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别拿别人家孩子说话-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父母,别拿别人家孩子说话

父母,别拿别人家孩子说话

2015-12-18

《明史》中有一段关于大学士张居正成长经历的描写

张居正小时品学兼优,因此成为乡里同龄人的榜样。其中有一位小王爷,因不务正业常遭其母责骂:你看人家张白龟(张居正幼时名白龟),样样比你强,再看看你因此,小王爷记住了这个名字,且怀恨在心,等他长大了,便倚仗自己的权势将张居正的亲人加害致死,用以满足因童年的嫉妒而导致的报复心理。

想必小王爷的母亲抓破了脑袋也想不到,正是由于她的树立榜样和严格要求,才为儿子埋下了定时炸弹。

由此联想到时下一篇广为流传的微博:别人家的孩子,它的内容与五百年前那个王府里发生的事情一样:家长总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而无论好心的父母在说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时出于何种目的和动机,有一点是肯定的:孩子听到时,会感受到三种信息:

一、安全感丧失,因为父母更关注别人家的孩子。

二、自己的状态不被父母接受,成为别人才是好的。

三、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

这些信息叠加起来,就会形成生命能量的内耗。什么意思?就是一个孩子本来有机会按自己的特长发展,却因父母的要求而被迫朝另一个方向较劲。

比如有一个男孩子从小喜欢画画,连美术老师都说他有潜质,若用心引导必可成器。然而,固执的父母成天把爱因斯坦、牛顿和爱迪生等发明家挂在嘴边,要么就以邻居家的孩子作为榜样,什么看看人家考的,再看看你?,人家怎么就比你聪明,比你细心?或者是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那么懂事,那么用功,你怎么就那么没心没肺?

好的,孩子在这些榜样和否定面前一天天长大,令父母遗憾的是,他没有成为科学家或医生,也没有成为画家,而只是一个纠结、内耗和自卑的男人。

那么,按父母所要求的,拼命地成为别人(科学家或别人家的孩子),就会对不起那个真实的自己两个自我始终在冲突。最终,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别人的成功也无法复制。

其实,大多数人的童年都具备相同的经历,比如在说话的时候,孩子的说法往往得不到认可,而一定要搬出父母和老师,再大一点,搬出权威,什么引经据典,参考文献,就连招聘或择偶时,也以对方的口碑、标签和外人评价为主是的,我们很难相信自己的判断,具有自己的主见,因为早在童年,我们就必须遵从大人的指令:不能相信自己,别人的评价要比自我认知可靠得多。

本能的自我评价,早在童年阶段就被剥夺了。从而导致长大成人后,我们很难接受自己,包括自己的观点和兴趣,自己的情绪和目标,也很难有耐心去接纳别人的缺点,因为不接纳自己的人,也不可能真正接纳别人。

所谓人比人,气死人并非戏言,心理学认为:攀比心就是分别心,它会强化高低贵贱的失衡心理,这就是不安定因素的根源。

因此,健康的爱是提供孩子一种良性的评价机制:对自己,要扬长避短,对朋友,要取长补短。即要引导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力不从心时,请朋友协助。而不是放大别人的长处而轻视自己的长处。由此,孩子才能产生自信和自爱,也才能自尊和自立起来。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与“父母,别拿别人家孩子说话”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父母,别拿别人家孩子说话”还看
早教机三种错误打开方式
成功父母教育孩子三大原则
惊呆!一家八口获得十一个博士学位
娘娘孙俪谈二胎养育经 等等小花个性大不同
孩子早教一定要知道木桶效应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各有利弊:华人妈妈美式育儿体验
    坐月子食物禁忌
    坐月子的注意事项
    有意识打造宝宝的男子汉气概
    胎教小故事:偷白菜的长角羊
    哪种睡姿适合宝宝
    孕期贫血补血该注意事项
    产后运动知识
    春节假日中5大策略预防宝宝走失
    一个小女孩的“生气宣言”
    胎教小故事:猫和老鼠合伙
    日本妈妈这样教孩子自立
    妈妈陪睡过久 男孩易性早熟?
    适合孕妇听的音乐
    适合准妈妈看的书
    海外育儿:台湾教育家眼中的内地亲子教育
    宝宝“节后综合症”,调理有新招
    节日防儿童走失教育要重视
    培养孩子应挫力 切勿老是挑错
    胎教小故事:月亮姑姑来做伴
    怀孕早期的注意事项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七个好习惯
    如何让宝宝更聪明的胎教方法
    胎教小故事:傻小子学害怕
    孕期小知识
    美国怎样防止孩子遭遇性侵犯
    外国的孩子假期都做些什么?
    父母教训孩子越多,孩子就越逆反
    教育独二代 父母必看注意事项
    胎教要从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