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北美校长的育儿方略-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一位北美校长的育儿方略

一位北美校长的育儿方略

2015-12-10

导语:汤姆赫靳斯(TomHawkins)先生有一个大家庭:妻子玛歇尔(Marcia)、大儿子扎克(Zach)6岁、二儿子乔(Joe)5岁、三儿子萨姆(Sam)3岁和小女儿嘉比(Gabby)1岁半。夫妻俩来自美国,一直为国际学校工作,足迹遍及土耳其、挪威和中国。在土耳其工作期间,他们生下了大儿子扎克和二儿子乔。在挪威工作期间,他们生下了三儿子萨姆和小女儿嘉比,直到去年7月,他们举家来到了中国。作为北京国际学校校长,管理和安排好4个孩子的生活对汤姆.赫靳斯先生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妻子玛歇尔作为国际学校的资深英语语言文学教师,在对幼儿的照料和早期启蒙上,也颇有见地。

和孩子多说话

也许身为英语语言文学教师,妈妈玛歇尔深知语言作为交流工具对孩子的重要性。从老大扎克到老小嘉比,孩子们1岁以前,玛歇尔就喜欢和他们说话,喜欢说出孩子接触到的各种事物的名称。当孩子在桌子附近玩耍时,妈妈就亲切地叫着孩子的名字:嘉比,看一看这是桌子,桌子是棕色的。小嘉比听见妈妈的话,眼睛一闪一闪地看着妈妈说的这个方方正正的大东西,小脑瓜里印下了桌子这个词。虽然嘉比不一定马上重复妈妈说的话,但她理解了。有时,妈妈会用语言让孩子去完成一个小任务,比如嘉比,给我拿一个球,嘉比会乐颠颠地去把球递给妈妈。这种在前语言期,和宝宝充分交流的方式,既让孩子提前做好了开口说话的准备,又让宝宝感受到了妈妈的关爱。

而作为一位主管高中部学生的中学校长,爸爸汤姆在育儿的细节上也十分专业。他说当孩子刚刚呀呀学语时,由于发声和使用词语还都不熟练,孩子往往用眼睛望着你,小手拉着你,想把你往某个地方领。这时汤姆就会问:你想要什么?告诉我,你想要什么?这样就给了孩子时间和机会,练习说出他想要的东西。孩子会用语言表达他的意愿了,当他和别人交往时,就更少发生争执,避免因表达困难而在交往中感到沮丧。

当孩子们已经会较熟练地使用语言后,每当他们从学校、幼儿园回到家,妈妈玛歇尔就会和孩子聊聊一天来各自生活中发生的有意思的事情。她会告诉孩子们今天班里某个学生给大家讲了关于战争的故事,而孩子们也会告诉她自己在幼儿园、学校中见到、听到的趣事。语言的功能是与人交流,那么首先在家里,就发挥起语言的这个重要作用,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与家人沟通的习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与“一位北美校长的育儿方略”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一位北美校长的育儿方略”还看
三岁女童说我有钱 直指金钱教育问题
二胎政策催热早教市场
兰州明德兆和幼儿园人去楼空 家长如何维权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个口号让父母输了
约六成家长认为早教重要 家长最担心早教质量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宝宝未爬先走有隐忧家长需注意
    快速的时代,更需要“慢养”孩子
    培养儿童心理健康,应注意十点
    缺乏耐性孩子的特征
    顺应婴幼儿从依恋到独立的规律
    莫忽视孩子的成长烦恼
    给孩子添点耐性
    父母怎样调教个性软弱的孩子?
    如何让宝宝学会“不认生”
    父母不要忽视宝宝的自我和自尊
    如何让胆小的儿子变胆大?
    妈妈太强势,影响孩子性别取向!
    哪些声音给会给婴儿安全感
    过分疼爱易引起宝宝心理障碍
    亲子不应忽略“心理抚养”
    母爱可改变婴儿的性格和心理
    宝宝5大人际交往难题
    常挨打的孩子易心理变异
    用心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
    宝宝怕生妈妈该如何应对
    让孩子克服怯生的游戏
    7-8个月宝宝都有哪些心理特征?
    要孩子听话,请先处理好他的情绪
    为胆小害羞的宝宝“壮胆”
    3种行为危害儿童心理发育
    抓住儿童性教育的5个关键期
    婴幼儿也会精神抑郁
    六招帮增强孩子自信心
    孩子的喜怒哀乐,家长你读懂了吗?
    发展儿童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