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胜宝贝也能输得起!-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好胜宝贝也能输得起!

好胜宝贝也能输得起!

2015-12-08

相信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大约3岁左右开始,孩子会变得特别好胜,喜欢在任何有比较意义的活动或行为中胜出,一旦发现自己不占优势,就容易失望、生气、发脾气甚至撒泼耍赖,很难摆平,虽然这是特定年龄特有的心理现象,却常常成为让家长头大的教育难题如何引导输不起的孩子,换句话说其实就是如何面对孩子好胜心强的问题。很巧的是,我的女儿桐桐,就正处于这个年龄阶段,因此,在如何引导她能输得起的过程中,也算积累了一些实战经验

相信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大约3岁左右开始,孩子会变得特别好胜,喜欢在任何有比较意义的活动或行为中胜出,一旦发现自己不占优势,就容易失望、生气、发脾气甚至撒泼耍赖,很难摆平,虽然这是特定年龄特有的心理现象,却常常成为让家长头大的教育难题。

如何引导输不起的孩子,换句话说其实就是如何面对孩子好胜心强的问题。很巧的是,我的女儿桐桐,就正处于这个年龄阶段,因此,在如何引导她能输得起的过程中,也算积累了一些实战经验。我觉得,引导孩子输得起,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避免心理暗示,减缓孩子对“输”的焦虑情绪

孩子输不起,除了跟自我意识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喜欢在比较中确认自己的力量有关之外,还可能是因为家长不经意间给了他们这样的暗示,即孩子表现好了就高兴,表现不好了就不高兴,以成败论犒赏。比如,孩子哪项行为比其他人做的好了,就拼命表扬,而对于孩子弱势的行为习惯,则有意无意地表现出一定的失望,甚至无意中当面把孩子跟别人做比较,“你看人家小X跳得多高啊”、“你看人家XX唱得多好啊”长此以往就会给孩子这样的错觉:爸爸妈妈只喜欢强胜的我,如果输给了别人,他们就可能不喜欢我了。所以,日常生活中跟孩子互动时,家长一定要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反应,不要过分在意他们的输赢,否则就可能“逼”出一个输不起的孩子。

必要时,家长甚至可以淡化对孩子成功成绩的反应,强化对其“输得起”之行为的肯定。比如,桐桐曾一度非常好胜,容不得别人比她强,为了让她明白“输得起”也是一种好品质,在有竞争或比较意义的活动中,如果她输了没有哭,我就借机表扬她:“桐桐真棒!不仅赢得起,还输得起,好样的!”当然对“输得起”的正强化也不可滥用,以免矫枉过正,否则,孩子果真一点竞争意识都没有了,也未必是件好事。

多元鼓励,让孩子认识到失败了并非一无是处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输不起”的习惯,正确的做法并不是禁止孩子竞争,而是让孩子明白失败了并不是一无是处。比如,孩子和别人玩“扳手劲”失败了,可以安慰他:“虽然你的手劲不如XX大,但跳得比他高啊!”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不可能事事都比别人做得好,只要努力了,不论成败,自己都是父母最爱的小孩。

桐桐和小表姐在农村外婆家的时候,一度喜欢比赛吃粥,看谁先吃完,可是经常出现问题,因为谁输了都不开心,后来为了减少餐桌上的不愉快,我就引入两个奖,一个是“吃得快”奖,看谁先吃完;一个是“白白碗”奖,看谁吃得碗最干净,因为通常都是小表姐先吃完,桐桐吃的碗最干净。实践下来,果然两个人都能各得其所,开心异常。引入“双奖”形式,我的意图也是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长处,不能仅盯着别人的成绩心里闹腾。

创造教育契机,引导孩子换位思考

日常生活中,父母还可以有意创造一些教育契机,引导孩子换位思考。比如,在跟孩子比赛时故意输掉,然后学着孩子的样子生气地罢工并说些“不玩了,真没劲”之类的话,如果孩子反过来恳求继续玩,则在继续玩的时候赢她,观察她输了之后的反应,如果她输了就像平时一样不开心甚至罢工,就引导孩子反思刚才自己输了罢工时她作为赢家的所思所想,并借机给她讲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如果孩子输了能够做到继续努力,就借机表扬她“输得起”的勇气。家长在接下来的游戏中故意让她赢,进一步引导她体验“输了并不可怕,只要不放弃努力,就可能成功”的道理。久而久之,孩子就渐渐明白了最重要是的游戏或交往本身的快乐,而非谁强谁弱这个结果。此外,在孩子同伴交往过程中,也可以随机渗透相应的教育。

寓教于乐,让孩子与绘本形象一起成长

幸运的是,当前,市面上有一些关于孩子好胜主题的绘本,可以为我所用。比如,我陪桐桐看过一本《不,我赢了,不,我赢了,我赢了》,这是一个关于好胜心的故事。没有什么吸引人的情节,却深得桐桐喜欢,小家伙连续看了一段时间后,就从上面学会了一句话:“你不可能总是赢。”然后,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原本好胜心强的桐桐,就慢慢发生了变化

有一次我和小家伙用“剪子包袱锤”来决定谁出局。没想到玩了几局之后,全是我胜出,要知道,如果是以前,输到这个份上,小家伙早就发急了,这次竟然没有,为了挑战她的极限,继续锻炼她的耐受力,我又继续让她输了好多盘,小家伙才有点急了,但第一反应却不是无理取闹,而是来了这么一句话:“妈妈,你不可能总是赢!”此后,类似的场景又出现了许多次,每次小家伙输的落花流水之际,就会用那句话来排解情绪。

除了以上几点,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孩子输不起的现象,家长不可对教育引导的期望值过高,再好的教育方法,也很难指望有立竿见影之效,需要家长对孩子行为的反复做好思想准备。因为,但凡某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会面临一些心理特点,比如护东西、爱说谎、执拗等等,一般都不是通过几次的疏导能解决问题的,须得等她的心智成熟到更高的程度,她才可能超脱当前的“问题阶段”,这需要时间,家长应该耐心等待,但不要放弃引导,只是不能对引导的结果抱有太多期望。小家伙不买账的时候,家长要敢于承认自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同时也要有勇气让孩子面对失败的挫折,孩子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明白,她的成长环境,不能她说了算,她需要面临各种挫折,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学习调适自己。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与“好胜宝贝也能输得起!”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好胜宝贝也能输得起!”还看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响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李嘉欣重培养儿子EQ和责任感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认识宝宝的情绪
    怎样正确教会孩子学说话
    重视婴幼儿的早期语言训练
    宝宝学说话家长咋帮忙?
    美国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
    宝宝为什么不爱洗澡?
    父亲和女儿--怎样才不逾矩?
    给孩子添点耐性
    儿童孤独症早期识别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宝宝的性格
    宝宝缺少安全感有这些表现
    宝宝的心理压力如何缓解
    3岁前宝宝必须纠正的性格
    关注女儿的幼年成长
    父母如何给宝宝安全感
    宝宝的阅读习惯从可以竖起头起
    婴儿生来就会"吃醋"
    克服孩子性格软弱的好方法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怕什么
    宝宝的尖叫沟通法
    6招培养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
    伤害孩子心理的牢骚话
    尊重宝宝创造的童话世界
    解读小孩子的自我探索心理
    幼儿的自我意识该如何培养
    爱做白日梦的宝宝更聪明
    幼儿时期的6个情感需要
    训练宝宝好奇心的N种方法
    0-6岁儿童的发展敏感期
    消除宝宝小脾气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