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找适合的五类朋友-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帮孩子找适合的五类朋友

帮孩子找适合的五类朋友

2015-12-09

什么年龄最好:

5岁以前

到哪里找:

观察邻居的孩子,如果妈妈面貌可亲,孩子通常也不错。

这个朋友的作用:

这第一个伴儿可以教孩子懂得,有朋友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对于这种玩伴,只要年龄相仿,你不需要硬让他们一起做游戏,只给两个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自己玩就可以了,即使互相不搭理也没关系,因为他们一定能熟悉起来;给他们立个简单的规矩,比如不准打架,要一起分享玩具;控制孩子的游戏时间,因为小孩子一玩起来就没有时间观念了。

什么年龄最好:

快5岁

到哪里找:

去孩子们一起游戏的地方,如小公园、兴趣班等。

这个朋友的作用:

会让他们今后更尊敬异性,更容易与异性有感情上的交流。

男孩和女孩要成为好朋友并不简单,你需要帮个小忙:两三岁时,男孩和女孩没什么区别,但到了4岁,他们开始倾向于与同性朋友在一起,这时,要想办法增加孩子与异性朋友的相处机会;强调异性朋友带来的正面影响,因为会与异性相处的孩子思路想法更开阔;注意自己发出的暗示,孩子对家长的语言和身体暗示都很敏感,像“男孩子就是野”或者“女孩子应该穿花衣服”这类话最好不说;不要硬按自己的喜好给他们安排朋友,不要给学龄前的孩子“配对”,这会让孩子觉得交这个朋友很不舒服。

什么年龄最好:

从3岁开始

到哪里找:

操场、游泳班,甚至只是在你门前玩球的,在路上跑步的孩子。

这个朋友的作用:

可以避免孩子总窝在家里看电视。

邀请这个爱运动的孩子与家人一起散步或骑自行车,他旺盛的精力会感染每一个人;别把体育活动这件事描述得天花乱坠,因为孩子对大人说的特别好的东西都有些逆反心理;即使他的朋友精通各种运动,也别指望你的孩子同样变得如此,只要他能坚持运动,多出出汗,就是成功;要适时介入他们的关系,确认孩子们在做有益的运动,让他们懂得对朋友吹牛是会伤感情的。

什么年龄最好:

从孩子会走路到上学之前

到哪里找:

在孩子的姑表亲戚中找,如表哥、表姐等。

这个朋友的作用:

他不仅会成为孩子的行为榜样,还可以帮你监督孩子的行为。

先确定这个年龄稍大的孩子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带来好的影响,然后告诉自己的孩子,这个“大朋友”有什么优点,为他在生活细节上树立榜样;不同年龄的孩子兴趣上会有差别,做家长的要帮孩子们找到可以一起玩的游戏,比如捏橡皮泥;对独生子女来说,有个大一点的朋友可以学会很多东西,例如合作、分享,不过也要防备孩子偶尔因为一些事不能顺他的意而发生冲突。

什么年龄最好:

4岁以后

到哪里找:

用不着你帮忙。

这个朋友的作用:

这是他向独立迈进的一大步。

从现在开始,孩子将会结交的新朋友有些你喜欢,有些不一定,别为这个焦虑,这是每个孩子的必经之路。去认识孩子新朋友的父母,与他们交流,一起规范孩子们的不当行为,比如他们看暴力电视时要及时制止。让他们呆在一起的时间不要太长,尽量在公共场合见面,这样也方便双方家长交流。如果孩子对你的干涉感到不快,那么要让步。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处理不同意见,去面对朋友之间的冲突,甚至去亲手结束一段友情,都是他必须学习的功课。如果孩子和朋友的关系日益亲近,应当鼓励。

儿童心理学专家莫伦·欧布拉博士指出,从两三岁起,孩子就开始考虑如何与朋友交往了。如果他能从觉得“我们在一起很好玩”,发展到思考“为什么我就是喜欢这个人”,就说明他已经开始享受大人们可以享受的美好友情了。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与“帮孩子找适合的五类朋友”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帮孩子找适合的五类朋友”还看
细数那些教宝宝识字的妙招
培养聪明宝宝须做的10件事
怎么正确引导孩子学英语
让孩子学会坚强至关重要
如何教育没有耐心的孩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早教,从“模仿”开始
    隔代教育:外婆抚养出来的美国总统
    言而有信:3.15热议儿童诚信教育
    揭秘世界各国的儿童节
    父母十种态度 让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乐活·视野:五岁孩子携勇气,登峰3000米
    带孩子安全乘坐飞机与自救逃生攻略
    你还在用pad早教吗?
    德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乐活·视野:荷兰零下4度幼儿园戶外活动
    遇上恐怖分子,爸妈容易疏忽的问题
    且行且谨慎:海外生子可享受的福利
    教养·学习:父母勿失信心
    早教机的315维权
    爸爸育儿有妙招,6招hold住小宝宝
    德国父母也有“成绩单”
    正强化教育让孩子更受欢迎
    时间都去哪了?不做“失陪族”父母
    教养·学习:十招让子女开心快乐
    孩子:你的人生有三件事千万不能俭省
    让孩子失去安全感的4句话
    小心!这些花草有毒,孩子千万别碰
    “最强大脑”:失去快乐的成功值不值?
    探索·解读:活的出色,生命何妨粗糙对待
    “我从哪里来”——各国性教育读本尺度大PK
    德国:宝宝学外语,最好2岁开始
    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为何会因子女教育辞职
    错误的“鼓励”使孩子更自卑
    哈佛访学一年,让我懂得如何做父母
    5个国家的小学生守则,看完后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