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让孩子累死在起跑线-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应试教育让孩子累死在起跑线

应试教育让孩子累死在起跑线

2015-12-14

你的家庭到底是给孩子提供避风港还是第二战场,是让孩子多睡一个小时还是让他多上一门课,家长们都是可以选择的。著名教育学者杨东平说。

近日,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举行的一次教育沙龙中,杨东平批评了家庭教育当中普遍存在的反教育现象,认为整个家庭教育被应试教育绑架,家长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这种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情况已经出现,家庭教育被挤压到几乎荡然无存的地步。

中国孩子在受教育过程中逐渐被学校和家庭毁掉

杨东平认为,家庭教育具有独特的重要功能,不可替代。他说,孩子个性的培养、个性的发展主要是家庭的功能,只有父母才能一对一地、深入地、无微不至地观察、发现和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学校提供的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基本教育,一个教师面对四五十个孩子,不可能像家长那样细心地观察孩子每天的变化。所以,西方的学校为家庭教育留出了足够的时间。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孩子甚至没有太多时间睡觉。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中小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为7小时37分,比国家规定的时间少了1小时23分。他们比美国、意大利、瑞士的同龄人每天要少睡四五十分钟,在高中阶段,这个差距扩大到了一个小时以上。

杨东平说,中国的许多家长在分数和考试面前,可以不顾孩子的身体健康,放弃了做人的基本教育。只有当孩子失去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后,家长才会痛苦万分地反省:在孩子的健康和分数之间,他们最需要的其实是前者。

中国的孩子是非常聪明可爱的,可惜有很多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当中,逐渐被毁掉了。一半是被学校毁掉的,一半是被家长毁掉的。杨东平说,主要的原因是家长操之过急、过于恐慌、拔苗助长等等。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提出各种各样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已经到了令人恐怖的程度。

杨东平举例说,曾有媒体报道,南京有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女生,考了44种证书。在北京,一些小升初学生的推荐材料厚达100多页,各种获奖证书、证明琳琅满目。这是好的教育吗?这能够帮助孩子成才吗?杨东平说,很多情况恰恰相反,在好的教育中,人格养成、身体健康恐怕是第一位的。

他认为,在教育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他列举了一位在日本的华人家长的博客,其中日本幼儿园对孩子实行严格的人格养成的教育,让杨东平印象深刻。譬如,日本幼儿园通过每天的穿衣、换衣等,让孩子练习独立生活的能力,养成有条不紊做事的习惯。幼儿园里的孩子,冬天无论多么冷,都穿短裤上学。那位华人的女儿所在的幼儿园,似乎完全不重视知识教育,孩子们没有课本,只有每月一册的绘本。学校的教学计划中,没有数学、绘画、音乐这些项目,更别说英语、奥数了。也不学轮滑,也不教游泳。问教什么?答案让你永远也想不到:教孩子们学会笑眯眯!还教什么?教会说谢谢。

很多儿童没有输在起跑线上,而是累死在起跑线上

家长所能够改变的就是自己。杨东平说,他们所要改变的主要就是一些不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他希望家长们淡化分数竞争,破除名校崇拜,不要被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些奇谈怪论所迷惑。

已有许多研究表明,学生在中小学的学习成绩与他今后的社会成就没有直接的关系。据杨东平了解,上海南洋模范中学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培养出了 23位院士,学校完整保留了他们高三时的学习成绩。调查发现,从分数上看,在这23个人中,当时位居年级前十名的只有5人,居于前30%的有15人,居于中间40%的人有2人,居于后30%的有6人。

教育界还提炼出了第十名现象。杨东平解释说,在我们离开学校十年、二十年以后再回头看,当年班级里的学习尖子、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往往表现平平,不见踪影,而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有所成就的,反而更多的是那些成绩在班上中等偏上和不太受老师待见的学生,第十名现象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杨东平提供的分析是:学习尖子为了在学校保持优秀,透支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没有时间和机会来发展自己的个性、兴趣等。而走上社会以后,真正产生影响的并不是你中小学的考试成绩,而是你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杨东平说,对于小学生来说,考60分和考90分没有什么区别,保持他们的身体健康、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远比考试成绩更重要。

但是,在中国的家长,尤其是城市的家长中,正蔓延着一种群体性的恐慌,他们总是害怕自己的孩子落在别人的后面,输在起跑线上。

我们今天的儿童正生活在一个灾难深重的时期。杨东平说,孩子们的起跑线不断前移,从原来的高考提前至中考,再到小升初、幼升小,连幼儿园都要留家庭作业了。许多小孩从两三岁开始,就不停地上各种培训班。

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一个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因为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起跑线上的竞争只有对刘翔才是重要的。杨东平说,我们今天的儿童不能赢在起点,输在终点,也确实有很多儿童没有输在起跑线上,而是累死在起跑线上。

很多名人并不要求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成为名人

一个值得注意的反差是,中国人喜欢讲少年早慧,自古英雄出少年,而美国正好相反,都是笨孩子的故事。杨东平说,不管是爱迪生、爱因斯坦还是林肯,这些成就事业的大人物没有一个是少年早慧的。他们的经历表明:历经磨难大器晚成,这是大多数人成长的规律。我们不要追求少年早慧,在独生子女的环境下,很多家长对于早慧儿童和超常教育、天才教育倾注了太多的热情,也犯下了太多的错误。

他认为,一些名人的教育观值得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名人之后都是平平淡淡的,而且他们的家长也不要求他们出人头地,成为名人。如著名作家老舍对子女的要求:一是粗通文墨;二是有一技之长;三是不欺负人也不被人欺负。这些要求是每一个家长都可以做到的。

杨东平认为,教育的一个非常基本的价值,是帮助一个人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评价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他提供了两个标准:一是在小学的时候,如果他能够与书为友,也就是说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教育就完成了一半,喜欢读书的孩子不会学坏。二是在他高中阶段形成了独特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如果实现了这一点,他的教育的另外一半也成功了,他就会主动学习。

杨东平说,如果一个年轻人在选择大学时一片茫然,大学毕业后又一片茫然,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失败。

但现实令人忧虑。一家大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对新生代的大学生做了这样一番评价:有理想没方向,有个性没主见,有学历没学问,有知识没文化,成年人未成人。杨东平说,这虽然是片面之词,但有一定的道理,值得重视。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与“应试教育让孩子累死在起跑线”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应试教育让孩子累死在起跑线”还看
亲子教育爸爸必不可少
夫妻相处模式影响孩子性格!超准!
宝宝不爱吃辅食?教你4招轻松搞定TA
孩子身高问题 为人父母应该知道的
聪明孩子具备的6大特征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聪明家教小贴士集锦
    家教,十个关键“一分钟”
    父爱有利于孩子的人格健康
    父母10行为"谋杀"宝宝快乐
    国外家庭教育孩子40条法则
    让害羞宝宝变勇敢的好方法
    如何与新生宝宝进行沟通
    怎样对付爱哭闹的孩子
    母子过度亲密影响男孩成长
    什么时候要对孩子说“不”
    男孩与女孩养育几大区别
    十种科学亲子小妙招
    七个有效惩罚的新鲜方案
    孩子的7个“底线”雷区
    让孩子出类拔萃的教育方式
    宝宝任性全因父母犯四错
    父母四行为最让孩子伤心
    模仿秀让内向女儿开朗了
    15个细节决定孩子一生成败
    早教不等于早期知识传授
    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如何做
    人格培养从零岁开始
    宝宝学习双语的9个途径
    父母不可错过的早教时机
    孩子性格懦弱怎么办?
    四大暗示让孩子乖乖听话
    别做阻碍孩子成长的6件事
    10大高招让你教子有方
    当孩子成了父母床上第三者
    让宝宝能说会道的几个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