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孩子经历点挫折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要让孩子经历点挫折教育

要让孩子经历点挫折教育

2015-12-08

独生子女在家里总是受到父母长辈的宠爱,家长想法设法为孩子排除成长中的各种困难,避免他们遭受委屈和挫折。“在这种家庭教育下,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不知如何解决应对,耐挫能力差,遇事输不起。”一多年从事家庭教育的专家表示,孩子健康成长离不开挫折教育。

“输不起”是孩子的天性

孩子正在上小学的李女士说,儿子最近迷上了斗陀螺,小区里的男孩子一有时间就在楼底下聚在一起玩。一般来说价钱越贵的陀螺越容易获胜,然而这种轻则几十,动辄上百的小玩具买上几个花费颇高,“如果不买,或者斗陀螺输了,孩子就会发脾气。”李女士对此相当无奈。

李女士儿子的表现就是一个“输不起”的例子。其实,从儿童心理学角度来说,孩子“输不起”是一种正常现象。在成长阶段,孩子总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并进一步获得周围人的认可。但是此时他们并不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或者没有成熟的价值观,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在集体活动时,一旦不如他人或在竞争中失利,便会表现出不满情绪或将责任归罪到其他人身上。当出现这种问题时,家长应该及时疏导,正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

父母别当孩子的面争强好胜

很多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总会不经意间流露出争强好胜的心理,比如带着成年人功利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输赢,要求孩子做“第一”或“最好”,不能比别人差等等。潜移默化中,孩子便也产生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心理暗示和压力。

父母鼓励孩子追求胜利和成功没有错,但是他们忽略了孩子在失败中也可以获取更多成长经验。在本报校园QQ交流群中不少老师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孩子的要求不能无限制满足,失败除了可以显露自身不足之处,还可以让人学习谦卑、顺服。生活中不可能事事如意,凡事尽力后即使失败也不代表没有努力和收获。当孩子输的时候,家长给予适当安慰和鼓励,引导他们正视失败,才能让孩子在失败和挫折中坚强起来,塑造更为完整的人格。

为孩子创设挫折情境

在德国,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比如,家长经常给孩子设置一些顺境下的挫折,有时甚至还故意制造一些犯错误的机会。在德国家长看来,孩子总有一天要去更广阔的天地闯荡,所以要从小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能力。

对于中国家长来说,平时不包办孩子的一切,不有求必应;让孩子参加各种劳动,锻炼他吃苦耐劳;在游戏中使他体验到失败和不如意等都可以实行。让孩子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鼓励孩子去参加各种体育竞技比赛,这样既可克服骄傲心理,催其奋进,又能让其在早期体验挫折,增强心理免疫力。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与“要让孩子经历点挫折教育”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要让孩子经历点挫折教育”还看
好品味是最好的家教
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
离异孩子的教育要点
惩罚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你真的会表扬孩子吗?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全职妈妈的N个心灵处方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如何帮倔宝宝“下台阶”
    孩子“一心二用”不是错
    妈妈要学会适当忽视孩子
    宝宝不再啃指甲的5个方略
    不宜与孩子逗乐的5种情况
    孩子毛手毛脚的毛病怎么改
    最易被忽略的20个育儿坏习惯
    0~3岁宝宝时间观塑造方案
    家长九种行为最伤害孩子
    如何解决孩子睡觉难的烦恼
    如何教会宝贝正确的洗手方法
    动作训练游戏:弯弯腰,捡东西
    破解常见行为现象--爱咬人
    宝宝吃手 妈妈该怎么应对
    四类个性宝宝性格转型方案
    孩子“逆反期”的危害
    孩子犯错不该“没关系”
    吃手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信号
    5大方略让宝贝告别啃指甲
    孩子为何以摔东西为乐
    让孩子受益终生的9个好习惯
    五大法宝纠正宝宝睡觉日夜颠倒
    四种典型的婴儿意图
    了解哭泣BB背后的真相
    多做5种运动,宝宝聪明过人
    宝宝任性其实缘于父母任性
    家有顽皮宝宝的教育策略
    四招让男宝宝远离“娘娘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