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应避开的两大误区-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家庭教育应避开的两大误区

家庭教育应避开的两大误区

2015-12-15

误区一:

教孩子学乖

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教孩子学乖。评价孩子时,动不动就说你真乖或者你不乖,将乖当成了教育标杆,具体就是听话,按老师和家长要求做事。

现在的学校评选三好学生,十之七八是女孩,在所谓的优秀生里,永远没有调皮孩子的身影,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比起男孩子的好动,女孩子更容易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不吵不闹、不惹是非,完全符合我们这个社会认可的乖孩子标准。

殊不知,在塑造这样一批批好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也剥夺了孩子建立自信和良好自我形象的独立空间,甚至无形中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这是一种片面强调孩子社会性的教育理念。

好学生固然值得肯定,但专家认为,那些不听话的调皮孩子也有可取之处。比如那些上课爱做小动作的学生,虽然常会被老师教训,但每次挨批后,都能立刻抖擞精神继续调皮。所以说,他们的抗击打能力比起那些好学生要好得多,而自我调节也是一种能力,能使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今后的人生,这对他们日后步入社会是大有益处的。

专家认为:不听话并非绝对坏事情。其实,孩子有时不按父母的要求去做,不听从父母的指令,这正是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何况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每天都可以吸收到许多信息,对人对事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过早地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是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而且容易扼杀儿童的天性,使孩子从小失去最珍贵的创造性人格,这会给父母留下难以弥补的悔恨。

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海查曾做过如下的实验:他对2至5岁时有强烈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与没有这种倾向的100名儿童追踪观察到青年期。结果发现前者有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作出决定的能力。而后者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承担责任。这一研究说明,反抗行为强的孩子,长大易有坚强的独立意志,而这一点正是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与“家庭教育应避开的两大误区”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家庭教育应避开的两大误区”还看
解读BB兴趣启蒙3个关键词
别让物质刺激扼杀孩子竞争意识
诵读有助于丰富幼儿书面语言
电视常开损害儿童语言能力
不要让竞争教育伤害孩子的快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你敢让孩子"在家上学"吗?
    "慢养"BB有机会自我成长
    孩子被"欺负"之后怎么办?
    让“小霸王”学会分享
    测试:你是个合格爸爸吗?
    如何教孩子给予和分享
    宝宝爱打人应该怎么教育?
    王菲:父母为什么需要学习?
    信任宝宝才能有效沟通
    孩子太好胜 家长怎么办?
    感恩教育勿忘亲子平等相处
    "超嫩模"年收入上万的背后
    让孩子面对一致的态度
    单亲家庭的5大早教策略
    爱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父母4种坏行为最影响BB
    “妈妈小时候还不会呢!”
    父亲在家庭中对孩子的影响
    负向告诫使孩子总跟你作对
    宝宝成了父母床上"第三者"
    孩子学习能力发展的顺序
    误用奖赏教育惯坏孩子
    懂爱才能给孩子真正的爱
    培养自信宝宝的28大法宝
    过度教育三大表现,你有吗?
    教你笼络宝宝的六大计策
    五误区让宝宝"爱放弃"
    五种亲子游戏拉进宝宝距离
    合作意识能“玩”出来
    外国爸爸的哄儿五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