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了解孩子"不乖"的秘密
2015-12-08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总有些行为让我们抓狂。孩子这些看似“不乖”的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了解了这些秘密,我们就可以摒弃焦虑、对抗,从容面对,爱孩子更有章法。
孩子“逆反期”,爸妈“头痛期”
“逆反期”或“反抗期”几乎是妇孺皆知的概念。两岁左右(这只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年龄段,每个孩子进入逆反期的年龄都会有差异,或早或晚),大多数孩子进入人生第一个“逆反期”,国外称之为“terrible two”。说“不”,以各种方式跟爸爸妈妈对抗,是孩子这个阶段最典型的表现。孩子进入“逆反期”,爸爸妈妈就跟着进入了“头疼期”。由耐着性子说教到不知所措,再到抓狂,是大多数爸爸妈妈面临孩子“逆反期”的真实写照。更令爸爸妈妈头疼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的“逆反期”可能还不止一两个。
实际上,“逆反期”并不可怕,相反它有着特别的意义。只有当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芽,有了强烈的想要主宰自己的欲望的时候,逆反行为才会出现。人世间所有的爱都为了靠近,唯有亲子之爱是为了远离。成长是孩子必然的需求,也是爸爸妈妈最大的愿望。而“逆反”正是孩子走向独立的征兆,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因此,“逆反期”是孩子心智发育上了一个台阶的信号。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说,这本是好事一桩。可是,这样的一桩好事怎么会让那么多的爸爸妈妈头疼呢?无他,恐惧而已。
人最怕的是什么?怕未知,怕控制不了局面。孩子进入“逆反期”之后,因为他总是对抗我们,原本很乖巧、很可爱的小家伙突然间让我们失去了控制——孩子“不听话”,出现冒险行为,不知道哪天会出现不堪设想的状况;孩子“不听话”,我们因失去控制而无能为力,这使我们内心变得软弱;孩子“不听话”,我们缺乏应对的策略,我们会有无能的感觉;孩子“不听话”,我们在旁人面前很没面子于是,恐惧油然而生。而我们应对孩子“逆反期”的策略欠佳,又会直接导致孩子的对抗行为升级,或者在我们的高压政策下,孩子身上的“刺”被磨光了,他变得乖巧了,却又引发其他的问题。即便孩子的童年没什么激烈的反抗征兆,但待他进入青春期或者成人之后,我们又会惊恐地发现,他的“逆反”爆发性地回归,而我们再也无力收拾残局。
了解孩子具有“自我意识萌芽,走向独立的欲望滋长”这样一个必然的发展阶段,并且看到这个阶段对孩子成长带来的积极意义,我们在面对孩子的“逆反期”的时候,就可以从容些,更多的时候不会被激怒,转而寻找多种应对的策略。
应对孩子的“逆反期”,最怕的是对抗,要么使孩子变得特别逆反,要么使孩子变得特别畏缩。因为,亲子对抗的结果通常都是爸爸妈妈处于强势地位,孩子处于弱势。爸爸妈妈的高压政策会打压孩子的自我意识,降低他的自我价值感,导致孩子压抑自己,不敢表达真实想法,表面看起来很乖巧,内心深处实际上积攒了相当多的负面能量。这种负面能量积攒到一定的程度,他控制不住,就会以不可预知的方式爆发,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因此,截流不如导流。截流可以抵挡一时,却会在抵挡不住时遭遇更为强劲的冲刷。以恰当的方式导流,则要了解孩子“逆反”的本质——自我意识增长。孩子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宣告:“我长大了!我能行!我可以自己控制一切!”了解了这点,我们就可以理解孩子发展的需求,顺势而为。
爸爸妈妈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应对孩子的“逆反期”,避免亲子冲突:
第一,尽可能给孩子自主的权利。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给孩子自由,让他自己做主。至于什么是原则性的问题,前面已经提及,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顺应孩子的需求加以疏导。当孩子表现得“逆反”的时候,我们先要思考:他真正的需求究竟是什么?前面提到的那个不肯离开会所的孩子的例子,算是典型的“逆反”表现。对抗的结果是,他倒地撒泼,让爸爸妈妈抓狂。而不跟他对抗,换之以共情,让他觉得自己的需求得到了理解,他的自我意识因而得到了保护。在他平息下来之后,我“征求”他的意见,给他一个台阶,让他自己作出了离开的决定,同时又给了他“以后再来”的期待。于是,他最终欣然听从了我的建议。
再看另一个案例。
某天,姐姐们在会所大厅的墙壁上挂了一根绳子,上面夹了很多小夹子,用来展示孩子们的作品。有个3岁多的小男孩把绳子摘下来,扔在了地上。妈妈批评孩子不该这样,并坚持让孩子把绳子挂回去,但他不为所动。我走过去,面对面看着孩子:“你是想试试这根绳子摘下来以后还能不能挂上去,对吗?这真是个很好的主意。我估计你很快就能把它挂回去。”孩子立刻行动起来,把绳子挂回去,并把悬挂在上面的作品弄得整整齐齐,然后回过身,一脸自豪地看着我。我笑看着他,竖起一根大拇指,以很惊讶的语调夸奖他:“你可真够神速的,这么快就全都挂好了?”
我没有批评孩子,而是从正面引导他,让他觉得自己是个很有想法的好孩子,于是,他有了“我真行”的感觉,一旦孩子有了这种感觉,不用我再去劝说,他自然就会按照我期待的方向去行动。事后的赏识更是无异给了他一碗心灵鸡汤,让他畅快无比。当我们以这样的方式跟孩子互动的时候,他内心满溢着愉悦感、自豪感与价值感,他“逆反”的能量自然被消融,如此一来,他又怎么可能不乖巧呢?
第三,让孩子有选择的余地,也是解决“逆反期”冲突非常好的策略之一。当然,我们给出的选择最终的指向应该是同一个目标,而不是两个反向的目标。
有一天,朋友带着孩子来我家玩。临走的时候,奶奶要求孩子自己穿鞋,但是孩子磨磨蹭蹭,就是不动。他在跟奶奶较量。因为他很清楚,只要他坚持不穿,奶奶终将按捺不住并出手解决问题。祖孙俩较量了不少时间,看来不会有结果了。
我蹲下来,以“羡慕”的眼神看着孩子:“你这鞋子好漂亮啊!穿上肯定特别好看吧?要是我也有这样一双鞋子,那我可太高兴了。”这是我一贯的伎俩,孩子们通常都会被吸引住。果然,这句话有效地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漂亮的鞋子”上了。
“奶奶,你知道××穿鞋有多快吗?肯定不知道吧?”我与奶奶对视一下,奶奶心领神会。她立刻回应:“这我还真不知道呢。”这话暗示他很能干。他的小脸上已有得意之色。
“××要自己穿,肯定比奶奶穿快多了。哎呀,要是奶奶穿,得急坏我。”进一步暗示他很能干。这时候,小家伙已经动心了。我趁势补了一句:“你看,那边有个小凳子,你可以坐在小凳子上面穿,也可以坐那边的地毯上穿。你想坐在哪里穿呢?”“我要坐在小凳子上穿。”小家伙坐在小凳子上,争分夺秒穿起了鞋子。于是,问题就这么解决了。
第四,王顾左右而言他。一旦对抗产生,我们很容易与孩子持续地纠结,导致对抗升级。当对抗的能量积聚到某个极限,我们就可能因为耐不住性子而爆发。此时,我们最好问自己一个问题:“除了对抗与妥协,有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呢?”只要我们改变一下思维模式,这第三条路通常是有的。
我们再来看一个处理孩子迷恋动画片、不肯去洗澡的小故事,就会明白如何去寻找这第三条路啦。
妈妈:“该洗漱了。”
孩子:“不洗,我还要看(动画片)。”对抗开始。
妈妈:“可是到洗漱的时间了呀!我们明天还可以看呢。”妈妈坚持。
孩子:“我就不去洗澡。我就要看动画片。”对抗开始升级。
妈妈:“不行,必须得去洗漱了。”
孩子:“我就不去!我就不去!”
如此,各种的对抗
结局可想而知。妈妈要么强制孩子服从,要么妥协,让孩子看个够。
如果走第三条路,情形就不一样了。
妈妈:“到洗漱时间了哦!我们去洗漱吧!”
孩子:“不,我要看动画片。”对抗开始。
妈妈:“这个动画片可真有意思呀。嘿!要是闭上眼睛,你觉得能听到动画片里的声音吗?”这句话认同孩子的感受,化解冲突,尝试向第三条路迈步。
孩子好奇地闭上眼睛,很开心地回答:“闭上眼睛也能听到呢!”
妈妈:“好神奇啊,闭上眼睛也能听到。我们走到门那儿,离远一点儿,你觉得能听到吗?”继续向第三条路迈步。
孩子:“也能听到呀!”
妈妈:“你觉得洗漱的时候能听到吗?我们去试试吧!”
孩子很顺从地跟着妈妈往浴室走。当然,妈妈绝对不会忘记带上他洗漱时玩的那些玩具,并且一边走,一边转移话题:“不知道小鸭子能不能听到动画片里的声音呢!你觉得能听到是吧?那小鸭子跳水的时候能听到吗?也能听到呀?小鸭子要是玩跳水游戏,你觉得它能从几米高的地方往下跳呢?要是太高了,你觉得它敢跳吗”
就这样,只要理解了处在“逆反期”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心理需求,并尊重他们的这种需求,经由第三条路,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化解矛盾。在这样的方式引导下,即便处在“逆反期”的孩子,他的“逆反”势头也会被削弱,甚至可能像寒冰遭遇春风一样悄然消融。如此,无论爸爸妈妈还是孩子,便都轻松了。
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以上述的方式应对孩子的逆反期,与要求孩子遵守规则不相矛盾,它的目标是减少冲突,而非纵容孩子。这些做法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同时也以此向孩子示范沟通的技巧。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如果采取上述的方式无效,就要本着三个“到底”——“共情到底、温和到底、坚持到底”来坚守底线。
共情,表示我们理解孩子的感受或情绪。一旦我们表示理解,他就会有被接纳的感觉,他的情绪就会平稳很多,最终就会欣然接受我们的意见,或者虽然暂时不愿意接受我们的意见,却可以心情舒畅很多。他与我们对抗的能量就消减了。
温和的态度可以防止我们失控,而孩子也不会因为我们没有满足他的要求而有不被爱的感觉。
坚持到底则是为了告诉孩子,我们是可以信赖的、说话算话的。那么,孩子会更加信赖我们,他的内心会更有安全感。同时,他也会因此更加清楚界限,变得很守规矩,不再试图去突破我们的底线。如此,我们与孩子的互动就会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我们和孩子彼此都会更加轻松,更加默契,更加易于沟通。而孩子也从我们这里学到更有效的坚持自己的方法。
以孩子要吃糖为例。假定我们定的规矩是每天只吃一颗糖。但是孩子吃完一颗,往往抵挡不了要吃第二颗的欲望,他可能就会闹腾。我们不妨设想以下的场面:
豆豆:妈妈,我还想吃糖。
妈妈:哦,妈妈知道,你还想吃糖。可是糖吃多了对你不好呀。你知道,妈妈很爱你,妈妈可不希望吃了很多糖影响你的健康。你还记得我们的规定吗?一天可以吃几颗糖呢?
豆豆:1颗。
妈妈:你今天吃了几颗呀?
豆豆:1颗。
妈妈:真遗憾,你已经吃过1颗了,所以今天不可以再吃了。只能等明天了。
豆豆:我再吃1颗就不吃了。
妈妈:妈妈理解你的感受。糖甜丝丝的,实在太好吃了。连妈妈都想吃好多颗呢。可是,你知道每天只能吃1颗。你已经吃了1颗,不能再吃了,真是太遗憾了。
豆豆:我就要吃。
妈妈:要是一天可以吃好多糖,那一定很开心。这颗糖是给你明天吃的,我们把它放到柜子上,还是桌子上呢?
豆豆:我现在就要吃。
妈妈:妈妈知道,你很想现在就吃。其实,妈妈也特别想现在就吃糖。你看看,妈妈也很馋呢。
在孩子还不太明确规则,或者虽然明确规则,但是总想试探我们底线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跟他多回应几次,帮助他理解规则。在他明确规则之后,如果孩子继续没完没了纠缠,我们就不需要再作过多的解释了。简单共情之后,温和地坚持就好了。
当然,有的时候,孩子会耍赖,试图突破规则。比如,当妈妈问他一天可以吃几颗时,他明明清楚一天只能吃1颗,但是,为了达到多吃糖的目的,他可能故意回答:“N颗”。此时,我们无须跟他动怒,跟他简单共情就可以了:“哦,是吗?要是能吃N颗,你一定很开心吧?如果给我吃N颗糖,我也很开心呃。”共情的同时,该坚持的原则,我们还是要温和地坚持。如果他反应激烈,我们最好陪在他身边,搂着他,轻轻地拍着他的后背,平静地等待他的情绪平息下来。当然,类似的冲突尽量少发生为好。比如,我们可以把糖藏起来,每天只放一颗在外面。一旦成为习惯,孩子就不会因为这个事情过多纠缠了。
实际上,如果我们思路更开阔一些,也可以仿照上面的方式,跟孩子回应几次后,话锋一转,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就既坚持了原则,又避免了亲子冲突,我们从最后一句对话继续:
“妈妈知道,你很想现在就吃。其实,妈妈也特别想现在就吃糖。你看看,妈妈也很馋呢。”
看看孩子的反应,继续:“你看,妈妈都馋成这样了。吃不到糖,就只好吃一个吃了糖的小孩了。啊呜!这个小孩真好吃。再来一口!啊呜!我要吃他的小脸,吃他的小鼻子、小耳朵、小手”
如此一来,这个亲子较劲的事件就转化成了一项有趣的亲子活动。糖对孩子的诱惑被削弱,不仅如此,他还从妈妈的身上获得了更多的满足感。这就两全其美了。
当然,有的时候,我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发。我的经验是,当我们的情绪开始起来的时候,最好别将关注的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如果关注的重心放在孩子身上,我们就很容易被他的行为所激怒,导致自己失控。因此,一旦发现自己情绪起来,最好尽快将注意力转移到察觉我们内在的情绪与感受上,对自己说:“我又要被他激怒了。孩子的这种行为让我有了抓狂的感觉。我控制不了场面,这使我有一种挫败感”当我们能够正视自己的情绪的时候,我们失控的概率就会降低,就更有可能冷静下来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咳,其实,他只是个孩子,过了这个阶段,他就不会这样了。除了冲突与放弃,是否还有第三种办法呢?”即便我们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处理孩子的情绪,通常,只要我们足够耐心足够温和,孩子也会更快摆脱这种情绪,变回可爱的小天使。
如果为了一味地避免冲突就放弃原则,那就是在害孩子,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设立必要的规则,并且坚守住底线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一个途径。一个说话算话的父母,与一个见到孩子有要求抵挡不住就退让的父母,前者更能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帮助他建立安全感。相反,后者会给孩子不可信赖的感觉。当爸爸妈妈都不可信赖的时候,孩子还可以信赖谁?他的安全感又从何而来呢?
上一篇:细数宝宝六岁前重要敏感期
下一篇:孩子最需要10件"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