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宝宝的家长看过来-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三岁宝宝的家长看过来

三岁宝宝的家长看过来

2015-12-09

古人有一句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当然说得有点绝对,但它确实包含了一个真理,幼年的教育是特别重要的。

两岁是孩子的第一逆反期。那么,三岁宝宝的家长如何施教呢?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孩子的非智力心理素质建设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家长,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孩子未来的人生幸福美满。对于美满幸福的定义可以用六个字概括:成功、健康、自在。怎样帮助孩子取得人生的成功呢?进行智力开发是当今家长普遍的尝试。

关于成功,有过这样一个公式:成功=能力+机会。在这里,能力指的是一个人的主观条件,机会指这个人所处的社会客观条件。

不同的人对于能力可能有不同的定义。总体来讲,一个人的能力是由智力能力和非智力能力两部分组成的。情商是衡量人非智力能力的重要指标。

中国目前的家庭教育往往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对孩子未来成功与命运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缺乏全面发展的家庭教育。

那么,什么是智力呢?智力就是我们观察、认识社会、利用经验和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思考能力等等。这种能力家长都比较重视开发,有些人从胎教就开始了。

然而,智商提高了,是不是一定意味着人生的成功呢?

似乎不是这样。

一个运动员技术很好,但如果心理素质不好,临场紧张,承受不了压力及比赛过程中的种种曲折和挫折,就无法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取得好成绩。

情商教育与成功人生

人类一直重视智力的发展,并且有了衡量智力的测试系统──智商;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智商以外,还存在着另一个应该重视的参照元素———情商。

情商反映了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心理平衡的能力。科学家们经过各种测验和考察,证明了情商比智商对人更重要,它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婚姻、工作和整个人际关系的处理,甚至包括他的事业。

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群儿童分别走进一个空荡荡的大厅,在大厅最显著的位置放了一块软糖。测试老师对每一个将要走进去的孩子说:如果你能坚持到叫你出去的时候还没把软糖吃掉,你就会得到奖励,得到另一块软糖。这样,你将得到两块软糖。如果你等不到老师来就把糖吃掉了,那么你只能得到这一块。

实验开始,孩子们依次走进大厅。有些孩子忍受不了诱惑,把糖吃掉了。还有一些孩子明白只要坚持下来,就能得到两块软糖,于是尽量控制自己,转移注意力,唱歌,蹦蹦跳跳,就是不看那块糖,一直等到老师叫他出来,并得到奖励。

专家们把能够坚持下来得到两块软糖的和不能坚持下来只得到一块软糖的孩子分为两组,对他们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只得到一块糖的孩子普遍没有得到两块糖的孩子成功。也就是说,凡是小时候缺乏控制力,情商弱一点的孩子,长大以后不管智商如何,在人生中都不太容易成功。这项研究引发了社会对情商教育的重视。

聪明的家长从小就应培养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还知道什么做法能够成功,能够得到奖励,在竞赛中能够得分。

许多家长总是过多地重视孩子的生活是否优越,是不是很聪明,可是孩子把握人生、控制自己的能力往往被忽略了。家长们把决定一个人婚姻、工作、人际关系、事业的主要部分忽略了,这不是很可惜吗?

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

一位成功人士曾经这样讲过:一生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母亲给我的,叫“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小时候每次跌倒了,妈妈就说,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这个声音成了他人生中的一个警句,一个格言,成为生命的本能反应。在以后的人生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与挫折,这种心理逻辑都会起作用。

这就启发我们,人在幼年时特别容易接受简单逻辑、简单说法的暗示,进而会形成一个影响他终生的心理素质。所以,在重视家庭教育的同时,也没有必要把家庭教育看得特别复杂,往往家长的一个简单动作、一句简单的话语就能影响孩子一生。

古人有一句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当然说得有点绝对,但它确实包含了一个真理,幼年的教育是特别重要的。我们的家庭教育应该提出明确的口号,重视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开发,重视情商教育。这对于独生子女尤为重要。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与“三岁宝宝的家长看过来”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三岁宝宝的家长看过来”还看
幼升小 老师不会告诉你的小秘密
暑假来袭 孩子的人身安全不可忽视
不可不知的宝宝看电视禁忌
孩子入园体检的注意事项
孩子不能承受之重—拒绝留守!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幼儿童话故事:苹果园里的悄悄话
    孕妇国庆出游饮食准备
    幼儿睡前故事精选:奇怪的种子
    宝宝睡前故事选读:不愿过秋天的机器人
    训练宝宝爬行的重要阶段
    幼儿枕边小故事:长颈鹿的幸福愿望
    宝宝睡前故事:神奇的种子
    宝宝过敏性咳嗽该怎么办呢?
    宝宝过敏性咳嗽的主要有哪些症状?
    国庆出游孕妇搭车“好伴侣”推荐
    宝宝分床睡如何更健康?
    婴儿奶粉选择问题分析
    宝宝过敏性咳嗽该吃什么药呢?
    国庆出游孕妇小零食推荐
    幼儿睡前小故事推荐:智斗笨狗熊
    宝宝分床睡注意事项汇总
    宝宝睡前故事精选:红围脖儿
    宝宝爬行的安全注意事项
    宝宝秋季感冒应对方法
    宝宝奶粉选择的误区解析
    十一出游乳制品充饥是孕妇的好选择
    冲调婴儿奶粉的方法
    宝宝善于交际的六大表现
    训练宝宝爬行的好处归纳
    宝宝秋季腹泻处理办法
    宝宝睡前故事推荐:会动的房子
    宝宝奶粉选择的注意事项
    幼儿通话小故事:有一个女孩叫巧姑
    幼儿睡前小故事:胆小的兔子
    幼儿枕边故事精选:没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