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7个“底线”雷区-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孩子的7个“底线”雷区

孩子的7个“底线”雷区

2015-12-10

老话常说:骂人不揭短。在行事风格上,成年人早已熟悉这样的一套不成文的“潜规则”——那就是不要触碰他人的底线和短处。其实,何止成年人有底线,孩子同样也有自己的“底线”!做个合格父母,就请别进雷区!

底线一:某些丢人的毛病

某些“丢人的毛病”幼儿往往对诸如尿床之类的“毛病”十分敏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缺陷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丢面子”。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都不应在小伙伴们面前提及,更不宜嘲笑、挖苦。

底线二:某些心理疾患

对于自己正罹患或曾经罹患过的诸如孤独症、抑郁症、多动症等与心理有关的疾患,幼儿往往更为敏感。如果大人们经常挂在嘴边,自然不利于疾病康复。即便疾病已痊愈,当着孩子的面常常提及也等于是“揭短”,同样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底线三:曾经的过失

一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曾经的过失”,也会使得某些孩子长期耿耿于怀,只要有人提起,他们便会有“被揭伤疤”之痛。这些“曾经的过失”可能包括:某次游戏得了最后一名,某次表演砸了锅,某次郊游出了洋相,甚至小时候爱哭等等。

底线四:被体罚的经历

被打、被骂、被罚站等体罚往往是孩子“没齿难忘”的痛苦经历,因为不仅皮肉受了苦,心灵也可能受到创伤。即使孩子目前已很少遭到体罚,但在旁人面前频频提及过去的“受辱史”,仍然会使他陷入极度尴尬之中难以自拔。

底线五:身体缺陷

如平足、色盲、矮小、过胖、过瘦、眼小、脸丑等生理或身体上的缺陷,尽管是“明摆”着的,但如果大人时不时提及也会使孩子失意。即便说的是很久之前的事,如出生时瘦得皮包骨或样子像难看的“小老头”,也会让孩子不快。

底线六:独处的小天地

幼儿往往十分看重自己独处的小天地,并将其视为自己的“私人领地”。如果家长经常未经孩子同意在其“领地”里“检查”一番,在孩子看来也是对自己“隐私”的公然侵犯。

底线七:保存的“私房钱”

尽管幼儿并不爱钱,也不懂得理财,但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保存的“私房钱”做“结算”,甚至占为己有,孩子也会感到自己的隐私没有受到大人的尊重和保护。

加拿大人普遍认为,尊重和保护幼儿的“隐私”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尊重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日常生活中,大人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都须经过大脑“过滤”,切莫在信口开河中无意间就“揭”了孩子的“隐私”,使得孩子自尊大失,从而对他的心理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与“孩子的7个“底线”雷区”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孩子的7个“底线”雷区”还看
给孩子建立规则的几个技巧
小测试,测测宝宝的虚荣心
六种个性宝宝的教育经验谈
聪明妈妈也会犯的3个错误
懒妈妈带出聪明能干的宝宝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父母听孩子讲话的方法
    男孩女孩的几点不一样
    夫妻意见不一必定不好吗?
    懒妈妈带出聪明能干的宝宝
    哪些地方一定要抱抱孩子
    让孩子更合群的五个妙招
    四方法帮孩子度过认生期
    父母4种风格决定孩子能力
    保障安全,提醒孩子6件事
    给小宝宝温柔的纪律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吗?
    四招拓展孩子的词汇量
    交往能力决定生存能力?
    宝宝黏人何时拒绝
    家长别奖励了孩子的错误
    宝宝应有的六个好习惯
    和宝宝说话的四大技巧
    培养孩子自尊的几种方法
    最让孩子没安全感的4句话
    九个好习惯成就优秀宝宝
    莫唠叨男孩 多倾听女孩
    巧用老道理教出懂事宝宝
    父母会影响孩子的十坏习惯
    专家:要给孩子看得见的爱
    激发女宝宝潜能的6个方法
    孩子说出这些话时该怎么办
    激励孩子,怎样说才有效?
    博士妈妈的育女心经
    幼儿在家该怎么教?
    不要扼杀宝宝的“自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