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让BB离成功更进一步-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延迟满足让BB离成功更进一步

延迟满足让BB离成功更进一步

2015-03-24

一个人的成就有多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为了达成目的多大程度上可以克制自己的“天性”,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自律能力。而这种节制的能力是需要从小就要培养的,而且必须从小培养。3岁前是培养孩子有节制能力、自律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开始,要培养这种能力就要从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开始,能做到延迟满足的孩子,就能慢慢地学做自己的主人,控制自己的行为,知道要用理智战胜情感。

一、什么是“延迟满足”

所谓“延迟满足”,就是我们所说的忍耐,是指为了长远的、更大的利益而自愿延缓或者放弃目前的、较小的满足。从小时候的自控、判断、自信的小实验中能预测出他长大后个性的效应,就叫迟延满足效应或称糖果效应。

二、“延迟满足”实验

“延迟满足”实验,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Mischel)进行的一个著名实验。

研究人员先后在幼儿园找来数百名小朋友,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爱吃的东西——棉花糖、曲奇或是饼干棒。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还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他们还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

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实验的过程颇为难熬。有的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还有一些孩子开始做一些小动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辫子,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则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差不多有15分钟的时间。

后来,研究人员在参加实验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对他们的家长及教师进行了调查,发现:那些成功延迟满足感的孩子,比其他孩子的学习成绩更优秀,做事更有计划性,甚至和同学们的关系也更为融洽。

三、如何训练孩子“延迟满足”

事实上,很少有孩子生来就懂得使用延迟满足的策略,他们大多数是从身边的人和事,比如书中、动画片中学来的。那么如何才能让宝宝拥有“延迟满足”的能力呢?

1.游戏的方式

要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其实很简单,可以采用实验中的方法,一次一次对孩子进行试训练,就像做游戏一样,让孩子和自己比赛,看看这一次的忍耐有没有上一次的时间长,同时给予适当的奖励。

2.学会等待

妈妈慢慢从“等一等”开始,“等一等再给你吃”、“等一等再给你那个玩具”,慢慢锻炼出孩子的耐性。让孩子学会的等待的诀窍:转移注意力。

可以根据孩子的表现调整等待的时间,让等待的时间越来越长。对小孩子来说,一开始只要让他们等上一两分钟就好,可以随时观察孩子的状态,尽量把时间延长一点。

3.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影响力最大的老师。作为爸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给宝宝做示范,让宝宝看到我们因为延迟满足感而带来的好处。次数多了,宝宝自然也就学会了。

4.忍耐力要用在刀刃上

忍耐力、自制力会在各种各样的事情上被消耗,而我们本身所拥有的忍耐力和体力一样是有限的。好比排队的时候,前面插进了一个孕妇,我们会选择忍耐;又插进一个老人,我们再次忍耐;又来一个小孩,我们继续在忍......终于会忍无可忍,把所有恶气发在最后一个插队的倒霉鬼身上。

所以如果想要孩子忍耐的话,就要让孩子学会把忍耐力用到刀刃上。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与“延迟满足让BB离成功更进一步”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 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猫
看过“延迟满足让BB离成功更进一步”还看
提升孩子记忆能力的三大方法
让孩子们学画画的六大好处
100首让孩子聪明又伶俐的绕口令
幼儿学数学的好处
小孩早期智力开发心得归纳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小心!家里危害宝宝的三种东西
    家长应给孩子一个对的起跑线
    穷养富养,都不如好好教养
    不可思议 德国妈妈的放养教育
    从AA制看中西方教育:没有人替你买单
    如何培养宝宝学习国学的兴趣
    不做“低头族”父母,亲子关系更和谐
    雨季来临!如何带宝宝安全出行?
    探索·解读:活的出色,生命何妨粗糙对待
    爱的依恋——“亲密育儿法”让父母享受育儿乐趣
    石岚:唯有“爱”与“陪伴”,换来惊喜和感动
    小故事大道理:培养孩子很简单,让他吃点苦就行
    让我的爱陪你一起成长
    周玥赟: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一起成长
    陪伴宝宝成长是一个甜蜜的过程
    小孩不想上幼儿园的爆笑N理由
    乳房的故事:一位85后超级奶爸的感人讲述
    杨澜谈育儿:身教比言传更有说服力
    外国小朋友在幼儿园里都学些什么
    隔代教育:外婆抚养出来的美国总统
    韩式“自然育儿法”:玩泥巴、自己睡、不吃药
    创意照片:你会这样给孩子拍照吗?
    日本家庭作业:每天拥抱妈妈三分钟
    餐盘上的童话 用美食给宝宝讲故事
    早教,从“模仿”开始
    中国父母的反思:孩子,我不欠你!
    育儿别无视男孩女孩的十差别
    教养·学习:打破分数迷思 教育要教品格
    探索·解读:孩子,我把作文变简单了
    韩国:周末带孩子到乡间寻找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