胀,骄宠过度的孩子其自我意象就是唯我独尊,目空一切,为所欲为,不知道德为何物,如果社会将来不能满足他们的三大愿望(肯定不能!),他们将无所顾忌地成为家庭的恶魔、社会的渣子,其父母也是最罪恶的父母。

我在上海一医院的儿科实习时,亲眼见一女孩9岁(肾炎病),叫父母哭就哭,叫父母下跪就下跪。她跑到医生办公桌上乱扔东西,医生讲了一句,她打开墨水瓶泼得医生满脸满衣。脸可以洗净,那件白大衣却不能再洗白,它完全可以作为国旗悬挂起来号召国旗下的人们培养恶魔。

此三大恶教是中国特色教育的三个支点,不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离不开它。中国人老是牢骚,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获诺贝尔奖,这没有任何意义,还是关注一下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合格的父母、合格的老师吧! 摘自黄怀宁著《一生的保证》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与“毁掉宝宝一生的三大邪恶早教”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毁掉宝宝一生的三大邪恶早教”还看
早教到底该教什么?——小天才专家现场详解
开学前 赶走孩子“假期综合症”
严惩凶手 让惨剧不再重演
解读世界十大名门贵族教子十训
孩子老看电视怎么办?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7-8个月宝宝都有哪些心理特征?
    宝宝未爬先走有隐忧家长需注意
    父母怎样调教个性软弱的孩子?
    宝宝学爬行你需要知道的5个问题
    1-3岁宝宝的人际交往特征
    必知:7个习惯决定孩子命运
    夸奖是提升孩子自信的良言
    顺应婴幼儿从依恋到独立的规律
    发展儿童同情心
    孩子害怕时家长怎么做
    抓住儿童性教育的5个关键期
    家教过严孩子易患强迫症
    宝宝5大人际交往难题
    做好六件事 改善宝宝害羞
    家长应该让孩子“先爬后走”
    父母不要忽视宝宝的自我和自尊
    为胆小害羞的宝宝“壮胆”
    破解宝宝的8种难搞行为
    孩子有自卑心理怎么办?
    绝不能迁就宝宝的4种坏习惯
    常挨打的孩子易心理变异
    要孩子听话,请先处理好他的情绪
    如何让胆小的儿子变胆大?
    幼儿学乐器多大最合适?
    父母该怎样对待幼儿教育?
    母爱可改变婴儿的性格和心理
    3种行为危害儿童心理发育
    宝宝怕生妈妈该如何应对
    如何让宝宝学会“不认生”
    爱哭闹宝宝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