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吃苦受累的好处有哪些?-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让孩子吃苦受累的好处有哪些?

让孩子吃苦受累的好处有哪些?

2015-12-14

有句老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用现在的话说,孩子的培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是抗挫折能力。可如今的家庭教育往往只把重点放在学习成绩上,其实这是舍本求末,所以,如果真的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当前应着重补上这一课。

困境可以设置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瑞士让中学的孩子到别人家当保姆,美国的孩子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日本把城市的孩子送到农村去留土,有的还花钱给孩子买罪受,而中国的孩子跌了一跤,做父母的就急忙扶起来。不同的教育理念,有不同的结果。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动手,亲自参加实践,吃点苦,受点累,不但可以探究知识奥秘,培养创造能力,而且有利于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形成。父母要想方设法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累,这样能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特征,让孩子能够笑对生活。

自主需要培养

父母要克服传统的教育模式,解放孩子的手、口、眼、耳,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顺从型为开拓型,放手让孩子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锻炼独立性。刚开始,孩子凡事都想自己来,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每件事都常常做不好,如地越扫越脏,拿碗会摔破等,但父母要有耐心,让孩子有锻炼的机会,不能以提高效率和节省时间而一手包办,应让孩子明白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让我自己来成为孩子的座右铭,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还能锻炼孩子的勇气和意志力。

尊严来自信任

一个自信的人往往具有乐观开朗、坦荡豁达的品质,敢于创新,自强进取,勇敢地面对未来。自信心的培养,要从尊重孩子,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开始。平时父母要常对孩子说你真行,了不起。在生活、娱乐过程中,孩子往往有属于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见解,与成人不同,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能粗暴地按自己的意愿,指责孩子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不好,否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浇灭孩子的自信心。他们遇到困难或失败,感到沮丧时,父母要积极、热情地去扶一把,与孩子一道解决问题,让孩子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勇敢地面对失败,分析失败的原因,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勇敢地向成功迈步。

奖惩有机结合

家长喜欢自己的孩子可能胜于世界上任何的人,父母有个自然的愿望就是使孩子高兴,使孩子幸福。但在鲜花铺路、赞美声中长大的孩子稍遇不顺,就会承受不了,有时还会出现过激行为。所以,做父母的不能溺爱孩子,对孩子要奖惩分明,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要做到该管则管,不要姑息迁就,手软护短。人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对和错的时候,父母要弄清事实,有奖有罚,做到公平合理。奖励要有明确的条件,不能随成人的情绪,而且奖励要让孩子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如果条件太高,孩子做不到,失去争取的信心,奖励也就没有意义了。如果父母的奖励太随意,会使孩子得不到正确的自我评价,相反认为奖励是应该的,不奖励就什么也不肯干,甚至会发生为了奖励而养成作假或讨好的行为。对孩子的奖励不要太贵重,可以是玩具、书籍、生活用品,特别是给孩子一次他盼望已久的机会,也可让孩子提出奖励的愿望,合理的就答应,答应了就要做到。

让孩子吃苦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还要注意对孩子心理上的引导。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与“让孩子吃苦受累的好处有哪些?”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让孩子吃苦受累的好处有哪些?”还看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除了分数 我们应让孩子拥有什么?
家教五大误区干扰孩子成才
小测试教你发现宝宝8大潜能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婆媳关系对孩子影响大
    孩子心理不健康有哪些表现
    不同性格的母子如何处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帮你找根源
    解密宝宝的五种典型性格
    孩子最害怕的100件事
    吃饭催三遍就是心理虐待
    如何避免造成孩子性格软弱
    如何对待宝宝的坏情绪
    孩子受委屈先释放情绪
    父母情绪失控酿孩子灰色人生
    从脸型解读宝贝的性格密码
    夸孩子当心夸出表扬瘾
    宝宝被忽略会变焦躁
    父母期待太高孩子易逃避
    聊天是亲子“精神脐带”
    不要把孩子当成“小屁孩”
    你理解孩子的“快乐指数”吗
    五招帮你缓解宝宝分离焦虑
    父母攀比孩子长大会嫉妒
    如何正确引导宝宝的嫉妒心理
    启蒙教育从说“你行”开始
    0-1岁的小宝宝也会闹情绪?
    宝宝为什么和亲爸不“亲”
    妈妈要避免以下4种最常见的牢骚
    怎样调教嫉妒心强的宝宝
    那些以电子保姆为伴的宅童
    孩子最爱&讨厌的7类父母
    宝宝认生害怕陌生人的原因
    父母如何应对宝宝的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