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现:3岁孩子都会“以貌取人”-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最新发现:3岁孩子都会“以貌取人”

最新发现:3岁孩子都会“以貌取人”

2015-12-10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和成年人一样,儿童从3岁起就已经倾向于通过一个人的相貌来判断对方的性格特征,比如诚信度和个人能力了,并且在判断上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

该研究的领导者、哈佛大学心理学科学家艾米丽考格斯蒂尔(Emily Cogsdill)认为,这种根据他人的外貌特征来判断对方性格的倾向从童年时期就开始了,而且这种判断无需多年的社会经验。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心理学协会发行的《心理科学》期刊上。

先前的研究发现,成年人经常会从对方的相貌来判断其性格特征,哪怕只是匆匆的一瞥。但是科学家并不清楚这种以貌取人的倾向是在生活中逐渐培养出来的,还是在儿童时期就已具备。

考格斯蒂尔和她的同事们在论文中提到:如果这种以貌取人的倾向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那么我们可以推测,这种行为需要长期的社会经验积累才能达到成人的水平。因此当儿童进行这种判断时,其结果会和成年人大相径庭。相反,如果幼儿和成年人在判断结果上非常相似,则说明这种倾向在人早期就具备了,是一种非常基本的社会认知能力。

(实验中用到的电脑生成的人像照片。图片来源:osf)

为了验证这些猜想,研究者让99名成年人和141名儿童(年龄3~10岁)对电脑生成的两两一组的人像照片从以下三个性格维度进行评价:诚信度(比如卑鄙/可信)、支配欲(比如强势/弱势)以及个人能力(比如聪明/愚蠢)。

每观看一组照片,被试就需要回答一些问题,例如哪个人看起来非常可信?。

实验结果和预期相吻合,成年人对每张照片的评价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研究者在儿童身上也观察到了这种一致性。其中3~4岁的儿童在一致性上比7岁的儿童略差,而年龄越大的儿童做出的评价就和成年人越相似。这一现象说明以貌取人的倾向是随着年龄不断发展的。

总的来说,儿童在对诚信度的评价上一致性最高。这说明儿童对面部的神态关注的更多换句话说,就是面部神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一研究的重点不在于验证儿童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而在于发现了儿童与成人在判断上呈现出的一致性。

现在科学家还不清楚这种以貌取人的倾向最早是何时产生的。对年龄更小的儿童进行同样的实验或许能帮助科学家找到答案。

研究者认为:如果这种倾向在人幼儿时期就已经存在,那么即使婴儿也有可能将相貌和人的性格、行为、举止联系起来。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高级研究员马扎林巴纳吉表示她和同事们下一步将探究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验会如何影响社会知觉。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与“最新发现:3岁孩子都会“以貌取人””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最新发现:3岁孩子都会“以貌取人””还看
老人带孩子 这些行为必须纠正
Stop!别让你的孩子忍受这7种痛苦
想培养出优秀孩子 爸妈必知7个大于号
宝宝要上幼儿园 提前半年做准备
家长的态度是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孩子的破坏行为是有理由的
    孩子的脸型与性格的关系
    孩子“小气”怎么办
    智障儿童的表现症状与防治
    给宝宝一个机会去失败
    粘人宝宝,你在想什么
    怎样让磨蹭BB乖乖上床睡觉
    延时满足让孩子学会等待
    孩子边吃边玩与喂养习惯有关
    如何改造小小“电视迷”
    不能强硬压制孩子的倔脾气
    弱智儿童的早期行为表现
    怎样改正孩子自私自利的观念
    家长千万不能放纵的几件事
    孩子咬人的心理情绪问题
    8习惯影响BB智力发展
    2岁孩子难缠的第一反抗期
    如何应对宝宝不良睡眠习惯
    父亲暴躁会让新生儿常哭闹
    孩子发脾气时父母的对策
    宝宝暴躁的原因有哪些?
    父母11个坏习惯宠坏孩子
    六大策略帮你调教顽皮宝宝
    好父母首先是个“好演员”
    宝宝“人之初,本自私”?
    如何分辨孩子在说谎还是想象
    胆大BB都是“折腾”出来的
    孩子哭了,要不要理?
    面对宝宝恐惧做个智慧妈妈
    小宝宝的忍耐力要怎样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