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人生的家庭原动力-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美好人生的家庭原动力

美好人生的家庭原动力

2015-12-15

美好人生的家庭原动力

刘丹教授在《父母必读》创刊30周年庆典暨二十一世纪儿童发展论坛的演讲

专家介绍:刘丹教授 《父母必读》杂志心理师妈妈手记的专栏作者,她就是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

刘丹:首先恭贺《父母必读》创刊三十周年,很高兴来到这样一个盛会。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是美好人生的家庭原动力这样一个话题。

下面内容里面我谈到四点,一个是关于美好人生的定义,一个是未来社会特点,一个是孩子重点发展的能力,以及家庭能提供的动力。 这两天高考发榜了,成绩出来了,也有一个调查很有意思。统计77年到08年三十二年间一千余位高考状元,为他们后来所谓成就有一个追踪。但是发现这一千余位状元里面没有太顶尖的人才,低于我们对他们的预期,不是说他们不够好。

除了高考之外,我们另外对于人生的成功会有一个衡量,是不是事业成功就觉得这个人过得非常的美好,在前几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我们听到很多的亿万富翁自杀的消息,当然这些年来根据很多的新闻报道,我们也知道很多成功人士或抑郁,或有一些轻生的念头和行为,也有一些这样的现象,并不是说自杀代表全部,而是跟我们内心中对他的期待有很大出入,很多人说他们那么成功,为什么他们还不想活,这是我们怎么样看待一个人过的人生美好不美好,我想在座的各位,我们并不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我们希望他成功,并且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没有那么多的抑郁甚至是自杀这样的悲剧性的结果。

所以这里面想探讨一个新的概念,通常我们希望孩子追求成功,可是真正父母从内心是希望孩子有一个美好的人生的,真的在最新的国际心理学的研究当中,也有了一个新的趋势。这个新的趋势就是以前重点研究人类怎么样能够更成功,所谓发展智商,发展情商,一点一点研究这样的一些心理的素质,可是现在有一个新的提法,well-being,这个提法有不同的翻译,它的英文原文是一个良好的存在状态。

这个有很多人讲健康、美好、完好,我觉得用诗意一点翻译应该是美好人生,这是我们所有家长也是我们办这个刊物的良好的愿望,希望我们后代能够有美好的人生。

美好人生这个概念提出以后,它的一个指向并不仅仅单独是指一个所谓的事业的成功,或者智力的发展。它有以下这些方面,共同的良好存在构成了美好人生。包括社会、生理、精神、情感、智力、环境、职业。职业上的良好状态,也不是说职业上的崇高的卓越的成就,这个美好人生强调是一种好的状态,跟通常讲的卓越和成功会有一些不同。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与“美好人生的家庭原动力”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美好人生的家庭原动力”还看
这些中国式早教不合理 你做了多少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除了分数 我们应让孩子拥有什么?
家教五大误区干扰孩子成才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父母必知:亲子交流禁语
    提高孩子学习效率的5技巧
    过度挖掘可能把孩子教傻
    "冷暴力"家庭容易生弱智儿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六件礼物
    不要在孩子面前争论4件事
    教育孩子避免6种错误态度
    夸奖宝宝绝对避免的三误区
    家长应成为早教中的主导
    从出生开始 养育快乐宝宝
    有心父母留给孩子五大投资
    孩子胆小,错在父母
    最困扰父母的10大早教难题
    如何改变宝宝的胆怯心理
    宝宝学做人永远比成才重要
    小心!这些话很伤害你宝宝
    让你的孩子学会自己花钱!
    别让竞争教育伤害孩子
    怎么样帮宝宝克服夜间惊恐
    外国趣味早教大盘点
    从日本地震看日本防震教育
    不要让孩子成为“两面派”
    春节拜年这样教BB不失礼!
    学会说"反话",孩子很听话
    "拯救男孩"更要拯救教育
    称赞就是"青霉素" 忌滥用
    警惕5大"育儿真理"伤宝宝
    爸爸怎样做孩子最好的玩伴
    孩子犯错,家长怎么应对?
    好家长的“十大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