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压岁钱的“后遗症”-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小心!压岁钱的“后遗症”

小心!压岁钱的“后遗症”

2015-12-08

春节是中国人最盛大及最隆重的节日,穿新衣,贴春联,逛花市,守岁对于孩子们来讲最最开心的是可以到处“兜利是”。古时的压岁钱只是几枚铜钱,价值不大,属于一种象征性礼物,内中贯注的是我国“礼轻情意重”的传统送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岁钱逐渐由压祟除邪的作用演变成对孩子们的新年馈赠,由铜钱而纸币 ,由小额纸币而大额纸币,“钱”的份量越来越重。

近些年来,有的孩子在春节甚至可以拿到上万元的压岁钱。压岁钱带来的典型"后遗症"就是家长们的心理负担:如果把压岁钱交给孩子,家长担心他们还没有自控能力,会胡乱花掉,由家长保管又担心孩子不乐意。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理财能力没有任何信心。其实,只要我们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教会孩子健康的理财态度,让孩子人生的财富规划从此踏上坦途,哪些幸福美好才能相伴而来。这种培养不是要逼迫孩子成为小巴菲特,也不需要谈论什么高深的理论,只需要像谈论其他问题一样,以适合孩子年龄的方法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就好。

宝宝学理财好处

金融海啸冲击着各国经济,同时也冲击着广大中国父母的心灵,经历了一轮财富的巨劫奇变,许多中国的年轻父母开始意识到培养孩子理财能力、乃至培养孩子财商的重要意义。

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父母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不理解金钱,孩子都是充满着好奇心的。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小宝宝对金钱的兴趣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早期的金钱教育对儿童树立一个正确积极的金钱观,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与技巧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作用。

学理财要认识钱

常言道,三岁定八十。宝宝很多生活习惯和特质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养成的,很多潜能也是从这段时间逐渐形成。所以理财,也应该从3岁开始逐步开展。如果不懂理财,就算是金山银山也有用完的一天。因此从小培养宝宝的财商,增强他未来生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比直接留给他物质财富更重要。

3岁的宝宝并不能完全理解金钱的作用,但他对任何事都非常感兴趣,好奇心非常重,喜欢观察和模仿大人的行为。因此,大人对周围世界和金钱的态度,潜移默化的也开始影响着宝宝。宝宝在观察模仿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概念。家长从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灌输一些关于“钱”的知识了。

1、用游戏认识“钱”的作用

父母可以和宝宝做“买卖”游戏。宝宝和妈妈分别充当售货员和买家,把家里的玩具、书本等等东西摊开,让宝宝叫卖。宝宝会很乐于地模仿小摊贩的声音扯开嗓子喊“快来买罗,特价了,谁要啊”,妈就可以问问,“这书多少钱?”宝宝张口就说“10块。”妈妈说“太贵了,便宜点行不行?”宝宝很容易就妥协了,可能立刻就会说“那好吧,就给1块钱吧。”通过这样的游戏,可以让三岁宝宝知道钱可以买到东西,而且还可以讨价还价节约用钱,节约可是理财的最基本的知识。在给钱的时候,既可以用手指代表钱,还可以制作一些纸片写上1元、5元、10元、20元、100元,让宝宝找钱。这样还能帮助宝宝认识数字,学习简单的加减运算。

2、让宝宝认识钱币,认识钱的价值

小朋友都喜欢坐摇摇车,父母可以利用这个教宝宝认识钱。比如教宝宝认识一元硬币,可以用来坐摇摇车,其他的东西就不能拿来坐摇摇车。等宝宝认识硬币的重要性后,就可以把硬币作为偶尔的奖品,在宝宝表现不错的时候,奖励一下。在平日的财商教育中,可以多利用孩子喜欢模仿大人的特点,让宝宝尝试着像大人一样在平日常去的店铺或超市里买东西,有目的性的引导宝宝正确的消费观念。

3、简单判断钱的大小

3岁的宝宝也许能从1数到100,但分不清楚到底哪个大。比如在买卖的游戏中,开始叫卖10块钱的书,在遇到减价的要求后,可以一下子减到只要一块钱。分不清楚大小,对于3岁孩子来说是正常的,父母就需要耐心的教导。慢慢教孩子知道不同的物品,价钱的不同。比如妈妈喜欢的书或者厚的书,可以卖贵些,不喜欢的书或者薄的书,就可以卖便宜些。把自己做的纸币按面值做成不同的大小,面值越大面积也越大,也能帮助宝宝分辨钱的大小。三岁宝宝还听不懂太多的道理,对金钱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即可,深入的培养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开展。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与“小心!压岁钱的“后遗症””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小心!压岁钱的“后遗症””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响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日本男人也当“育儿爸爸”
    孩子脑袋大小跟智商有关吗
    幼儿家居安全8大防护措施
    亲密育儿妈妈三大“阵营”
    好父母的九大“岗位职责”
    幼儿教育并非特殊教育
    公益——随时、随心、随地
    儿童家具新国标,你知道吗?
    婆媳育儿需要“斗法”吗?
    10大美女主播“另类”育儿经
    培养宝宝的自然观察智能
    美国儿科专家传授8个育儿技巧
    英国教给孩子10句保命金言
    乌克兰父母“粗心”育儿
    尊重应是关心孩子的前提
    最搞怪星妈小S“骗子”育儿术
    良好的亲子教育必备八大智慧
    家庭教育被忽略的8个大于号
    和你的孩子再长大一次吧
    粗线条妈妈育儿诀:不刻意
    让其被心底深处所吸收
    留洋博士的亲子手记
    “一掷千金”式育儿观念大PK
    别总问孩子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非语言沟通的影响力胜过语言
    如何有计划地培养自己的孩子
    别做孩子的上司或奴仆
    七种教育会毁掉女孩的未来
    婴儿长牙期间各类问题详解
    教育女孩子这几种方法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