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男孩的几点建议-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教育男孩的几点建议

教育男孩的几点建议

2015-12-07

现在的男孩子越来越奶油了,扭扭捏捏,甚至行为举止都有女性化的倾向,活脱脱一个“贾宝玉”。这些颠覆传统男子汉的形象对一个男孩来说,这可不是件好事。为此,徐峰老师专门就性别教育进行了研究,并发文呼吁:拯救男孩!

现状调查——

男孩女性化现象日益普遍

徐峰老师在研究时发现,男孩子女性化的现象在一些地方的中小学中越来越普遍,比例在逐年增大。

究其原因,一方面,很多独生子女受到家长特别是祖辈全方面的呵护,在这样的环境下,男孩容易养成文弱、多愁善感等不像男子汉的习气。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教育和考核标准有缺陷,多数幼儿园和中小学要求孩子循规蹈矩,把女生乖乖的遵守纪律的行为视为榜样,并以此为标准来要求男生,这是对孩子性别认识的一个误导。另外,目前,中小学女教师比例过高也是造成男生女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现象在小学中尤其明显。

现象解读——

性别弄不清,后果很严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周振基指出,性角色错位的现象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诊治,最后有可能发展为同性恋。这样的男孩,长大了也不能承担“风雨一肩挑”的男人的社会和家庭的责任。

英语中,有“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之分,分别表示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指男女两性在特定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和差异,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它是后天文化习俗影响的结果。它不是恒定的,而是变化的。

出谋划策——

让“贾宝玉”坚强起来

根据调查结果,徐峰认为,要给学生送上“明性片”,开展小学生的性别健康教育,这应该是个整体工程,必须注意调动整合各种教育要素,形成良好的统一的教育氛围,才能奏效。

A.家长可以这么做

1.给予承认和赞赏。家长首先要在口头上明确告诉孩子:你是男孩,或者你是女孩,也可以借一起洗澡的机会,告诉孩子关于性别的知识。

2.树立榜样引导。父母是孩子在性别角色方面的指导者和模仿对象,所以一定要注意自身行为的影响。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选择不同年龄段的同性榜样,鼓励孩子比较自己和“榜样”的差距,确定努力方向。孩子和异性朋友的交往,既不能完全排斥,也不可以让孩子和异性过分亲近。

3.适当奖励和惩罚。孩子做了与自己的性别角色相符的事,家长应该给予奖励;对孩子不当的性别角色行为,家长要反应冷淡,让他感到自己的表现有误。

对已经有性别认同混淆或行为偏差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注意态度,不能简单地训斥,使孩子产生紧张甚至是犯罪感。家长要多抽出时间,帮助孩子矫正这种不适宜的行为,甚至要做出示范行为引导孩子矫偏,循循善诱对孩子进行引导。

B.学校可以这么做

1.创设有利健康发展的教育氛围。其主要形式是组织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体验和探究某些心理状态,以此来改变性别态度和认知观念。培养男生的特长和爱好,使他们的性别角色在有趣的活动中得到强化。

2.在各科教学中渗透性别教育。如把“勇敢”、“学会负责”等内容和思想品德课有关内容结合起来。又如通过音乐学科的唱歌教学,区分男女同学的音乐表演的动作,让男生在音乐表现方面有小男子汉的气质。

3.关注教师的自身心理健康。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用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教师参加广泛的心理学知识培训,将性别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与“教育男孩的几点建议”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教育男孩的几点建议”还看
大人抑郁 孩子更抑郁
爱美妈给1岁女儿做双眼皮
别粗暴对待孩子的情绪
怎样提高宝宝的自信心
“恐吓”抹杀宝宝快乐天性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父母必读:亲子阅读的10个忠告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
    硅谷精英子女上“原始”学校
    经典绘本阅读《逃家小兔》
    男孩最爱的绘本TOP 8
    5首季节儿歌 让宝宝感觉秋意浓浓
    人生处处是起跑线
    莫让你的口头禅毁掉宝宝自信力
    给孩子讲个成语故事:精卫填海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早教就是“早早教”?
    不用昂贵的早教班 在家就可以进行的触感游戏
    老外竟用婴儿治疗校园暴力
    教孩子,尊重7大底线
    你是强势的家长吗?
    老人带娃的负能量 九成人中招
    强迫孩子听话的恶果:撒谎
    教育孩子三心不可有
    教育“天才儿童”的误区
    给孩子玩iPad的3个提醒
    孩子跟谁学会了说谎?
    幼儿园不是万能的 家长必备功课你做没?
    聪明妈妈要学会让孩子自己学习
    孕期胎教 孕妈要告别四种心理
    宝宝自己看DVD、iPad坏处多
    让宝宝学会正确的归因方式
    妈妈的心理问题可能影响孩子的生理健康?!
    主要看气质:不同气质宝宝的养育秘籍
    孩子看动画片并非十恶不赦
    适合宝宝的床上亲子游戏