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成父母与BB相处不足1小时-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3成父母与BB相处不足1小时

3成父母与BB相处不足1小时

2015-12-07

,“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孩子们最想实现的心愿是什么?近日,卢湾一中心小学少先队开展了“我的六一心愿”的征集活动,令老师们感到惊讶的是“六一心愿”中最多的竟然都是和父母有关的,近七成孩子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的陪伴,哪怕是陪着看电视,吃一顿晚饭也好。

"我希望吃一顿全家餐,因为我的爸爸经常在外面有应酬,有很久没回家吃饭了"、"希望爸爸能回上海工作,不再去外地,我很羡慕其它同学的爸爸都在身边,我的爸爸在新加坡,一个月才回来一次,我很想他。"在孩子们的"六一心愿"中,记者看到,很多在成人看来很小的事情,在孩子眼中却十分重要,"六一"这天很多孩子都希望爸爸妈妈陪着看电视;希望忙碌的爸爸能陪自己吃一顿晚饭,希望妈妈能带自己逛一次书城,这些愿望承载的是孩子对父母亲情的一种渴望。

由于疏于陪伴,孩子对父母的了解越来越少,彼此也变得陌生。该校在"母亲节"举行了一次特殊的"亲子默契测试",关于妈妈最喜欢的颜色、最爱吃的食物、妈妈的梦想等,很多孩子都答不上来。

在调查中,一个班的孩子写下爸爸妈妈每天的时间安排,结果也很意外。"很多孩子都说,爸爸妈妈回家后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上网、看电影、网购,陪伴孩子的时间是非常少的。"该校德育教导耿愈耿老师说,在一个班级里,回家后能陪伴孩子一起做作业、聊天的家长不足1/5,孩子其实很孤独的。

对此,校长吴蓉瑾表示,老师们已把孩子们的"六一心愿",通过学校的"温馨邮局"寄给了爸爸妈妈们,希望父母能满足孩子的小小心愿,和他们一起快乐过"六一"。调查显示近三成父母每天与孩子相处不足1小时 不少儿童非常渴望父母陪伴——

广州某儿童素质训练中心里一位自闭症儿童孤独的身影。记者莫伟浓 摄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Getty Images供图

近日,记者通过网络和现场调查的方式共获得100份有效问卷(详见下表),在“一天能有多少时间陪孩子玩?”的选项中,28人选择了1小时以内,达到28%;在“孩子和谁最亲?”一项中,33%的人选择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在“儿童节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一项中,72%的人认为是“陪孩子玩一天”。

“要去超市买一个新爸爸回来。”在现场调查中,3岁的张晨曦这样跟爸爸张驰说。张弛从事机电安装工程,经常要去外地出差,有时一个项目就要花一年的时间,这一年里每个月就只能回来一周,妻子是从事设计工作,平时都是由家里的老人照顾小孩。在本次调查中,虽然张弛在“孩子和谁最亲?”这个问题上选择了“爸爸妈妈”,但记者在询问张晨曦这个问题时,小女孩很腼腆地说了声:“爷爷奶奶。”

而在“孩子说过的一句什么话,让你觉得陪他的时间实在太少?”的答案中,很多孩子的话让人深思——

“爸爸,我是不是没有加班乖?”

“黄老师对我最好,天天陪我,黄老师才是我的妈妈。”

“妈妈,你今天什么时候回家?”(问卷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句话。)

“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才能称得上成功”

《穷爸爸、富爸爸》里有这样一句:“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对此,今年35岁的陈晶深有感触。陈晶曾是一家知名通讯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有着令人羡慕的年薪和职位。近日,记者在广州一个高档住宅小区见到陈晶时,她刚刚辞掉工作,正带着2岁多的女儿小雨在院子里玩。

陈晶告诉记者:“孩子4个月时我就回去上班,也被迫断奶了,晚上孩子和外婆睡在一起。”繁忙的工作令陈晶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

不久,陈晶就发现一个现象:只要妈妈在家,小雨就一直黏着妈妈不放;喝奶要妈妈喂、吃饭要妈妈喂、睡觉也要和妈妈躺在一起。陈晶说:“开始的时候我还有些受不了,后来听了一些育儿专家的讲座才知道,这是孩子表达爱意的方式,也是因为平时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

去年年底,陈晶接到一个项目,“简直是没日没夜地干啊。”一个多月下来,陈晶病倒了,小雨也因为染上肺炎而住院。陈晶说:“看到孩子躺在病床上的那一刻,我告诉自己,生活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最终,陈晶递交了辞职信。舍弃一份收入颇丰的工作让很多人不解,但陈晶说:“我想先休息一两年,多陪陪孩子。真的,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才能称得上成功。”

“爸爸,我是不是没有加班乖?”这是广州一位3岁大的孩子向爸爸提出的问题。过去因为父母出外打工挣钱,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如今,不少城里孩子因为父母工作繁忙,也成了留守儿童。“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本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8%的父母每天陪孩子的时间不到1小时,33%的孩子最亲近的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专家表示,父母两人都忙于工作,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短,长此以往容易对孩子造成情感缺失、精神忽略,不利于其人格的形成与完善。

问卷调查

一天有多少时间陪孩子

1小时以内:28人

1~3小时:30人

3小时以上:34人

其他:8人

孩子和谁最亲

爸爸妈妈:58人

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33人

保姆:6人

老师:3人

儿童节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陪孩子玩一天:72人

送一件孩子喜欢的玩具:11人

带孩子吃顿大餐:10人

其他:7人

他们更需要爱

4岁自闭儿半年未见到爹妈

4岁自闭症儿童桐桐的父母来广州打工,目前在经营士多,孩子患有严重自闭症,长期在自闭症学校,半年未见其父母。桐桐是1年前被送往星语儿童素质训练中心的,当时又拉肚子又高烧不止。桐桐的父亲崔林建丢下一句“拜托你们帮忙送去医院治疗吧,店里实在走不开,医药费我会送过来”,就转身离开了,而这一走就是半年多。

林老师告诉记者,儿童节马上到了,星语中心发了邀请函给桐桐父母,希望他们来看桐桐的表演,但他们均称“太忙了,没时间过去,你把照片留下来,回头我去取就好了”。记者见到桐桐时,他正在星语中心老师的帮助下学习舞蹈,眼神中却无同龄人的快乐与活泼。

专家意见

12岁前的亲子陪伴影响一生

广州精神病医院心理科主任徐文军介绍,由于现代城市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父母两人都忙于工作,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短,长期这样很容易对孩子造成精神忽略。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孩子12岁之前,父母主动进行的亲子活动至关重要,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这个阶段如果缺乏对孩子足够的陪伴,孩子的世界里就会缺乏父母的形象,不利于人格的形成与完善。同时,可能造成将来对父母的叛逆以及无责任感,对身边的任何人、任何事都满不在乎,表现出消极、冷漠,习惯于爆粗口,甚至遭受到一点忽略或遇到一点挫折就会大发脾气,严重的还会做出很残暴的举动。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与“3成父母与BB相处不足1小时”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3成父母与BB相处不足1小时”还看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王雅明:什么是蒙台梭利教育?
    向左或向右,别和孩子较劲儿
    谁给“神童”后天扫平路
    惊讶!6个月的宝宝开始学外语?!
    孩子该先学拼音?还是汉字?
    蒙台梭利的教育经历
    早教不能于识字背诗
    5大育儿“伪真理”,你用过么?
    王雅明:真正的蒙氏幼儿园是怎么样
    “十字经”助父母树立威信!
    淘气男孩是好的,调皮女孩是巧的!
    低龄入学是否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孩子“虚度光阴”是一种罪恶吗?
    独立性的教育,告别伺候孩子
    宝宝不专注 妈妈别心急
    宝宝经常听音乐容貌将会变美
    外国孩子的“吃苦”教育
    规划早教平凡中见真知
    兴趣班为何竟成了“负累班”
    教育:为什么不能打孩子
    幼儿园发展需不需要男教师?
    教育孩子应采用“三无原则”
    鉴定宝宝智力的五方法
    孩子会遇到这3个“压力期”
    千方百计的“奶嘴”告别式
    新生儿具有5大神奇“本领”
    过度挖掘可能把孩子教傻
    零岁教育:潜意识的作用
    警惕“独二代”的教育误区
    别对孩子说“我们买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