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iPad“拐走”孩子-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不能让iPad“拐走”孩子

不能让iPad“拐走”孩子

2015-12-10

不能让iPad拐走孩子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赵女士近日通过电话向本报反映,她不满3岁的女儿点点最近迷上了平板电脑iPad。本来是想买来自己用的,没想到现在却成了孩子的游戏机。赵女士无奈地说:点点只要在家,就会抱着iPad看动画片、玩游戏,碰都不让我碰一下。对着闪烁的屏幕,一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顺着赵女士提供的话题,本报记者又采访了孩子刚4岁的陈女士。她说,偶然一次为了让孩子不哭闹,她将iPad放到孩子面前。本以为他只是随便拿小手点着玩玩,没想到却上了瘾。虽然现在不哭闹了,但也变得不爱搭理人了。

喜欢玩iPad的孩子并不在少数。据39健康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511名被调查者中,有82.19%的家长会让宝宝接触iPad,这些孩子的年龄基本都在3岁左右,他们最初希望利用iPad对孩子进行早教学习,但没料到最后不少孩子对游戏着了迷。另有媒体报道,在浙江某幼儿园进行的防拐演练中,iPad对孩子的吸引力远大于零食和玩具,全班36名小朋友,竟有10名被iPad骗走。为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儿童卫生保健部研究员蒋竞雄提醒家长,教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很重要,但不能让iPad偷走孩子健康。

蒋竞雄表示,两三岁的孩子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重,接受能力也强。iPad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使孩子能直观地针对物体进行操作。逼真的互动模式加上悦耳的声音和超炫的动画元素,孩子很容易上手,并沉迷其中。但对于身体发育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明亮的色彩和过于强烈的视觉刺激,可能会引发孩子视神经疲劳。长时间久坐不动,对孩子身体发育也没有好处。而且,过分依赖iPad这种电子产品,可能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削弱孩子和其他人面对面沟通的技巧,长时间独自玩耍也容易让孩子变得孤单和寂寞。

家长在给孩子提供电子产品之前,应该仔细考虑清楚。蒋竞雄指出,以下几个方面是家长需要顾及到的:

1.3岁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接触电视或iPad之类的电子产品。

2.如果孩子特别感兴趣,可以将每次玩的时间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一天不超过1小时。

3.在玩手机和iPad等比较小的电子产品时,最好将它们架起来,垂直放置,让眼睛平视,避免颈椎受累,但不要让孩子蜷在沙发上玩,更不要在行驶的汽车和地铁上玩。

4.选择游戏时多挑一些寓教于乐的益智游戏,避免玩画面过于血腥和激烈的对战游戏。

5.增加和孩子的互动活动,多花时间陪孩子聊天、运动,别为了解放自己,让孩子变成电子娃娃。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与“不能让iPad“拐走”孩子”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不能让iPad“拐走”孩子”还看
如何跟你的孩子们更好的互动?
为0-3岁孩子所做的教育、健康投入 效果最佳
无名英雄——特殊需求孩子的家长
家有特殊儿童 爸妈如何应对挑战?
六大抱怨让妈妈的爱被打折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聪明孩子为什么学习差?
    美国孩子的能力是如何培养的
    宝宝以自我为中心不是自私
    伊顿蒙台梭利与传统教育的区别
    让孩子吃苦受累的好处有哪些?
    孩子撒谎可能是在发求助信号
    论“孔融让梨我不让”对与错
    专家:宝宝爬行,其实没那么难
    儿童智力认识的三大误区
    中国父母倾向美国子女教育方式
    职场妈妈育儿有八“忌”
    孩子颈椎受伤症状
    向上比较会把孩子变被动
    蒙台梭利的故事
    家庭教育父母要不要统一战线?
    最利孩子成长的早教有哪些?
    BB“难养”要看气质选方法
    打屁股会导致孩子智商低
    该不该“穷养儿子富养女”
    宝宝入园,你准备好了吗?
    父母越无私孩子就会越自私
    让1岁的宝宝疯狂爱上英语
    夸奖孩子的误区有哪些?
    别忽略宝宝体商培养敏感期
    教育孩子失败的原因
    中国父母的育儿误区
    最易伤害BB智力的三个失误
    “限时隔离”的教育能不能用
    培养BB开朗性格注意8大细节
    5个特征说明孩子被宠坏了 请立即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