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幼儿园小学化 给孩子正常童年-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反思幼儿园小学化 给孩子正常童年

反思幼儿园小学化 给孩子正常童年

2015-03-24

幼儿园小学化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认字、拼音、算数、英语......幼儿园俨然成了小学预科班。这种现象屡禁不止,背后根源其实在于家长的需求。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成龙成凤,总是担心自己孩子落后了,于是这种竞争越来越提前,家长将在幼儿园学到了多少知识作为评价幼教的标准。有需求就会有市场,由此衍生出幼儿园以能教会孩子多少知识为市场竞争的法宝,于是造成了屡禁不止的局面。可是幼儿园小学化对孩子究竟好不好?提前被几个单词孩子小学就一定优秀?过早的知识灌输是教育的真谛?幼儿园究竟该让孩子学会什么?

孩子过早学习知识的危害

1.造成孩子厌学

孩子在幼儿园就应付大量的任务,诸如写字、算术、抄写等,没有太多时间玩游戏,这些经历只能使孩子提前厌学。

2.挫伤孩子自尊心

如果在幼儿阶段过多地学习了小学知识,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会使这些儿童养成不爱动脑、不爱思考、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提前学习只能使孩子一时领先,让孩子在学习上体会到的是一种由高峰渐渐滑向低谷的感觉,这样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3.影响孩子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已引起政府高度关注。教育规划纲要强调,“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4.打消孩子积极性

孩子在幼儿园学习加减乘除可能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但是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只需要几个月。过早让孩子学习知识,违背孩子成长规律,难度过大,长此以往,会打消孩子积极性。

5.让孩子失去幸福感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游戏,思考和认知世界。如果在幼儿园阶段过早接受小学的知识,会挫伤积极性,以及自尊心,而且家长之间的攀比心也会给孩子造成影响,降低幸福感。

幼儿园孩子应该学什么

根据心理学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的划分,幼儿期(3-6、7岁),孩子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品质特征是目标品质。

1.游戏为主

幼儿园的孩子主要处在幼儿期,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通过游戏,主导着幼儿的认真和社会性发展,是教育幼儿的最佳途径。此阶段主要是象征性游戏,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a.以主题游戏为主;

b.运用与现实物相仿的代替物;

c.通过想象建构虚假游戏情景;

d.游戏中富有创造性;

e.游戏的动机重在活动过程。

2.自理能力培养

孩子进入幼儿园首先学习的是自理,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自己穿鞋、自己收自己的东西等。不要觉得3岁小朋友太小,要相信小朋友,鼓励他们,他们就能慢慢做到。好习惯是从一开始培养的。在培养小朋友的自理能力过程中,增加了小朋友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3.社交能力培养

现在很多家庭是独生子女,平时孩子的社交环境以父母和爷爷奶奶为主,很少有和同龄人家接触交往的机会。在幼儿园要教育小朋友学会互相帮助、感恩和分享。

4.道德品格培养

幼儿园接受到的教育很多会扎根心底,在道德品质方面要形成正确的引导。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与“反思幼儿园小学化 给孩子正常童年”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反思幼儿园小学化 给孩子正常童年”还看
学前教育至关重要
不知道怎么选择幼儿园?来看看幼儿教育的真谛
孩子放学,早接还是晚接?会影响孩子的性格!
父母的陪伴有利于宝宝发育
幼小衔接:家长可以通过游戏进行教育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父母十种态度 让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为0-3岁孩子所做的教育、健康投入 效果最佳
    乐活·视野:将环保种在孩子心中
    爸爸育儿有妙招,6招hold住小宝宝
    海外育儿: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
    超级妈妈新标准:十八得了
    小天才:让宝宝变强大的秘密法宝
    父母须注意:3岁宝宝教育是个槛!
    正强化教育让孩子更受欢迎
    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为何会因子女教育辞职
    0-3岁是大脑发育关键期 家长能做些什么?
    日本另类开发右脑 育儿新方法
    专家传授正确教育孩子新方法
    家庭不正确教育“好心办坏事”
    探索·解读:让孩子用新鲜的眼光看世界
    陪孩子成长:如何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无名英雄——特殊需求孩子的家长
    “我从哪里来”——各国性教育读本尺度大PK
    家有特殊儿童 爸妈如何应对挑战?
    哈佛访学一年,让我懂得如何做父母
    如何跟你的孩子们更好的互动?
    什么是爱?美国妈妈不解中国式“啃老”
    乐活·视野:荷兰零下4度幼儿园戶外活动
    六大抱怨让妈妈的爱被打折
    错误的“鼓励”使孩子更自卑
    带孩子安全乘坐飞机与自救逃生攻略
    爸爸遭遇爱哭宝宝 应分情况“解围”
    5个国家的小学生守则,看完后惊呆了!
    你还在用pad早教吗?
    教养·学习:请把自主权还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