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早期感官训练的学习三阶段-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蒙氏早期感官训练的学习三阶段

蒙氏早期感官训练的学习三阶段

2015-12-14

学习分三个阶段的目的,是要帮助幼儿对教具有更好的认识,可以让你了解幼儿能把握多少吸收多少,才能落实你的训练。

这三个阶段的学习方法,必须用于所有的每一个教具的介绍,也可以用于识字教育上。当你要开始示范任何一种教具,须指示幼儿用不同物体加以比较,才能得到正确的认知。例如:大-小、大-较大-最大、大-稍大-较大-很大-最大;小-较小-最小小-稍小-较小-很小-最小;至于长-短、轻-重、粗-细、硬-软等等,也是逐次渐进的做精确的认识。凡物体的感性层次,都要让孩子从五官的接触,到心智的刺激,逐次地、确实地得到深刻的印象。

这样“做”是让孩子聪明、精灵的基本方法。父母亲要有计划地去做,有耐性有恒心地去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更应知道,年龄越小的孩子越不容易集中心智,所以也就越要讲求方法,才会收到效果。但,千万不要操之过急,让孩子有厌烦的感觉。以上所说,是感官教育,由物体性质的直接认知到“量”和“比较观察”的间接培养,是要从一岁到四岁都要下功夫的。

至于感官认知,学习三阶段的次序和具体做法,是按以下的次序进行:

第一阶段:本体的认识──其目的是在建立实物和名称之间的关系(先由物体──名称)譬如家中用的由小到大,可以装在一起成套的糖果盒,就是很好的教材,父母亲用双手拿起整个盒子向幼儿说:“这是红圆形的糖果盒。”反复地说到你觉得你的孩子了解了“物体”和“名称”之间的联合为止。

第二阶段:对照物的认识(由名称到实物)。母亲要确知前一阶段的效果如何,就对幼儿说:“请把那个红色糖果盒拿给我。”一面以期待的眼神盼望幼儿正确地拿给你为止(当然你必有两个以上不同颜色的盒子)。

第三阶段:类似物间的辨别(事务的确认和辨异)──当幼儿已经了解红色糖果盒和记住了这个名称之后,就指各种类似物问幼儿说:“这叫什么?”他应该答出正确的名称“这叫×××”。假若答不出了,再帮助他反复说到会了为止(这样也同时训练了语言发展)。以上这些原则或过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第一要站在幼儿的立场来看,却是极为新鲜但颇困难,因为小头脑中对于红色盒子、糖果,都不一定有深刻的印象。所以父母要有百分的耐心,十分的用心来做这件事才行。 此外,在你计划安排你“亲职教务”的时候,必须注意你孩子的年龄,和他心智发展的程度,应该依期年龄层次的感官发展的敏感状况,和孩子的实际情况,而适慎地思考策划,千万别着急!同时也要记住,现行的每一步骤,都关系到下一个步骤的进行;所以必须按照进展程度的模式去进行。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与“蒙氏早期感官训练的学习三阶段”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蒙氏早期感官训练的学习三阶段”还看
解读BB兴趣启蒙3个关键词
别让物质刺激扼杀孩子竞争意识
诵读有助于丰富幼儿书面语言
电视常开损害儿童语言能力
不要让竞争教育伤害孩子的快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管教孩子要有底限原则
    美国孩子为啥"伤不起"?
    孩子上托班家长注意啥?
    你尊重BB创造的童话世界吗
    怎样打消孩子的“虚荣心”
    培养女孩乐观心态的四秘诀
    孩子养成坏习惯的三大罪魁
    3成父母与BB相处不足1小时
    梦想不是一份不及格的答卷
    一位美国人眼中的中国教育
    0-4岁宝宝成长20个里程碑
    把握宝宝早教的4个关键期
    父母谁对孩子影响更大?
    溺爱,让孩子挥刀自杀
    宝宝“偷钱”爸爸怎么办?
    5个细节让宝宝感受到你的爱
    春节育儿莫轻四个细节
    如何培养孩子的灵巧性
    方言妈如何教宝宝说普通话
    孩子怎么吃亏才是“福”
    九个参考项了解孩子个性
    嘴硬的犟孩子该如何教育
    孩子早期教育的黄金时段
    孩子好性格从小咋培养
    宝宝到底都怕些什么?
    关爱来自“外星球”的孩子
    在宝宝面前6种牢骚发不得
    老人带孩子到底哪儿不好?
    好孩子养育的四个新标准
    娃模仿小燕子上吊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