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易忽略的七方面-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亲子教育易忽略的七方面

亲子教育易忽略的七方面

2015-12-10

过度照顾。

现在许多小孩一生下来,就被照顾得无微不至,其结果却可能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有些孩子被喂食到了两三岁甚至更大,小手缺乏拿汤匙、筷子的练习,会导致手部肌肉的发展问题,上了小学可能连写字都会很困难。因为怕孩子噎到,所以一直给孩子喂食柔软的食物,会让孩子没法发展咀嚼能力,甚至没办法正确发音。怕孩子冷、怕孩子热、怕孩子受伤、怕孩子在外面被欺负,处处保护的结果,反而是在伤害孩子。

说教太多、身教太少。

许多父母要求孩子去看书,自己却在看电视。要求小孩要有礼貌,自己却一天到晚对孩子破口大骂。当父母言行不一的时候,会失去孩子对父母的尊敬,甚至引起反感。如果希望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就该尽量陪着他读书。如果你希望孩子有礼貌,表现出你对孩子的尊重是最有效的方法。

只关心学业,忽视其他生活能力。

现代父母的悲哀是把对孩子的投资全都放在成绩上。但学校只能给孩子颁发毕业证书,却不能给孩子就业保证书。拿到高学历、好成绩,并不是竞争的结束,而离开学校才是竞争真正的开始。父母除了在乎孩子外在的分数、学历、学校之外,对于孩子内在的美德、快乐和健康等,更需要关心。

用买来满足孩子。

现代社会进入了一个消费社会,只要掏出口袋里的钱,就能买到各式各样的东西。父母买给孩子的东西不断增加,却不见得能增加孩子的快乐。现代人只有消费,除了买,还是买,孩子除了得到那买来的东西之外,却失落了许多学习和成长。

完美主义。

有研究表明,许多需要进行心理治疗的孩子,往往都是父母造成的,他们被父母的要求与期望逼得喘不过气,最后只好宣布放弃。父母应该给孩子一条活路,也给孩子一条退路,如果孩子没有办法考上第一志愿,他还应该有一条退路,退一步海阔天空也不一定。

害怕输在起跑线上。

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孩子被迫提早结束无忧无虑的童年,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孩子的成长就像大自然的四季变化,当孩子的身心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吸收某些知识或技能的阶段时,提早学习往往没有效果,甚至伤害孩子的心智。

负面的言语太多。

你不要、你不可以、为什么你总不听我的话等等。负面的词语太多,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防卫机制,你每次看到孩子就纠正他的缺点,他的大脑会渐渐形成一种反应,一看到你就紧张、害怕、甚至产生敌意。负面言语会压抑孩子的天赋,而正面的欣赏和鼓励会让孩子表现得更好。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与“亲子教育易忽略的七方面”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亲子教育易忽略的七方面”还看
把握宝宝语言爆发期 引导宝宝说出完整的句子
如何促进宝宝的语言发育
7种小方法教您轻松锻炼宝宝手指灵活度
五种教育方法 轻轻松松让你的孩子变得更有礼貌
宝宝的这8种行为 家长如何去搞定?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聪明宝宝要多做点"白日梦"
    老外的“玩商”开发值得学
    宝宝智商易受色彩影响
    学习窍门让孩子受益终生
    如何教宝宝探索自己的身体
    17个月宝宝的智力与潜能
    日本:培养天才BB的13绝招
    宝贝惊人的记忆力如何培养
    训练宝宝的记忆力
    宝宝需要什么样的智力开发
    从笑容判断婴儿智力发育
    有这些特点你的宝宝就是高智商
    交响乐提升孩子智商
    玩纸游戏让孩子心灵手巧
    开发宝宝智力的小方法
    如何锻炼小孩右脑
    是什么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宝宝的情绪比智力更重要
    父母如何训练宝宝各种能力
    游戏能激发幼儿学习内驱力
    小宝宝的智力标准有哪些
    宝宝多动手大脑才能更聪明
    玩具太多影响宝宝智力发展?
    揭秘:聪明的孩子出生时有啥表现?
    为宝宝创造五彩缤纷的世界
    1岁1个月幼儿游戏指导
    妈妈素质影响宝宝智力
    6个洗澡小游戏提升BB智能
    通过简单游戏来提高宝宝的专注力
    教你如何坦然面对宝宝特殊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