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BB乐观向上的家庭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培养BB乐观向上的家庭教育

培养BB乐观向上的家庭教育

2015-12-08

导语:现在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孩子的成长也越来越早熟。更多的培训和家教让孩子早早失去了童年的乐趣,总是在不厌其烦的遵照父母老师的安排一路走下去。

带着孩子欣赏和感激生活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带着儿子小宇第一次踏上了车程长达24小时的火车。对于这样长时间被困在火车上的经历,我是有心理准备的,无聊、疲倦、坐立不安是大部分人都会出现的情绪,而孩子就更容易厌烦和疲倦了。可是没想到小宇的表现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他似乎有忙不完的事:和同车的几个小伙伴玩躲猫猫;看那本已经看了1万遍的图画书;享受那些我平时很少给他吃的垃圾食品,睡觉等郁闷的24小时终于熬过去之后,小宇抓着我的手,问:“妈妈,我们什么时候能再坐这趟火车啊?”——林巧

林巧相信小宇能够不知疲倦地享受快乐,是一种天生的能力,是良好基因的结果。但是心理专家却不认为乐观和悲观的人只是基因上的差别。或许这的确和某些影响心情的大脑化学物质有关,但这仅仅是一小部分原因,更主要的还是我们从小习得的某种态度和观念。孩子思考、感觉和行为的习惯倾向取决于我们让他如何认识世界、他人和自我。

谁都想让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积极应对各种困境,享受生活中一点一滴,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做最好自己的人,缺少的或许只是一些技巧。

除了让孩子感觉快乐的气氛,你还有必要让孩子学会说谢谢,不管面对的是美丽的夕阳,美味冰淇淋,还是公园里和家里一起晒太阳的那一个小时。我们常常对陌生人或者朋友表达感激之情,却极少对家人这样。即使不说谢谢,我们也应该做些事情让家人感觉到我们心存的感谢和感激。孩子只有看到你做了,才会学着一样做。

好父母的实践:在过去的三年里,小黎家尝试着做了一件事情:每晚睡觉前,小黎、丈夫和孩子每人说一件今天让自己感激的事。虽然刚开始大家感觉有些别扭和肉麻,但时间长了他们越来越发现这是结束一天最美好、最平和的方式。小黎说:“特别是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在感激家人、感激对方,这种感觉太好了。”

让孩子尽情地倾诉问题,宣泄情绪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对朋友或家人发牢骚时,对方回应“别说了”,你一定会有刺痛或者堵得慌的感觉。那么,当你对孩子不耐烦或者轻视他的问题时,他的感受也是一样。孩子只有在感觉非常安全并被人无条件接受的时候,才会更加快乐和自信。所以当他倾诉问题时,你不要做出好坏的判断,只需要让他感觉到你的倾听和重视就行。比如,你女儿一推开家门就向你抱怨幼儿园里那个总爱嘲笑她的女孩,你也许会说:“别不停地抱怨,这可不好。”这么说或许会让孩子平静下来,但副作用是不好的情绪被压制在孩子心里。所以,也许你可以换个说法:“哦,看来她那样做确实让你不高兴了。”如果孩子知道爸爸妈妈理解他,他会更容易得到快乐。

好父母的实践:每次鸣鸣伤心的时候,妈妈都让她尽情地哭,直到她哭累了,忘记难过的事。鸣鸣妈说:“我一般都会问她发生什么了事情,而且她哭的时候,说难过事情的时候,我都会把她搂在怀里。”

保持规律的生活

专家建议让孩子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虽然这不太容易,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但是一旦作息规律固定下来,就会给孩子带来好处:对事情的掌控感觉、满意度会提高,也就是说他会更有安全感,也更容易得到愉悦感。比如每天在同一个时间吃饭、洗澡、睡觉会牢固家人之间的关系,也能让大部分事情做起来效率更高,而保持刷牙、锻炼、洗手的好习惯显然也会更有利于健康。除此之外,一个生物科学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规律的生活能让左右大脑得到有利的刺激和平衡。

好父母的实践:从姗姗20个月开始,珍妮就立志让她养成按时睡觉的习惯。她说:“通常到了晚上8点,我们已经帮姗姗洗漱完毕,躺在床上,讲三个故事,唱一遍数鸭子和Ten little Indian boys 就关灯睡觉。除了第一个星期有些麻烦外,之后她都能做到,而且第二天精神也比较好。”

允许孩子犯错

从内心上来说,我们都希望孩子少受挫折,因此总是不自觉地帮他清除障碍。但是等他长大后,碰到的问题越来越棘手,我们自信有能力帮他解决吗?所以,对父母来说,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具备解决问题、面对挫折的能力。这种能力养成的前提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要允许他犯错,让他明白自己错的地方,并且有改正错误的勇气和能力。

现在,孩子的抗挫能力普遍较低,也不太能等待迟来的满足感,可现实是处理压力和消极情绪,承认错误,在失败后调整前进的方向等,都是得到快乐生活的重要素质,学会这些技巧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实践。

好父母的实践:每次芳芳猜不出字谜或者穿不上运动鞋的时候,芳芳爸都不会强迫她立即做到,只是耐心地对芳芳说:“别太着急。也许过了几天你再试试,就会好很多呢!”结果往往是,芳芳听到这样的话,过个半天甚至几分钟,她就真的会再尝试一下。

停止使用计时器

在如今这样紧张的、快节奏的大环境下,我们往往希望孩子也能高效度过每一天。但是你难道不觉得童年的美好正是因为孩子可以无拘无束、轻松自在地做那些想做的事情吗?无数的心理学研究报告都表明,那些能在自己喜爱的事情上"浪费"时间甚至达到忘我境界的成年人,能过上更加平静和满足的生活。

所以,把追在孩子屁股后面的那个计时器扔掉吧!如果你的孩子上午10点学钢琴,下午2点练书法,4点还要做手工,他怎么能觉得快乐呢?虽然孩子确实需要规律的生活,但那只限于最基本的作息规律,除此之外的其他时间都要舍得让孩子"浪费"。

好父母的实践:在蓝敏的心目中,女儿琳琳一直是个哲学家,因为她总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盯着一个地方发呆,看来还非常满足,一点儿都不无聊。原来蓝敏一直非常犹豫,要不要阻止她,让她干些更有“意义”的事,最终我还是忍住了,没有干涉她。直到琳琳8岁,她的绘画天赋开始一天天显现出来时,大家都觉得她的画不仅想象力丰富,而且对于最细微细节的表达也非常出色。如果当时我阻止了她这看似无意义的举动,那一定会扼杀她某部分的天分。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与“培养BB乐观向上的家庭教育”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培养BB乐观向上的家庭教育”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响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孩子对家长不必“言听计从”
    孩子遭欺负如何处理?
    宝宝,你怎么这么“抠门”
    最易被忽略的20个育儿坏习惯
    为人父母的七大“通病”
    妈妈要学会适当忽视孩子
    5招纠正宝宝的“吮指癖”
    极度黏人宝宝如何炼成的
    粘人宝宝,你在想什么
    四种典型的婴儿意图
    3招助你远离“孩奴”焦虑
    让孩子受益终生的9个好习惯
    胆大BB都是“折腾”出来的
    宝宝哭闹父母需控制好情绪
    小宝宝爱攻击人的六个原因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你如何纠正宝宝自私的行为
    家长九种行为最伤害孩子
    如何解决孩子睡觉难的烦恼
    如何帮倔宝宝“下台阶”
    正确对待孩子的幻想型撒谎
    六大策略帮你调教顽皮宝宝
    5大方略让宝贝告别啃指甲
    你的宝宝舍得“分享”吗?
    孩子哭了,要不要理?
    宝宝19种不听话行为全揭秘
    宝宝间亲吻父母别大惊小怪
    宝宝任性其实缘于父母任性
    吃手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信号
    家长必须理解的4种BB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