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别奖励了孩子的错误-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家长别奖励了孩子的错误

家长别奖励了孩子的错误

2015-12-09

渔夫看到船边有条蛇,口中正衔着一只青蛙。渔夫动了恻隐之心,把青蛙从蛇的口中救了出来。但渔夫又为蛇将挨饿而难过,便拿出一瓶酒,往蛇的口中滴了几滴。蛇高兴地游走了,青蛙也为重获新生而高兴,渔夫则为自己的善举而感到快乐。他想,这真是皆大欢喜!没料到,仅仅过了几分钟,渔夫听到有东西在叩击他的船板。他低头一看,那条蛇又回来了,而且嘴里咬着两只青蛙——它来讨要更多酒的奖赏!

小寓言 翻看一本管理方面的小书《一生必知的101个管理寓言》,看到了这则寓言。

渔夫的本意是希望蛇不再捕捉青蛙,但是由于怜悯而给了它几滴酒——这是奖励而不是惩罚,结果事与愿违。你奖励了什么行为,就会得到更多这样的行为。所以,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是,别去奖励那些错误的行为。

作为孩子妈,我的第一反应是在育儿中,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呢?

不光有,还不少呢,妈妈们常在不经意间变成那个愚蠢的“渔夫”!

比如,有些妈妈很怕孩子哭闹,孩子一哭,妈妈就觉得自己没做好,内心有愧疚。于是马上给孩子许诺买糖买玩具。这样强化了孩子的错误行为,让他发现哭闹能换来很多“好处”,以后会更多地采用这一“秘密武器”。

懂点道理的妈妈也未必就做得很好,她们也许不至于孩子一闹就哄,但是当她们狠狠批评完孩子,孩子又认了错。她们便马上找些好吃的来表扬孩子“知错就改”。其实她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瞬间的情绪转换孩子很难消化,孩子没办法清晰地理解妈妈的奖励是针对自己哭闹还是认错?

所以,妈妈需要认识到,孩子的错误都是有原因的,他最需要的,不是惩罚或奖励的手段,而是应该告诉他,怎样做是正确的。

从两岁开始,要为孩子制定规则,“危险”和“妨碍他人”的事情不可以做。规则一旦制定,就要坚持,不能根据妈妈的心情好坏来执行。

错误行为被制止时,孩子很可能会哭闹,那是他发泄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是正常的。妈妈可以耐心等他哭完(但别离开孩子),然后告诉孩子,妈妈爱你,但你刚才那样做不可以,应该怎样。

有一点非常关键,对于4岁以内的小孩子,不要讲太多的道理,成人的正确行为比说教更有效。比如,孩子不肯洗手,不用长篇大论地讲如何洗手才干净的道理,只要妈妈带着孩子一起洗手,坚持几次,孩子自然能学会。

至于孩子认了错,妈妈应用简短的话语表示肯定,不要急着马上给予物质奖励,好东西不妨留在合适的时机慢慢消化。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与“家长别奖励了孩子的错误”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家长别奖励了孩子的错误”还看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响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李嘉欣重培养儿子EQ和责任感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解析宝宝喜欢打人的四大真相
    宝宝,你怎么这么“抠门”
    如何教会宝贝正确的洗手方法
    家长喂养坏习惯可能伤害宝宝
    孩子毛手毛脚的毛病怎么改
    多做5种运动,宝宝聪明过人
    四招让男宝宝远离“娘娘腔”
    四种典型的婴儿意图
    怎样对付孩子的霸道行为?
    宝宝哭闹父母需控制好情绪
    0~3岁宝宝时间观塑造方案
    从根源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
    宝宝不再啃指甲的5个方略
    了解哭泣BB背后的真相
    家有顽皮宝宝的教育策略
    宝宝3大坏习惯 妈妈妙招巧应对
    动作训练游戏:弯弯腰,捡东西
    破解常见行为现象--爱咬人
    全职妈妈的N个心灵处方
    五大法宝纠正宝宝睡觉日夜颠倒
    5大方略让宝贝告别啃指甲
    四类个性宝宝性格转型方案
    家长九种行为最伤害孩子
    极度黏人宝宝如何炼成的
    帮助恋物BB戒掉恋物情结
    孩子不听话,贿赂or鼓励?
    不宜与孩子逗乐的5种情况
    防止宝宝脾气失控的锦囊妙计
    孩子“逆反期”的危害
    你的宝宝舍得“分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