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宝宝的情绪-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专家:解读宝宝的情绪

专家:解读宝宝的情绪

2015-12-14

目前,越来越多的孩子暴露出情绪方面的问题,他们爱生气,易消沉、孤僻。与孩子长时间的接触使得教师有机会发现并处理孩子的苦恼,引导孩子控制冲动,安慰自己。这些对压力的正确反应和恢复正常情绪状态的能力,对孩子的交往及学习很有帮助。

专家简介:赵红梅--北京大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会员,现任北大幼教特教资源中心副主任。进行中德两国17-18个月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跨文化研究以及3个月到3岁儿童的追踪研究。参与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重点项目基金申请及其他合作项目基金申请,负责儿童同伴交往专题部分,参与香港青协课题研究,负责考察大陆香港两地青少年同伴交往状况'进行中美两国1岁到1岁半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两次对加拿大华人收养的中国儿童进行调研并撰写报告。参与翻译《发展心理学》、《女性心理学》、《青少年同伴交往》。

主持人: 今天的主题是解读宝贝的情绪,大家有这方面的问题可以提问哦。专家会两点钟开始顺序回答大家的问题。

网友jiayangbaobao828 :我的宝宝两岁2个月了'男孩.在他8个月左右的时候'我和他的爸爸当着他的面有过一次激烈的争吵.现在这个孩子胆子特别小'一点稍微大的声响'他都怕的不行'比如放鞭炮.有人大声说话或着大声笑时他都表现的非常怕'马上就吓的掉眼泪.紧紧的抱着我.我想请问专家'孩子现在这个样子'会不会是被我们吓的'我怎么做才能让他胆子大一点?

赵红梅: 家长的过激行为确实有可能吓到宝宝,甚至造成心理上的伤害,以后要尽量避免,鉴于宝宝目前的状况,当宝宝再次表现出害怕的时候,要适当安抚,让宝宝亲自去验证事实并没有那么可怕,下次再经历时,要跟孩子重复已有经验,让孩子逐渐适应新问题。

网友jiayangbaobao828 :我的宝宝两岁2个月了'男孩.现在只要家人一不顺着他的意'比如他说要看天线宝宝'我说吃完饭再看'他马上就往地一坐'甚至在地上打滚.我们采取了冷处理'但是不见效果.如果大声说他'他马上就会伤心的哭'不哄他'他就会一直哭'哭的大人孩子都很烦.哄好了的时候我也会慢慢的说他' 告诉他乖宝宝要听妈妈话'不坐在地上.发展到后来他一坐在地上我就问他宝宝乖不乖呀'他自己就说乖'然后马上就会起来.但是下次要是还是不如意'照样坐到地上'我一问他'他就马上起来'如此循环.请问专家我怎样才能让他彻底的改掉这个坏毛病呀?特殊说明一下'宝宝爷爷非常惯他'在他爷爷面前怎么说他他都不会听的'以至于后来我管他时不得不背着爷管他.

赵红梅: 选择冷处理还是正确的。但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可以不用每次都用语言问他,可以改成做个小手势,轻轻的做几下摆手的姿势,或者是轻轻的摇摇头向他示意,让孩子就能明白自己这个时候的请求是无效的,逐渐让孩子形成自我控制。

网友jiayangbaobao828 :我的宝宝两岁2个月了'男孩.每天晚上睡觉时都要摸MM'不让摸就大哭'很委屈的哭'像被抛弃了一样.耐心的跟他说'宝宝长大了不能摸了'再摸别人会羞羞的.可是跟本不管用'他会一边摸一边自己说羞羞'曾经试过让他分床睡'但是他从小跟我们睡一起'分床睡他特别反抗.让他跟妈妈以外的人睡'看不见妈妈的情况下也能睡着'但睡到半夜时摸不到我就大哭'直到哭到我抱他为止.请问专家有什么有效的办法让他不再摸了吗?

赵红梅: 这个问题不能刻意的强迫孩子在短期内改掉,可以先缩短时间,比如可以只让孩子睡前和半夜醒来时摸,尽量哼唱一些安抚孩子的小曲子,同时来安抚宝宝。让宝宝逐渐减少对妈妈身体的依恋。当孩子适应了这种情况后,可以选取他喜欢的一些毛绒玩具来代替妈妈,让孩子在其它物品中找到安全感.白天要增大孩子的活动量.这样才能保证夜晚睡得安稳.

网友mathy2000cm :你好,我儿子4个月大,现在喜欢吃自己的手指,不给吃就哭,饿了也吃手指,除非很饿了才会哭着要吃奶,有时半夜饿了也是吃手指,不哭。这样有问题吗?还有,以前是醒了就哼哼叽叽的,没有人理就大哭,现在不了,醒了自己玩自己的手,除非是太久没有人才哭,我怕他这样下去会自闭,会吗?

赵红梅: 孩子吃自己的手指是他在探索世界,是在进行自我认识,也就是认识自己的过程,为了避免孩子过多的吃手指,会把手指咬破,可以有两个小尝试:一是用安抚奶嘴给他放到嘴里,二是把一些能套在手上的玩具给宝宝,让宝宝吸吮玩具。总的原则就是既满足宝宝吮吸的需求,又尽量保证他不把伤了自己的手指。

赵红梅: 自闭症很多时候是一种先天性的疾病,还没有数据表明成人的忽视会直接导致这种精神疾病。但对于半岁以内的孩子家长要经常跟他互动,比如说说话,一起看些小布书,为他洗澡,唱歌,这样会特别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交流能力。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与“专家:解读宝宝的情绪”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专家:解读宝宝的情绪”还看
宝宝睡眠的真相
哪种睡姿适合宝宝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七个好习惯
家长怎样帮孩子摆脱“亚学习状态”
父母教训孩子越多,孩子就越逆反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童谣:我保你
    1-2岁宝宝的身心发展与智力开发
    怎样培养宝宝快乐的性格
    如何让孩子更喜欢你?
    给宝宝买玩具的4要点
    让音乐来“充满”孩子的生活
    让BB用自己的眼睛感受色彩
    什么玩具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玩出宝宝的好视觉
    幼儿不宜学简笔画
    如何建立与新生儿的心理依附
    另类涂鸦造就创意宝宝
    玩具不同消毒方法不同
    舞蹈让女孩受益终生
    孩子"没大没小"的原因
    扼杀宝宝创新思维的14种言行
    从小培养孩子艺术感的6个动作
    童谣:猫儿煮饭笑死我
    以平常心看待孩子自虐行为
    你的孩子可以学钢琴吗?
    童谣:呵痒
    小魔术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不可强迫孩子过早学走路学乐器
    培养宝宝健全人格从十方面做起
    开发宝宝多元智能之语言智能
    童谣:二月二小儿戏具谣
    宝宝不会说,却听得懂
    看看玩具的利与弊
    3个月孩子可以做的游戏
    帮助宝宝在白天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