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关心让孩子不会动脑筋-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过度关心让孩子不会动脑筋

过度关心让孩子不会动脑筋

2015-12-22

现象:吃饭一直不肯上桌

某幼儿园的陈老师介绍,今年有一个叫贝贝的男孩子进入他们幼儿园近一个月,不和小朋友打招呼、做游戏。其他小朋友都做操的时候,他却一个人蹲在甬道上玩;同学们在教室里上课,高高兴兴地围成半圆,他却孤独地坐在角落里。吃饭的时候一直不肯上桌,都是老师一点一点地喂,自己从来不拿勺子。

贝贝的妈妈是一位全职母亲,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孩子身上,在生活上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一个眼神,妈妈就知道儿子想要什么,根本不用孩子说话。在智能开发上,这位家长也很下工夫,给孩子讲故事、读儿歌,教孩子背古诗,孩子比同龄人聪明很多但是由于长期在母亲的过度呵护下成长,贝贝不懂得如何与其他小朋友相处,也不愿意与小朋友相处,开始入园的一星期里,贝贝妈妈甚至要陪着儿子一起呆在幼儿园里。

交流中贝贝妈妈认为,学前几年是孩子成长非常重要的阶段,必须打好基础,让孩子领先一步,所以她想尽办法发展孩子的智力,让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开端。在习惯养成方面,贝贝妈妈认为,穿衣、吃饭、和其他小朋友做游戏这些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孩子长大后自然就会做了,所以还是应该抓紧时间,着重开发孩子的智力潜能。

观点:好习惯胜于苦读书

从事幼教工作的老师分析,贝贝妈妈的问题反映了很多家长在早期教育方面的误区。

首先,很多家长过多地注意到06岁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是行为习惯的培养其实也非常重要,交往能力、表达能力、自理能力等方面的欠缺,会造成孩子能力低下。长此下去,看似小事的不会自己吃饭、不参与小朋友的各种活动等,都会使孩子产生心理负担,觉得自己处处比别人差,不能融入同龄人中,渐渐失去自信心,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来。学前儿童教育中,能力培养比智力培养更应该得到重视,早期教育对孩子能力和习惯养成的培养开始得越早越好。而眼下不少家长过早、过多地要求孩子学习各种知识,这样并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其次,在孩子智力培养方面,家长们普遍认为开发智力要多背诵古诗、识字、学习英语、数数,这是典型的授之以鱼的做法,过分地强调知识灌输。有些家长把教育片面地理解为传授书本知识,他们不顾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硬性地给孩子规定学习任务,让婴幼儿像学生那样坐下来学习,剥夺了他们玩耍的时间,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很不利。

父母希望孩子听话服从,老师希望学生回答正确,孩子的思维就这样在不经意间受到越来越多限制:

有这样一个流传已久的笑话:在一所国际学校里,老师给各国学生出了一道题: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学生们都说不知道。

非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紧缺,美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其它国家,中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思考。

看完这个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我禁不住在想:是谁偷走了我们的孩子的思考能力?

越俎代庖使孩子失去了思考的机会

一位国际幼儿园的老师曾对我讲过这样一个事例:亲子活动时,孩子们在一起玩沙土。一个外国孩子用小铲子把沙子往漏斗里装,漏斗会漏,沙子总也装不满,他就用指头堵住漏口,等沙子装满就把漏斗挪到瓶子口边,再放开手,让沙子流进瓶子。由于沙子漏下的速度很快,从孩子拿开手指到漏斗对准瓶口,沙子剩不了多少。可这孩子丝毫不泄气,仍一点一点儿地装着。终于,他在一次次的反复中开窍了:他等到漏斗口对准了瓶子再倒沙子,很快瓶子装满了。孩子笑了,高兴地看着身后的妈妈。而他的妈妈正鼓掌为他庆贺。

另一位中国孩子的妈妈却是另一种做法:当孩子拿起漏斗,沙子从底部漏掉时,妈妈立刻蹲下来说:来,妈妈教你,把漏斗对准瓶口,再把沙子从这里灌下去。

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一句古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我们的为人父母者大都知道这个道理,但真正做到却不容易。过度关心使孩子丧失了思考的能力。

在南京一所小学,一个美国女孩和一个中国男孩同时患了重感冒。于是班主任老师通知了学生的家长。中国孩子的爸爸半个小时内从离校很远的单位打的赶来并很快带孩子去了医院。那个美国女孩的家长则在电话中问老师:孩子的腿有问题吗?当从老师口中得知腿没有问题时,他只说了句,腿没有问题就让她自己回来。

无独有偶,在另外一所学校,一个中国男生和一个韩国男生因一件小事发生口角,并发展为打架事件,那个韩国男生因个子小而吃了亏。事情闹到了校长室,校方对此非常重视,要求班主任把家长请到学校认真处理此事。中国学生的家长到校了解事情以后一个劲地向老师道歉,并把孩子带回家去写检查。而那个韩国家长只了解了一下事情的经过,便自己一个人离开了。第二天,打架的中国男孩交了一份非常深刻的检查,而韩国男孩早上六点半便跪在学校的大门口向全校师生谢罪。事后得知那个韩国男孩是自己做的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来处理他自己的事情。

我们的父母很少去思考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我们的孩子将失去什么。

标准答案限制了孩子的思维

审视我们的教育,在家庭方面,我们不但没有为孩子学会思考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甚至连日常生活中一点思考的机会也会被剥夺。许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服从,却不鼓励孩子独自做决定。在学校方面,学生为了应付升学考试,经常埋头题海,终始在寻找标准答案这把金钥匙。老师则希望学生按正确答案回答问题,不鼓励学生别出心裁。

久而久之,你问月亮像什么,答案总是小船或者圆盘;你问树上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树上还有几只,答案永远是一只也没有了;你提起龟兔赛跑,结论恒等于骄傲使人落后,我们的父母老师是不是也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谁偷走了孩子的思考能力?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与“过度关心让孩子不会动脑筋”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过度关心让孩子不会动脑筋”还看
不一定每个家长早教过程中都会陷入误区
把孩子交给早教机构 你就没有责任了吗
14个早教区域 家长注意到了吗
宝宝玩玩具 爸妈参与其中会更有乐趣!
困扰 宝宝到底应不应该上早教班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对幼儿启蒙教育的三个关键点
    孩子几岁入园最好?
    小游戏让宝宝练就好行为
    9种小游戏,宝宝越玩越聪明
    营养胎教比音乐胎教重要?
    孩子学篮球的最佳年龄 你真的知道吗?
    被嗯哼大王从《爸爸 去哪儿》宠到《妈妈是超人》的恐龙玩具大起底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10句话挫伤孩子积极性 父母不能说
    儿童3岁前脑发育影响一生,关键营养支持是基石
    育儿做好这10个“一分钟”,别让没有时间成为借口!
    早期教育不是早期知识传授
    如何正确引导早期儿童阅读教育
    “2018小小世界杯”—超萌兔幼儿足球联赛盛大开启 211支超萌战队震撼来袭
    六种音乐启蒙智力的方法
    早期教育,让孩子智力发育更全面!
    学演讲可以提升孩子的创造力
    父母常争吵,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音乐是宝宝大脑的开发师
    婴幼儿早期教育与感官发育
    帮孩子发展语言能力的亲子游戏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五种亲子游戏最适合居家玩
    别让3类坏图书摧残孩子心灵
    过早上幼儿园的5大危害
    胎教也有新花样
    劳动教育对宝宝成长的好处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婴幼儿早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