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也需要“一个人”的空间-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孩子也需要“一个人”的空间

孩子也需要“一个人”的空间

2015-12-15

孩子也需要一个人的空间

毛毛,5岁,幼儿园中班,饱满的额头,乌黑的大眼睛,一看就很机灵的样子。可最近妈妈却有些担心毛毛,因为毛毛喜欢上了孤独,经常会一个人陷入若有所思的状态中,好几次妈妈看到他独自坐在地上不知道在摆弄什么,于是很关切地去问他,可毛毛却说没有干什么啊。

妈妈真是不明白,平时那么疼爱毛毛,难道毛毛有什么心事还不能告诉妈妈吗?而且毛毛这么小就要独处了,正常吗,不会是孤独症吧?

正常的独处

现在随着朋友式家庭的出现,大人从心底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然而很多父母却发现,孩子仍然有他们自己的小秘密,就像5岁的毛毛一样,大人再怎么关爱他们,他仍然保留了一块自留地,只供自己享受。不管大人怎么去套近乎,他都会很策略地与大人保持一点距离。

这样的独处其实非常正常,因为独处决不是大人的专利,小孩子也一样需要享受一个人的时空。而且,从情感发展而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情感会越来越丰富,孤独感就是孩子5岁左右表现比较突出的一种情感。

这与孤独症(也称为自闭症)是绝然不同的两回事。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长期发展障碍,通常在3岁前发病,主要有三点表现:

1、人际交往障碍:不愿与人交往,不能或者很难与人建立正常的社交人际关系;

2、语言障碍:无语言或只有很少语言,甚至只是鹦鹉学舌地仿说,言语发展严重滞后;

3、情绪与行为异常:对物品有怪异的兴趣和玩法(如长时间旋转某物),长时间重复某些动作,莫名其妙的表情(哭、笑、闹),对某些声音、画面、广告很敏感,不知道害怕和危险,肢体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可能发育不平衡。

而且孤独症常常伴随着认知与学习上的障碍,诸如:因为他们的世界多是由一个个的独立小节所组成,所以他们无法从生活经验中学习事物的相关性,或者说无法明白事物背后形成的原因及彼此的关系,不能明白生活经验背后的意思;常常过于专注事物的不重要部分而忽略了重要部分;专注力一般比较差,很难跟随训练者进行训练,经常会自顾自地玩或者看周围的东西;思考方式较简单,只能明白具体的概念,较难明白抽象的概念或比喻,亦较难综合不同的概念;在同一时间段内很难有组织及有次序地做不同的事情;较难将已掌握的概念运用到不同的情况中。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与“孩子也需要“一个人”的空间”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孩子也需要“一个人”的空间”还看
怎样正确与孩子沟通
懂得交流的孩子更快乐
专家建议:培养优秀孩子
爱孩子的正确做法
离婚——对孩子的可能影响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子宫里面的多胞胎世界(图)
    贵族式幼儿园里的拼爹斗富
    父母,别拿别人家孩子说话
    中土VS西洋 育儿观念对对碰
    现代教育讲究“穷养”宝宝
    适当“放养”孩子益处多
    别为宝宝的错误找理由
    不要让孩子替你完成理想
    透视早教中的“精英教育”
    细数家庭教育的5大误区
    儿童就是玩 没有别的事
    家长少跟孩子“斗心眼”
    断奶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警惕:毁掉孩子的七招
    影响孩子成长的10大误区
    80后父母重新热衷娃娃亲
    父母在亲子游戏中的6种错
    别对孩子说“妈妈生气啦”!
    趣谈各血型宝宝的十宗“最”
    传统vs域外:洋为中用的育儿观
    兴趣班4误区,你犯了几个?
    家庭中“红脸白脸”的弊端
    说反话吓唬孩子有讲究
    要让孩子学会输得起
    父母对孩子的自恋性伤害
    成为天才的13种“思维工具”
    有趣的各星座BB挨批评反应
    感统训练的作用及误区
    孩子最难以接受的10种教育态度
    父母造成孩子成绩差的8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