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请这样爱我》连载-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妈妈,请这样爱我》连载

《妈妈,请这样爱我》连载

2015-12-08

1. 摔倒的故事

——无分别的爱

今天周六,刘老师值班,一位妈妈带着3岁的孩子来咨询,奶奶在旁边陪着。

刘老师带妈妈参观教室,孩子对幼儿园很好奇,东跑跑西蹦蹦,摸摸这碰碰那,奶奶则在一边不停提醒“不能这”“不能那”“别这”“别那”的。

忽然,孩子摔倒了,“哇”地大哭起来,奶奶急忙把孩子抱起来,一边埋怨孩子,一边哄孩子,忙乎了一会,孩子哭声不见消停,奶奶就打起了身边的地板和凳子,说:“宝贝别哭,都怪这地板,还有这破凳子,奶奶给你出气”

只是孩子还是“哇哇”哭着,还变本加厉地躺倒在地上,看样子一时半刻是停不了了,奶奶在一旁唠叨着,束手无策。

刘老师走了过去,蹲在孩子身边,问孩子:“宝贝,摔疼了吧?我可以把你扶起来吗?”

孩子满脸都是泪水,点了点头。

刘老师把孩子抱了起来:“宝贝,摔疼了吧,来,老师揉揉。”刘老师轻轻地揉起了孩子的膝盖,孩子渐渐安静了下来。“好点了吗?”孩子点点头。刘老师把手从孩子膝盖拿开,说:“现在,老师要揉揉地板,还要揉揉凳子,它们刚才也很疼啊。”说完,刘老师就去轻柔地抚摸地板和凳子,孩子惊奇地看着这一切,完全忘记了哭泣。

“你愿意帮老师一起,揉揉地板和凳子吗?”“嗯。”孩子回答道,也蹲下学着刘老师的样抚摸地板和凳子。

“好了,我听见地板和凳子说不疼了。它们还说谢谢你啊。”“来,我们俩握握手,老师替它们谢谢你。”刘老师和孩子握了握手,代替地板和凳子谢谢孩子,看得出来,孩子很

开心。

剩下的时间,孩子很安静地在幼儿园玩着。

妈妈感慨万千,走的时候对刘老师说:“原来应该这样跟孩子说话啊,真是想不到。到了这个地方,怎么感觉自己的心就变了,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我坚持在教育中提倡“无分别的爱”。

什么是“无分别的爱”,与其单讲一些枯燥的理论,不如通过本书中的案例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真正的生命教育、心灵教育、人性教育,必须无分别地爱所有的一切。这就是无分别的爱。

地板和凳子,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打它们,也许,不仅仅只是“玩”那么简单。

我们要知道,孩子也是不折不扣的弱者,他们也没有多少反抗的能力,

比地板和凳子强不了多少。更要知道,在很多时候,在很多场合,我们也是弱者,比孩子强不了多少,也没有多少反抗的能力。

假如,当我们是弱者的时候,我们遭受了不公的待遇;那么,反过来,当我们在面对弱者的时候,也许,生命的惯性也会让我们不公正地对待他们。

但是,如果这样下去,这样一代一代下去,人类永恒的幸福,就永远不会到来,反过来,历史只会在轮回中重演着无尽的相似悲剧。

怎么办?就让我们从这一刻开始,从对待地板和凳子的态度开始转变吧。当生命连地板和凳子都可以怜爱的时候,还有什么是不可以唤醒和转变的呢?就这样,渐渐地,让我们从“有分别的爱”转变为“无分别的爱”吧。

唯有我们的转变,才可以在生命至关重要的幼年时期,帮助我们的孩子,在心灵深处,种下“无分别的爱”这颗高贵的种子。

这高贵的种子,会渐渐生根、生长、开花、结果。唯有它,才有能力,抹去生命曾经的创伤,抹去所有可能带给下一代的感染和复发。

林老师寄语:

当生命连地板和凳子都可以怜爱的时候,还有什么是不可以唤醒和转变的呢?

唯有我们的转变,才可以在生命至关重要的幼年时期,帮助我们的孩子,在心灵深处,种下“无分别的爱”这颗高贵的种子。

2. 吃手的故事

——满足孩子的安全感

小依来幼儿园时已4岁,吃手很厉害。

尤其是临近放学时,吃得尤其厉害,妈妈一来接,看见他在吃手,就大声训斥,然后直接动手,把小依的手扒拉下来。小依大哭起来,恐惧的泪水在脸上肆意奔淌,身体在哭泣中轻轻抖动着,像一棵旷野中孤独的小树。

王老师赶紧制止住妈妈,对妈妈说:“孩子吃手很正常,慢慢就会不吃的,请给予孩子时间和信任。”妈妈很焦躁:“从小就这样,怎么管都没用,现在都4岁了,越来越厉害了,别的孩子早就不吃了,这不制止不行啊。”

王老师就和妈妈商量,希望妈妈能给孩子一个月时间,这一个月内,看见孩子吃手,不说孩子,更不打孩子。这一个月的时间,给予孩子充分的“无分别的爱”,看看孩子会不会发生变化。

妈妈满腹狐疑,但还是勉强点头同意了。这一个月,王老师对小依做了很多,但是,在吃手这件事上,她做得最多的是视若无睹。有的时候,王老师和小依单独在一起,也会学着小依的样子,吃着手和她聊天,和她分享吃手所带来的快乐。

有的时候,王老师也会问小依:“你为什么爱吃手啊?”小依:“我不知道。”王老师:“我知道。”小依:“是什么啊?”王老师:“我小时候也吃手,我想,是孩子都要吃手吧。”小依:“那×××怎么不吃手啊?”王老师:“你爱吃鱼吗?”小依:“爱啊。”王老师:“那×××爱吗?”小依:“他不,他爱吃肉,昨天那个平鱼他就不爱吃,他就爱吃鸡腿,上次鸡腿他吃了两个还不够。”

王老师:“对啊,你爱吃鱼他爱吃肉,你爱吃手他不爱吃手,每个人都不一样嘛。”小依:“噢,是这样啊。”小依若有所思。一个礼拜过后,小依就不怎么吃手了,妈妈很惊喜,和王老师深聊过后,终于转变了态度,在妈妈的配合下,小依很快就度过了这个生命的特殊阶段。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到底是什么有效地帮助到了小依?

真正的生命教育,什么才是关键呢?

一开始,孩子为什么要吃手?

远比这个问题的答案重要的是:这是一个事实。

既然这是一个事实,是生命的必然的天性,那么,我们当予以尊重和敬畏。反过来,当我们失去这份尊重和敬畏,只是随着自己的自以为是而肆意妄为的话,我们伤害的,必然是生命最重要的力量之源。

这个力量之源,就叫做安全感。

为什么孩子这么“大”了还吃手?显然, 孩子的安全感严重不足。安全感严重不足导致的吃手,你越打他骂他制止他,他就会越缺乏。

4岁还吃手算什么?

有为人父母还吃手的呢。同时,我们当深思:连吃手都被拒绝的生命,他被拒绝的,难道仅仅是吃手吗?往往,这样的被拒绝的生命,他的疾患和症状,远远不止是吃手啊。生命必然的天性有其积极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当予以至高的尊重和敬畏。

这种天性也包括吃手。

至少,吃手也是在满足生命的安全感,在减消生命的不安全感。至少,吃手也是生命在某个特定的阶段,爱自己的最好的方式。

生命中所有的真实的呈现,不管我们是否知道原因,不管我们喜好厌憎,我们都要以最高的尊重和敬畏,去尊重它,去理解它,去倾听它。

这就是无分别的爱。

所以,吃手该怎么办,也就很清楚了。 去好好满足生命的安全感,如是而已。生命必然的天性,都是有其积极的价值和意义的,自然,这其中也包括吃手。所以,这是一个积极的行为,这是一个正确的行为,这是一个有意义的行为。

所以,又何必去理会它、介意它呢?当你不理会它、不介意它,你就是在以最好的方式尊重它,理解它,信任它,接纳它。你就是在以最好的方式,给予对面这个生命以高度的安全感。

故事中老师所采取的种种看似不同的教育形式,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在以向生命的天性致敬的方式,在满足孩子的安全感。

要知道,真正的关键是在这里。这样致敬的方式,不是一个月内如此,不是仅对小依如此,而是在任何时间,在任何空间,对任何对象,均是如此。

林老师寄语:

生命必然的天性,都是有其积极的价值和意义的,自然,这其中也包括吃手。

3. 生病的故事

——真实的价值

周三晚上很晚了,小力妈妈打电话给曹老师:“曹老师,小力发烧了,要输液,但是拒绝扎针,也拒绝吃药,怎么哄怎么劝都不管用,没有办法,我只能麻烦您来医院一趟,请您来帮帮我。”

曹老师到了医院,小力已经在精疲力竭中睡着了,曹老师一摸小力的脑门,烫得很,妈妈说刚量完体温,38.7℃。在等小力醒来的时间里,妈妈使劲跟曹老师抱怨:以前这孩子不这样啊。以前也是每次打针都使劲哭,但都哄哄就好了。跟他说不疼的,一会就好,怎么这次就不管用了?使劲表扬他勇敢了,也使劲鼓励他了,怎么越大越跟他说男孩子要勇敢要坚强,真是看看人家比他还小,也没见这个样子啊真是恨不得想使劲踹他。

曹老师在旁边,静静听着,等着小力醒来。还好,不一会儿,小力醒了,看见曹老师,愣了一下,咧咧小嘴,满脸委屈的样子,又要开哭了。

“来,老师抱抱。”曹老师也很难受,很心疼孩子,赶紧把小力从妈妈怀里接了过来。曹老师先给小力讲了一个小故事,小力听得津津有味,完全忘记了哭泣。故事讲得差不

多了,曹老师就问小力:“小力,你生病了?”“嗯,老师,我发烧了。”“很难受吧?”“嗯。”“那怎么办啊?” “”

“医生要给你打针吃药,你不喜欢,是吧?”

“嗯,我不要,我不要。”小力立马嚷起来,小嘴一咧,又要开哭。

“是啊,老师也不喜欢打针,我想,没有人会喜欢打针的,你想哭就哭一会吧。”

“老师也不喜欢啊?”一听这话,小力倒是不哭了,只是转头很奇怪地看着老师。

“是啊,打针好疼啊”说着,曹老师做出一副疼痛的样子。

“你看看上次打针,打到老师这个地方了,好疼啊”

“你上次打针打到哪里了?让老师也看看。”

“老师,我这儿,这儿,都打过针。”

“哇,你好勇敢啊,打过这么多针。”

“打针这么疼,你是怎么挺过来的?”

“没事的,忍一会就好。”

“真的,宝贝,你真是勇敢啊,这次又要打针了,能让老师看看你的勇敢吗?”

“嗯。”于是,打针很顺利地完成了,针扎进去的时候,小力哭了几声,可是一会就不哭了,一切都很顺利。

曹老师陪小力输完液,妈妈配了些药,让曹老师带回幼儿园,明天给小力吃。自然,小力会轻松愉快地完成吃药任务。

到了家,妈妈问小力:“为什么曹老师在你就不怕打针,也不怕吃药,在妈妈面前你为什么就这么不乖?”

小力没搭理妈妈。

曹老师做了如此清晰的示例,这位妈妈还是不懂,后来曹老师跟妈妈好

好聊了一次,解答了妈妈的疑问。

见过太多的孩子,打针吃药就像上刑场一样,我们忍不住要问:

孩子怕的,究竟是什么?

孩子真的是怕疼吗?

我的女儿小香香在1岁多开始懂点事的时候起,就不怕打针,不怕吃药,甚至还很享受这个过程,每次去医院都欢天喜地的。因为她喜欢人多,而医院的人总是很多。我想,对于她来说,去一趟医院,和大一点的孩子去一趟游乐园的感觉,应该是一模一样的吧。

当然,针扎进去的时候,她也会因为疼而哭几声,但是也就这个样子了,其他时间,都是欢天喜地的。

所以,孩子真的是怕疼吗?显然,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孩子怕的,究竟是什么呢?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你悟出来后,那么,以后你的孩子每次去医院的心情,也会和去游乐园是无分别的。

去医院和去游乐园无分别,这是“无分别的爱”的教育的自然结果。

孩子怕的,究竟是什么?在我看来孩子怕的,是被欺骗,是被一次又一次地欺骗,一遍又一遍的所谓“不疼”的谎言。

孩子怕的,是不被允许,是不被允许因为疼而掉眼泪。

(一遍又一遍地“不要哭不要哭”“别哭别哭”。)

孩子怕的,是不被接纳,是不被接纳因为害怕而表现出的退缩和拒绝。

(一遍又一遍地“要勇敢要坚强要好样的”。)

所以,怎么让孩子去医院和去游乐园无分别,只需要把这些“欺骗”,把这些“不允许”,把这些“不接纳”“不要”“不”统统都去掉,就好了嘛。

曹老师所做的,其实就是这些:没有欺骗、全盘允许、充分接纳。

也就是说,除了对生命的最高的诚实、理解、尊重、信任等等之外没有其他的了。

孩子生命中所有的真实感情,所有的真实感受,都是好的,都是美的,我们只需静静地用心聆听,用心尊重,用心理解,如此而已。

有没有人,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给过我们这样的爱呢?还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斥和弥漫着“必须这样”“应该这样”“不要那样”“不能那样”“这好”“那不好”等等的声音呢?这样的声音,它是在做什么呢?它就是在摧毁来自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实声音。

内心真实的声音,是错的,是不对的,是要修改的。

自己真实的感情和感受,是会被无情地漠视、否定和打击的,借由种种貌似合情合理无法抗拒的名义。

我们必须扭曲、修改、装扮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感情和感受,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存活下来。

显然,这是这个世界最可怕的现实,是生命真正的噩梦之源。

所以,生命真正惧怕的是对真实的否定。看起来,这个世界什么都可以存在,唯独不能存在的,就是真实。

这才是真正的惧怕之源。只是,这也是所有的悲哀之源。

所以,生命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和真实的自己在一起了。我们已经遗忘很多,我们已经迷失很久,我们已经尘封很久亲爱的爸爸妈妈们,难道我们还想让我们的孩子,也过着和我们一样的,和自己真实的心灵永久隔阂着的所谓的“美好”的生活吗?

林老师寄语:

孩子怕的,是被欺骗,是被一次又一次地欺骗,一遍又一遍的所谓“不疼”的谎言。

4. 糖果的故事

——接纳生命的天性

有一天,丁丁妈妈满脸郁闷地来找我,坐下来没说几句话,就号啕大哭,我给她倒了一杯水,递上纸巾,然后,等着她安静下来。

丁丁妈妈边哭边说:“林老师,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发现丁丁开始啃指甲了,刚开始还只是偶尔,后来越来越频繁,我一直没有太放在心上,觉得会很快过去的,但是最近这几天在家生病了没上幼儿园,就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啃指甲,啃得指甲一片血肉模糊,并且啃得越来越投入,越来越专注。我心里烦透了,我想,丁丁一定是有焦虑了,但是我不知道他在焦虑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焦虑。刚才我实在忍不住了,动手打了他一顿。林老师,我快崩溃了,希望你能帮帮我。”

说完了,丁丁妈妈也终于平静下来了。“丁丁妈,还记得一个月前吗,王老师找你谈过一件事?”“一个月前?谈过事?”“王老师发现每次分享课上,丁丁都特别爱吃糖,比别的小朋友爱吃多了,问你是不是在家里限制丁丁吃糖了。”我提醒她。“哦,想起来了。”“想起来就好,当时你是怎么回答的?”“怎么回答?我说那还不得限制啊,吃糖多对孩子不好,必须限制。”“好,孩子为什么啃指甲,你知道原因了吗?”“”丁丁妈妈没有反应过来。“你不是说孩子焦虑吗?你也不知道孩子为什么焦虑,现在,答案已经告诉你了。”“难道是不让吃糖?”“你说呢?”“林老师,那应该怎么办啊?”“怎么办早就告诉过你们了,不用我再重复了吧?”“知道了,林老师,谢谢你。”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与“《妈妈,请这样爱我》连载”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妈妈,请这样爱我》连载”还看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响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李嘉欣重培养儿子EQ和责任感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解析新生儿表情“暗语”
    宝宝支气管哮喘的症状
    新手爸妈育儿六件蠢事 以后别再犯
    让孩子爱上白开水的方法
    宝宝冬天穿太多易中暑
    别把宝宝鼻炎当小病
    妈妈如何让宝宝运动
    宝宝患感冒的五个典型误区
    六个育儿坏习惯新妈不可有
    宝宝“便事”为何多烦恼
    7大指甲现象 揭示幼儿缺啥?
    幼儿早期阅读不能光看不听
    宝宝不宜多喝益生菌饮品
    阅读早教有窍门
    冬天宝宝慎用羽绒被和电热毯
    父母该给低龄宝宝选择的书
    8步让宝宝冬季洗澡不受冻
    应对宝宝咳嗽的育儿新方式
    每天早上先闻闻孩子的口气
    如何正确的给宝宝测量体温
    如何科学有计划安排宝宝作息
    哪些方法提高小儿免疫力
    过敏宝宝巧护理
    宝宝长牙期该注意的10件事
    宝宝口疮的简易疗法
    你家的婴儿床也有这些隐患吗?
    睡前10分钟亲子共读
    孩子喝水要讲究科学
    妈妈巧整治宝宝胃口不好
    妈咪要学会的给宝宝剪指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