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小时候还不会呢!”-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妈妈小时候还不会呢!”

“妈妈小时候还不会呢!”

2015-12-08

弱小的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萌发之后,会渐渐喜欢在比较中确认自己的力量,并在较优势领域建立自信,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通常会成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角色,一方面,在孩子眼里,父母通常是绝对的厉害人物,而他的弱小感,就通常是在父母的“能干”之下体验出来的。另一方面,一旦孩子发现某一方面能胜过父母,便会加倍感觉到自己的力量(这种优越感要比跟同龄小朋友的比较大好几倍),反之,一旦他们发现某些事父母也做不到,就会有种“原来大家都一样”的感觉,不会因为自己的“无能”而产生挫败感。比如,孩子在邀请父母跟她一起“抢东西”时,一旦发现可以抢过父母,那种得意的心情恐怕比吃了一支美味冰淇淋还来得爽快!反之,孩子某件事总做不好时,很可能会因为挫败体验而失去信心,这时,如果他发现父母也做不到,就不会轻易丧失继续尝试的勇气。

认识到这一点后,我在建立桐桐的自信时,偶尔也把自己当成桐桐的参照物,让桐桐多一些舒服的情感体验。

比如,桐桐画画得很好时,我就会这样表扬她:

“哦,这是谁画的呀,这么漂亮!”

这时,桐桐当然会得意地说那是自己画的。我便进一步表示钦佩:

“哦,桐桐真是太厉害了,妈妈小时候还不会画呢!”

于是桐桐更加自信,得意地对我说:

“那你可要多向桐桐姐姐学习啦!”

再比如,桐桐在最初尝试自己脱裤子大小便时,并不那么顺利,很多时候都会因为脱的位置不当而尿在身上,为了让她少一些挫败感,我便经常安慰她说:

“桐桐已经很能干了,这么难做的事情,妈妈小时候也做不来呢!”

桐桐似乎很喜欢听这类话,并多了一些尝试的勇气,有时候努力做某件事也不成功的时候还会自我安慰:“妈妈小时候也不会呢!”

无独有偶,有一次陪桐桐看法国引进的“爱米丽”系列绘本,就读到这样一个故事:

爱米丽不小心尿了床,被哥哥耻笑,感到非常难过,就坐在椅子上哭,妈妈发现了,就过来对爱米丽说:小孩子都会尿床的,妈妈小时候也尿床呢。爱米丽听了,就开始慢慢思考妈妈的话,后来终于得出结论:我和妈妈小时候一样呢,我是正常的孩子!想到这里,她不哭了,挫败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明天不会再尿床”的自信!

由此看来,孩子们都是希望跟强大的父母作比较的。所以,我们这些当父母的,偶尔在其他场合拿自己小时候的“笨拙”来说说事,让孩子发现一个并不是那么全能的爸爸或妈妈也未尝不可。我们的形象不仅不会因此变得渺小,反而会让孩子发现一个更加接近自己、更加亲切的朋友!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与““妈妈小时候还不会呢!””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妈妈小时候还不会呢!””还看
如何应对孩子的不合理请求?
拓展孩子成长的宽度
反思幼儿园小学化 给孩子正常童年
你真的了解早教意义吗?
大数据揭秘男孩教养的5个禁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模仿--2岁前的必修课
    宝宝当众哭闹聪明爸妈会冷处理
    5大方略让宝贝告别啃指甲
    四种典型的婴儿意图
    宝宝间亲吻父母别大惊小怪
    全职妈妈的N个心灵处方
    孩子“逆反期”的危害
    从出生开始培养四个好习惯
    父母11个坏习惯宠坏孩子
    孩子不听话,贿赂or鼓励?
    让孩子受益终生的9个好习惯
    了解哭泣BB背后的真相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七个习惯
    宝宝哭闹父母需控制好情绪
    3岁以内的宝宝爱发火的原因
    四类个性宝宝性格转型方案
    你的宝宝舍得“分享”吗?
    宝宝“恋物”怎么疏导
    正确对待孩子的幻想型撒谎
    孩子为何以摔东西为乐
    如何应对“踢被”小宝宝
    粘人宝宝,你在想什么
    家有顽皮宝宝的教育策略
    如何解决孩子睡觉难的烦恼
    家长九种行为最伤害孩子
    教你如何纠正宝宝自私的行为
    父母最让孩子伤心的四种行为
    孩子遭欺负如何处理?
    四招让男宝宝远离“娘娘腔”
    宝宝19种不听话行为全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