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成长:如何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陪孩子成长:如何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陪孩子成长:如何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2015-12-10

导语:最近,你生不生?成了一些年轻人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随着单独二孩政策启动实施,很多身为独生子女的父母都面临可以再生一个孩子的选择。但机会真的降临,不少人却又处于纠结之中。生不生的背后,尚有许多现实问题需要考虑,其中就包括如何养育孩子的烦恼。其实,无论是生一个,还是生俩,育儿问题都躲不开、绕不过。多数人表示,养育孩子时,巨大的物质付出不难应付,精神付出才是最难的!既需要付出精力、爱与包容,还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育儿知识和理念。

向左走?向右走?

聚焦育儿这一领域,各种理念让人应接不暇,图书多、网上信息多、观点争议也多。狼爸、虎妈教育方式引发的讨论还未降温,猫爸等新名词又进入人们的视野。在喧闹的反衬之下,家长们在育儿理念上更加迷茫。

由于很多育儿理念和观点大相径庭,甚至完全对立,大到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幼儿园或学校,小到对孩子犯错时应持什么态度,在实践中都让人面临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困惑。

比如,当孩子太调皮甚至无理取闹的时候该怎么管?是宽一点好?还是严一点好?对这个问题,不但当下颇火的节目《爸爸去哪儿》中爸爸们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不同;而且,即便是在一个家庭中,答案也不止一个。选择哪种答案和做法,就意味着哪种育儿理念占上风。

唉,真不知道该怎么带孩子。80后高小方最近有点怕带孩子出门,因为2岁半的儿子洋洋越来越爱闹小脾气,稍不满意就又哭又闹,或者躺在地上耍赖,搞得大人很尴尬。每当这个时候,爷爷奶奶一般都会满足宝贝孙子的要求,只要他一哭闹就举手投降爸爸则信奉宽是害、严是爱,不打不成才,没什么可商量的。

高小方对这两种态度都不认同,但自己也没有更好的方法。为此她到网上去查找答案。网上有专家这样说,一方面,高压之下,孩子可能形成自卑、懦弱、冷漠、消极的情绪,产生恐惧、焦虑或残忍的心理,易发生不能克制的逆反、倔强、攻击和冲动行为。另一方面,过度溺爱,孩子很容易过度依赖父母,对适应集体生活、社会形成障碍。专家的说法让高小方更加为难,因为,对孩子管得太严了,就有高压之嫌;管得太松了,就有溺爱之弊。于是她只好暂时用转移注意力这一招儿来应付,看,那边还有更好玩的呢,快点快点,妈妈带你过去!除此之外,她还在努力琢磨如何拿捏把握宽严相济的分寸。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与“陪孩子成长:如何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陪孩子成长:如何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还看
炸弹妈妈不利于孩子的人格塑造
影响孩子一生的15个细节
早教五个方面,父母投入越早越好
生活处处有教育
老外眼中不合理的中国式早教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专家剖析亲子班到底该不该上
    不要以假装遗弃来惩罚孩子
    美国父母怎样看待超常儿童
    孩子触网不要一味拒绝
    专家: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让孩子从跟随者到领导者
    远离八种行为不做失败家长
    养育出色宝贝儿的四大策略
    专家:婴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喜欢叹息?
    专家:如何给宝宝建立安全感
    35招打造优秀宝宝
    一个白脸一个红脸教育孩子对不?
    如何让你的孩子爱上学习
    昂贵的早教真能开发潜能吗?
    自我控制成为美国教育内容
    0-3是儿童多方能力发展期
    专家:蒙台梭利教育新说
    时尚家教:在“PK”中成长
    专家解答超常儿童教育问题
    你是否步入教育孩子的歧途
    有效发展孩子听说能力的4点建议
    “狮子式”教子法适合中国吗?
    让宝宝主动学习的小妙招
    完美主义,真的并不完美
    父母应传授给孩子的27种技能
    海外教育中的外语教学特色
    白玛琳博士介绍
    调皮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
    环境影响在家庭教育中的意义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