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产生过度依赖行为-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别让孩子产生过度依赖行为

别让孩子产生过度依赖行为

2015-12-08

25 岁的大雄很少能一个人独立完成什么事情,对周围的人非常依赖。不管是在家温书还是出门购物,都要妈妈陪着。他还从未交过女朋友,因为他觉得到时候,妈妈会帮自己解决的。如果周围的人拒绝他,他会非常愤怒,关起门来摔东西,大喊大嚷,将恶劣的情绪变成破坏的攻击,向着周围发泄出来。

临床诊断: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界限让他内心充满冲突和负面情绪

经过深入沟通得知,从小妈妈对大雄百依百顺。在家中,大雄可以做任何事情,即便不合理的愿望,妈妈也会努力帮他达成,如大雄可以打妈妈的脸,妈妈仍是一脸愉悦的表情。小时候的大雄就常有“妈妈和自己是一体的”这样的感觉,他不知道自己和妈妈的界限在哪里。

家人的纵容 孩子未曾在自己与世界间建立起清晰的界限

生长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的大雄,有一个错觉,即这个世界就像家这么大,自己与世界之间,也没有足够清晰的界限。周围的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帮助自己。

一旦根深蒂固地建立起这种错误观念,当他长大进入陌生地域时,他也会认为,这些地方也是属于自己的,对任何物品,自己也有随意处置权,而身旁的每一个陌生人,也理所应当对自己好、照顾自己。

但一旦遭到拒绝,孩子就会觉得特别委屈,爆发出各种不舒服的情绪。即使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也许过一段时间之后,被迫要接受现实。但已经在心里产生各种不良的阴影。

混乱的规则让他内心充满冲突

孩子在出生时,并没有学习与掌握这个世界的各种规则,所以,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学习各种规则。

但父母或者养育者,往往用自己的习惯与孩子沟通,更让孩子感到困难的是他们对于规则并没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或者明确的说明过程。像在大雄家中,妈妈从未对大雄明确解释“妈妈和你并不是一体的,你是独立的个体,有些事情是需要你自己面对、自己解决的。”这次妈妈帮大雄解决这件事,下一次可能就不行。

孩子就会因此而产生左右冲突的情况,他不知道如何取舍,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做。当孩子对世界间的各种规则,无法判定对错,也无法知道具体的边界,无所适从时,就会形成种种负面的情绪和攻击性的行为。

育儿建议:建立界限从家庭开始

在家庭里,我们和孩子之间,也需要建立起来一定的边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学到与他人建立良好的边界。

1、用爱和尊重树立起家庭的边界

父母往往会忽略界限问题。当孩子进入到家庭的各个区域时,觉得都是家里,没关系,并没有足够的指导。这时候,孩子就容易以为,家庭里甚至外面的每一寸地方,都属于自己的,如果父母从小就能用关爱的方式给孩子适当的指导,例如温柔地告诉宝宝:“这是宝宝的地方,这是父母的地方,要进入到父母的房间里,就不能随便翻动东西,有什么需要,要和父母说。”那么,孩子从小就知道这个世界有一块地方是不属于自己的,从而建立起清晰的边界,当与家庭之外的世界接触时,也更容易建立明确的界限。

宝宝妈妈就利用颜色来做一个有效的区分:她将宝宝可以自由活动的空间,如客厅和宝宝的房间涂成浅蓝色,在这个区域里,孩子可以自由的活动,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吃各种食物,也可以不向大人请示。而将父母的卧室,涂成黄色,意味着孩子可以进入,如果要取用什么物品,则需要向大人请示。至于各种电器开关所在位置,还有厨房,则在前面标一条红线,意味着这个区域不可以随便进入,如果要进入或动用的话,而需要大人的同意。通过严格执行,在宝宝的内心中,建立起一个清晰的界线,对于以后再建立各种规则来说,是非常好的起始方法。

2、用界限帮助孩子建立起独立自我

自我与世界的界限产生问题,不仅仅影响着各种规则的建立,也会使孩子的独立自我难以形成。当孩子与父母的界线不清时就会认为父母与自己是一体的,难以分开的,既然如此,自己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与挫折,父母也应当来一同承担。如此一来,就会将自己理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也都推向父母与家庭。这都是因为这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建立起与父母的良好边界,并由此发展出独立的自我。父母应该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孩子建立起边界。小孩子才会鼓起足够的勇气,去应对世界上的各种挑战。由此,才能建立起独立的自我。

但孩子的心中本来是没有边界,要想建立起相应的规则,本来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现代社会里,父母与孩子的交流,越来越复杂与微妙。边界的建立也变得更加不易。在这里,有几个小方法可以参考:

方法一:父母需要以身作则,任何规则如果只是针对小孩,而父母可以置身度外,那这个规则肯定不容易被孩子所接受。例如有的父母要求孩子做作业,但自己却在一旁看电视,看得眉飞色舞,却要孩子专心。

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这非常难以做到,也很难有好的效果,请家长们记住一个道理,要让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也要做到,身教有时候比言传更重要。

方法二:边界的内容必须清楚简单,什么是可以做,什么是不能做,如果太模糊不清的界限,最好不要与孩子分享,也不要让孩子执行。否则孩子容易迷惑,内心也容易左右为难。反而效果不好。

方法三:要保持有良好的沟通。家长总是喜欢独断专行,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这思考问题,甚至帮孩子去决断。这种不尊重孩子的方法,容易引发孩子的拒绝,很难建立起良好的界限。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与“别让孩子产生过度依赖行为”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别让孩子产生过度依赖行为”还看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响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李嘉欣重培养儿子EQ和责任感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只有妈妈才知道女儿的小秘密
    给孩子界限,严禁沾染恶习
    如何帮助宝宝提升平衡力
    告诉孩子什么比钱更重要
    神经学上没有“输在起跑线上”
    生活中7个小细节帮助孩子提高智力
    “零岁教育”打造聪明宝宝
    宝宝4种天赋靠家长充分引导
    面相判断你是否养了聪明BB
    宝宝爬行,其实没那么难
    开拓宝宝智力的四大刺激法
    小宝宝看电视早教还是伤害
    自己判断孩子的智力是否正常
    孩子想像力培养并非无中生有
    如何锻炼孩子的胆量
    日常生活39法 让宝宝更聪明
    生活中伤害宝宝智力的“杀手”
    遗传与环境哪个对孩子影响更大
    5款游戏有助于孩子学认字
    告诉孩子获取钱财的生活之道
    教BB排序的日常8个小游戏
    只有爸爸才知道儿子的小秘密
    孩子的自理能力需早早锻炼
    儿子要钱,爸爸给
    由爸爸告诉女儿花钱的准则和底线
    透视新生儿五种有趣“潜力”
    对宝宝进行听力训练有什么好处
    促进宝宝手眼协调的5游戏
    四方法练出宝宝好握力
    警惕玩具噪音影响宝宝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