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里宠子莫搞“黄金周”-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假日里宠子莫搞“黄金周”

假日里宠子莫搞“黄金周”

2015-12-15

黄金周如约而至了,很多平时没空好好照管孩子的父母大概已经开始准备黄金周的日程,预备在这几天宝贵的时间里好好陪陪孩子。但是专家提醒家长们:对孩子的爱,不能在黄金周表现得过泛滥。

现象:趁假日泛滥施爱孩子逢假日就诸多要求

家住番禺的小洁、阿伟两口子都是白领一族,平时的工作特别忙,家里老人也不方便照管孩子,没办法只有把5岁的康康送去全托幼儿园,周一至周五康康都在幼儿园度过,开始时康康非常反抗,大哭大闹,甚至以拒绝吃幼儿园饭的方式表示抗议。但康康最终还是渐渐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只是全托了之后,现在的康康只要周末一回家就变得特别任性、特别敏感,似乎在变本加厉地索要父母的爱。

小洁和阿伟当然也是尽量去满足康康,因为自己心里也自责:陪伴孩子的时间真的太少了。今年的十一黄金周还没开始,康康已经主动向全班小朋友宣布,父母要带他去香港迪斯尼玩了,虽然父母其实并没有这个打算。回家后听说父母不能满足自己玩的愿望,康康又开始在家闹绝食了,搞得小洁不知如何是好。

父母在节假日才集中补偿爱

陈强夫妇也是因为工作忙,平时就把六个月的谦谦托付给爷爷奶奶照管,开始了假日父母的生涯。不过这样的日子过了几个月之后,陈强夫妇开始感觉到了谦谦的变化。谦谦的妈妈苦恼地说:以前下班回家时,他会对我笑,出门时也会依依不舍地哭。可是搬开了住以后,一个星期只能见两天,他看见妈妈不笑了,只管继续玩。看到谦谦黏爷爷奶奶却不黏我,感觉真的很难受。

陈强对此也表示认同:我在谦谦的眼中好像一个陌生人,见面时他总要观察我一段时间,让我感到失落。我一抱他,他就哭起来,其他人抱却不哭了,让我疑惑究竟是我抱的手势不好,还是因为他不要我了?现在,陈强夫妇已经把谦谦抱回了家,准备在黄金周进行父爱母爱的大攻势。

分析:易造成情感互动失衡

香港资深家庭治疗师文卢丽萍认为,孩子与家长只有在节假日才见面,并且让这种彼此的情感集中、强烈地爆发,这种方式会产生很多问题。

假日父母有失职之处

父母和孩子之间是这样一种关系:一方面,父母付出对子女的爱,对孩子进行教育,同时享受到天伦之乐;另一方面,孩子在父母的教育中得到成长,同时在爱的沐浴中懂得爱的付出。而假日父母则首先在付出方面失了职,平时大部分时间让最需要父母之爱的幼儿到全托幼儿园或老人那里,不但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会有持续观察上的失职,在情感的付出方面也会让孩子觉得有所欠缺。在这种情况下,子女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必然是,一方面成长所需的教育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孩子也因此会产生对父母的误解,从而出现在相聚的时候变本加厉地索要的情况。

孩子身心难以适从

在平时的时间,孩子最多的时候是被送去全托或老人家里,因此必然要适应经常所处的环境,生活已经建立了秩序,感觉自如,但一到周末或假期回到父母家,反而觉得受到干扰,未必乐在其中。

另一方面,孩子在幼小的时候最容易对亲近的、身边的人产生依赖心理,谁照顾小孩,小孩就会亲近谁,从而对父母欠缺感情,反而把照顾者当成父母。但如果这时候父母也要尝试跟孩子建立亲密关系,就会让孩子产生效忠上的矛盾,感到无所适从。

做父母难,做在职父母更难。很多在职父母会把孩子送去全托或交给亲人照顾,到了周末才接回家中留宿一宵。心理学家和家庭治疗师均极力反对这种照顾孩子的模式,认为会对亲子关系和子女的个性塑造构成损害。

集中补偿难以管教

多日不见,到见面时,父母会产生补偿心理,希望用享乐来满足孩子。但当日后要管教时,形象会产生极大差别,小孩难以适应。而且因为平时长期没有进行教育,相聚时父母也会把子女当成是施行管教、矫正错误行为的对象。但是,管教必须以感情作为基础,否则,小孩难以感受父母是因爱而施教,只会觉得大人是无情的监视者,造成管教困难。

此外,很多家长会等到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再接孩子回家,但亲子之间缺少了五六年时间的相处,父母对孩子的生活习惯、成长快慢、喜好等各方面都不太了解,就会出现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或过低的情。

假日里该如何待孩子

十一长假虽然是假日父母和孩子难得的团聚时间,但专家提醒假日父母注意三多三少:

多观察 少呵斥 平时和孩子相处时间少,很多家长会逮住放假的机会,希望给孩子更多的教育,看到孩子有些做得不对的地方,就容易简单呵斥,让孩子觉得还不如不和父母在一起。而事实上,孩子的诸多行为都是有原因的,父母不要看到后就简单指责,要尽量多观察孩子,到底是有了哪些变化。

多交流 少娇惯 假日父母觉得,平时对孩子疏于关心,在相聚的时候就要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但这样的方式往往适得其反。平时对孩子越少关心,孩子就越觉得要更多的索取;尽量去满足孩子的愿望,就会让孩子变本加厉,养成任性的性格,这样就导致了恶性循环。相反,应该尽量想办法用孩子喜欢的各种方式进行沟通,让孩子从内心深处理解家长的难处。

多精神 少物质 假期带孩子干什么好呢?吃大餐?逛公园?这些对于大人来说尚且难以抗拒的享受,对孩子就更是个诱惑了。不过专家认为,与其在假日里给孩子恶补物质大餐,不如让孩子获得更多精神世界的收获。比如带孩子去博物馆参观、看一场有意义的电影、聆听一次音乐会、看一次画展等等,更有利于陶冶孩子健康的情操。

不过,紧张的现代生活确实让年轻的父母们有时不得不顾此失彼,专家提醒家长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亡羊补牢:

与孩子建立稳定的情感依附关系 年轻的父母应重新制订生活的优先次序,降低工作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对孩子有所承担。很多人认为婴幼儿还没懂事,其实能够在0之3岁建立稳定的依附关系非常重要,这是形成性格及情绪的重要基础。依附关系稳定,有助于建立社交关系。孩子感到被爱、有安全感,才能建立自信、懂得与人相处。

让孩子有一个情感的寄托物 可以买一个小公仔放在孩子那里,让看管孩子的人告诉孩子,如果想妈妈了,可以去找小公仔说说话;可以录盘有爸妈声音的磁带,或者录些歌曲给孩子听;还要每天给孩子打电话沟通。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与“假日里宠子莫搞“黄金周””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假日里宠子莫搞“黄金周””还看
十二个早教误区 宝妈知多少?
科学早教具体步骤一览
婴儿到底能不能听到声音?
孩子生长痛相关注意事项一览
宝宝也看脸?新生儿育养常盘点识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哪些错误是儿童用药最容易犯?
    内向孩子的打开方式是理解
    锻炼孩子左右脑的益智游戏
    千万不要这样逗宝宝开心
    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五大要点
    生活中能提高孩子逻辑智能的那些细节
    爸爸妈妈如何正确应对孩子敏感期?
    宝宝的启蒙教育
    让孩子爱上运动的方法
    给宝宝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宝宝游泳知识大全
    宝宝为什么哭?6大原因解析
    儿童换牙期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促进宝宝肢体运动的方法
    宝宝哭声语言表达了什么,你知道吗?
    细数那些不靠谱的教育孩子方式
    训练婴幼儿记忆力的注意事项
    激发孩子想象力8大妙招
    孩子的正常爱好和兴趣该如何培养
    如何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
    孩子自主思维的正确引导方法
    有助于宝宝智力开发的10种小玩具
    隔代教育的双赢之法?
    让宝宝越变越聪明的8大方法
    宝宝右脑开发的方法
    宝宝记忆力提升有妙招
    智力开发最佳时间是婴儿时期
    5个方法提高幼儿记忆力
    如何使孩子坚持去学艺术?
    家长对小儿咳嗽认知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